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雯
媽媽:菲菲,春節(jié)帶你去北京旅游,怎么樣?
菲菲:好呀好呀,我可喜歡出去玩了!
媽媽:上次去杭州的旅行還記得嗎?你覺得最好玩的是什么?
菲菲:小火車好玩,卷卷糖好吃,其他不記得了。
春節(jié)正值寒假,很多家庭都考慮帶孩子來一場親子旅游,不妨參考這份春節(jié)親子游“全”攻略,希望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出發(fā)前:計劃+鋪墊=有所期待
共做計劃
媽媽:春節(jié)我們到哪去旅游呢?
菲菲:太好了,我來想一想!
孩子年齡小、認知經(jīng)驗不足,對于旅游景點的了解較少,因此外出旅行一般會由家長決定目的地。但所謂親子游,孩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計劃選擇目的地時,可以關(guān)注這些方面:
1.年的味道。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以考慮選擇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帶孩子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體驗濃濃年味,如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
2.童趣元素。在考慮成人愛好的同時,兼顧孩子的興趣,可以選擇一些富有童趣的旅游景點,如當?shù)氐膭游飯@、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等。
3.氣候體驗。選擇氣候反差較大的地域,帶孩子體驗不一樣的氣候。如南方很少下雪,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冰天雪地的地方;北方春節(jié)期間較為寒冷,可以帶孩子去氣候宜人的城市,如昆明、海南等。
4.心愿清單。邀請孩子調(diào)動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參與到制訂旅行計劃中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寫下愿望清單。比如,住在南方的米朵很喜歡《冰雪奇緣》,向往去有冰雪的城市;楠兒在《舌尖上的中國》節(jié)目里看到西安的美食,很想去嘗嘗。
同繪藍圖
菲菲:媽媽,為了迎接這次旅游,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媽媽:我們開個親子游家庭會吧!
在出發(fā)前,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旅游這件事,增加孩子的期待值。
1.旅途預(yù)知。旅行前先讓孩子知道要去哪里、旅途時間大概多久、搭乘什么交通工具、要玩些什么等。提前知道旅行中的一些情況,讓孩子有主人翁意識。
2.常識儲備。在地圖上找找出發(fā)地和目的地的位置,使孩子對空間、方位、路線產(chǎn)生概念上的認知;查查天氣預(yù)報,幫助孩子學習一些氣象知識和應(yīng)對策略;說說旅行中的安全常識,告訴孩子人多時要注意什么、和大人走散了怎么辦、記住家長的信息以便求助等。
3.場景鋪墊。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適當選擇一些旅游地的介紹資料、圖片、相關(guān)動畫片等,讓孩子事先對當?shù)氐娘L土人情有一定了解,家長還可以深入淺出地給孩子說說當?shù)氐臍v史淵源,讓他在旅游時有更濃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齊做準備
媽媽:過幾天就要出發(fā)了,還有什么沒準備嗎?
菲菲:我們來列個清單吧!
不管去哪里都要提前做好準備,不妨也讓孩子參與。
1.行李準備。在出發(fā)前,家長和孩子一起想想需要攜帶哪些東西,如適合當?shù)靥鞖獾囊挛?、照相機、雨傘、急救包等,列好清單,一起整理核對,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識,培養(yǎng)整理習慣。
2.行前安排。提前和孩子商討家中事務(wù)的安排,如離開家的這段時間,寵物怎么辦?種植的花卉怎么澆水?是否要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通個電話告知出游等。
3.寶貝行囊。給孩子準備一個小背包,讓孩子自己整理想要隨身攜帶的東西,如紙筆、喜歡的玩具、手套、帽子等,出發(fā)時讓孩子背上自己的背包,自己負責看管,鍛煉獨立能力。
旅途中:融入+體驗=場景能量
深度融入
菲菲:哇!這里的風景和我們家鄉(xiāng)不一樣!
媽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土人情,我們一起去感受吧!
旅行的意義是在不同的地方,通過觀察、體驗了解當?shù)氐娘L土人情。旅行的時間不會太長,只有深度融入,才能在短暫的旅行中獲取更多知識。
1.深入民俗。讓孩子成為旅行的參與者而不只是跟隨者,融入當?shù)厣?,嘗試探索新事物。如,在大草原騎馬、參加篝火晚會、看摔跤比賽等,但嘗試的前提是注意安全。
2.講玩結(jié)合。參觀旅游地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當?shù)氐臍v史,也可以請專業(yè)的導游講解,寓教于樂,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開闊眼界。
3.游戲探尋。用“找不同”或者“尋寶”等游戲,幫助孩子觀察和體驗不同的文化,如當?shù)氐娘嬍?,人們的長相、穿著、地方特色等,更深入地了解當?shù)仫L俗。探究過程中,可以抓拍和記錄旅行中難忘的瞬間。
用心體驗
菲菲:媽媽,我想去玩雪!
