姚如軍
過罷生日,按傳統(tǒng)算法,我就已經(jīng)90歲了,可以說是個“貨真價實(shí)”的老人了。
一個人活到這把子年紀(jì),既是一種幸運(yùn),也是一種無奈。說幸運(yùn),是因?yàn)槿嘶罹攀灰祝?0歲的年齡已經(jīng)超越了七十三、八十四的孔孟,也超越了如今國人壽命的平均值—榮登上壽之年,不值得欣喜嗎?說無奈,是因?yàn)閷σ粋€人的生命來說,這時已是日薄西山了。不過呢,就眼下而言,我除了雙眼做過白內(nèi)障手術(shù),耳朵配了助聽器,走路步子變小、速度變慢、腿腳大不如從前利落,其他尚無不適,尤其是還能動動腦筋寫點(diǎn)小文,這讓我沾沾自喜。
我這個人平時很少想到年齡。2023年有一次去藥店買藥,沒帶社???,藥店的那位姑娘說,把身份證號碼告訴她也行。我告訴她后,她吃驚地說:“您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我心里想:“還不到九十,值得這么大驚小怪的嗎?”轉(zhuǎn)念又一想,也難怪:一個“00后”看一個“30后”,都是曾祖輩的人了,的確夠老的,她平時可能沒遇到過像我這個歲數(shù)還腰板挺直自己來藥店買藥的。其實(shí)她不知道,我不但能腰板挺直去藥店買藥,還能腰板挺直去菜市場買菜,去超市購物,自己做吃弄喝,一切都不需要依靠他人。
不過,話說回來,一個人無論身體狀況如何,到了90歲,也是余日無多。這是自然規(guī)律,猶如日出日落、四季輪回,誰也改變不了。這一點(diǎn)我是清楚的,問題是該如何應(yīng)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對我來說,是順從自然,順從時勢,順從己心,正是:饑來吃飯倦來眠,近聽鳥鳴遠(yuǎn)看山;兩耳不聞兒女事,閑看電腦敲鍵盤??傊腔钜惶煜硎芤惶?,活一天樂和一天。專家們說了,樂和是身體健康和長壽的“強(qiáng)化劑”,要想延緩衰老,健康長壽,就必須活得樂和,對此我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