媽媽:好呀,我們還可以打雪仗、滑雪橇……
旅行能開闊孩子的眼界,這個“眼界”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到的,還有深度的感受,對這個世界的多維度體驗。
1.多感官探索。學齡前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多感官的體驗才能使孩子深度融入。比如去東北,孩子可以用眼睛看白雪世界,用身體觸碰感受冰雪的溫度,用嘴巴品嘗當?shù)孛朗?,用滑雪感受體感的變化等。
2.道具貼士。為孩子準備探索的小道具,如小相機、圖畫本等,幫助孩子記錄旅游過程;用放大鏡、望遠鏡、指南針等,幫助孩子探索世界。
3.感觸留痕。鼓勵孩子在旅行中將新鮮的、感興趣的事物記錄下來,并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收集起來帶回家,也可以購買一些地方特色小物件和特產(chǎn),或自己收藏、或與好友分享,如北京的景泰藍、南京的雨花石、泉州的掌中木偶……
回家后:整理+留痕=珍貴回憶
旅行日記
菲菲:這次旅游太美好了!
媽媽:我們把這些珍貴的回憶記錄下來吧!
即使親子游結(jié)束了,但還會有深刻的記憶。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將旅行中的所見、所感、所思做成旅行日記。
1.整理照片。挑選孩子喜歡的、有趣的、有紀念意義的照片沖印出來,共同回想旅途中的情景。
2.回顧交流。與孩子一起聊聊旅行中感興趣的事物、印象深刻的事件,以及旅行中的感悟。建議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交談,不要成為孩子的附加任務(wù)。
3.旅行紀念。將旅途中的照片和孩子隨記的涂鴉本,整理成一本旅游日記,在照片旁邊附上地點、日期等,孩子口述涂鴉的內(nèi)容,家長幫助記錄下來。圖文并茂的記憶,孩子可以經(jīng)常翻閱、回憶當時旅游的情景。
留存美好
菲菲:媽媽,我旅行帶回來許多“寶貝”呢!
媽媽:哇,真的很有意思!可以把它們放進記憶盒子中,還可以做成裝飾品呢。
菲菲:我還要分享給我的好朋友!
每次親子游都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一定會留下不一樣的記憶。
1.記憶盒子。和孩子一起把旅游帶回來的小物品裝進記憶盒子(瓶子)中,如沙灘撿到的貝殼、旅游地的明信片、和當?shù)匦∨笥呀粨Q的禮物……貼上日期,畫上事件標簽,每次旅行都有一個獨特的記憶盒子。
2.裝飾記憶。旅行帶回的小物件,可以通過親子手工變成裝飾品。比如將樹葉做成書簽、把貝殼串成風鈴、用旅游照片做照片墻等,將旅途中美好的回憶用別樣的方式保存下來。
3.分享美好。春節(jié)期間,可以把旅游帶回來的特產(chǎn)作為拜年禮,和親戚、朋友一起分享。從選購到上門送都可以與孩子共同參與,通過送禮幫助孩子感受春節(jié)的濃濃親情,了解中國的過年習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春節(jié)假期,帶上行李,來一場有意義的親子游吧,讓孩子在游玩中感受旅行的快樂,體會世界的美好,在高質(zhì)量陪伴中收獲幸福的親子時光。
媽媽:菲菲,春節(jié)帶你去北京旅游,怎么樣?
菲菲:好呀好呀,我可喜歡出去玩了!
媽媽:上次去杭州的旅行還記得嗎?你覺得最好玩的是什么?
菲菲:小火車好玩,卷卷糖好吃,其他不記得了。
春節(jié)正值寒假,很多家庭都考慮帶孩子來一場親子旅游,不妨參考這份春節(jié)親子游“全”攻略,希望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出發(fā)前:計劃+鋪墊=有所期待
共做計劃
媽媽:春節(jié)我們到哪去旅游呢?
菲菲:太好了,我來想一想!
孩子年齡小、認知經(jīng)驗不足,對于旅游景點的了解較少,因此外出旅行一般會由家長決定目的地。但所謂親子游,孩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計劃選擇目的地時,可以關(guān)注這些方面:
1.年的味道。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以考慮選擇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帶孩子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體驗濃濃年味,如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
2.童趣元素。在考慮成人愛好的同時,兼顧孩子的興趣,可以選擇一些富有童趣的旅游景點,如當?shù)氐膭游飯@、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等。
3.氣候體驗。選擇氣候反差較大的地域,帶孩子體驗不一樣的氣候。如南方很少下雪,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冰天雪地的地方;北方春節(jié)期間較為寒冷,可以帶孩子去氣候宜人的城市,如昆明、海南等。
4.心愿清單。邀請孩子調(diào)動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參與到制訂旅行計劃中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寫下愿望清單。比如,住在南方的米朵很喜歡《冰雪奇緣》,向往去有冰雪的城市;楠兒在《舌尖上的中國》節(jié)目里看到西安的美食,很想去嘗嘗。
同繪藍圖
菲菲:媽媽,為了迎接這次旅游,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媽媽:我們開個親子游家庭會吧!
在出發(fā)前,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旅游這件事,增加孩子的期待值。
1.旅途預(yù)知。旅行前先讓孩子知道要去哪里、旅途時間大概多久、搭乘什么交通工具、要玩些什么等。提前知道旅行中的一些情況,讓孩子有主人翁意識。
2.常識儲備。在地圖上找找出發(fā)地和目的地的位置,使孩子對空間、方位、路線產(chǎn)生概念上的認知;查查天氣預(yù)報,幫助孩子學習一些氣象知識和應(yīng)對策略;說說旅行中的安全常識,告訴孩子人多時要注意什么、和大人走散了怎么辦、記住家長的信息以便求助等。
3.場景鋪墊。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適當選擇一些旅游地的介紹資料、圖片、相關(guān)動畫片等,讓孩子事先對當?shù)氐娘L土人情有一定了解,家長還可以深入淺出地給孩子說說當?shù)氐臍v史淵源,讓他在旅游時有更濃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齊做準備
媽媽:過幾天就要出發(fā)了,還有什么沒準備嗎?
菲菲:我們來列個清單吧!
不管去哪里都要提前做好準備,不妨也讓孩子參與。
1.行李準備。在出發(fā)前,家長和孩子一起想想需要攜帶哪些東西,如適合當?shù)靥鞖獾囊挛铩⒄障鄼C、雨傘、急救包等,列好清單,一起整理核對,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識,培養(yǎng)整理習慣。
2.行前安排。提前和孩子商討家中事務(wù)的安排,如離開家的這段時間,寵物怎么辦?種植的花卉怎么澆水?是否要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通個電話告知出游等。
3.寶貝行囊。給孩子準備一個小背包,讓孩子自己整理想要隨身攜帶的東西,如紙筆、喜歡的玩具、手套、帽子等,出發(fā)時讓孩子背上自己的背包,自己負責看管,鍛煉獨立能力。
旅途中:融入+體驗=場景能量
深度融入
菲菲:哇!這里的風景和我們家鄉(xiāng)不一樣!
媽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土人情,我們一起去感受吧!
旅行的意義是在不同的地方,通過觀察、體驗了解當?shù)氐娘L土人情。旅行的時間不會太長,只有深度融入,才能在短暫的旅行中獲取更多知識。
1.深入民俗。讓孩子成為旅行的參與者而不只是跟隨者,融入當?shù)厣睿瑖L試探索新事物。如,在大草原騎馬、參加篝火晚會、看摔跤比賽等,但嘗試的前提是注意安全。
2.講玩結(jié)合。參觀旅游地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當?shù)氐臍v史,也可以請專業(yè)的導游講解,寓教于樂,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開闊眼界。
3.游戲探尋。用“找不同”或者“尋寶”等游戲,幫助孩子觀察和體驗不同的文化,如當?shù)氐娘嬍?,人們的長相、穿著、地方特色等,更深入地了解當?shù)仫L俗。探究過程中,可以抓拍和記錄旅行中難忘的瞬間。
用心體驗
菲菲:媽媽,我想去玩雪!
媽媽:好呀,我們還可以打雪仗、滑雪橇……
旅行能開闊孩子的眼界,這個“眼界”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到的,還有深度的感受,對這個世界的多維度體驗。
1.多感官探索。學齡前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多感官的體驗才能使孩子深度融入。比如去東北,孩子可以用眼睛看白雪世界,用身體觸碰感受冰雪的溫度,用嘴巴品嘗當?shù)孛朗?,用滑雪感受體感的變化等。
2.道具貼士。為孩子準備探索的小道具,如小相機、圖畫本等,幫助孩子記錄旅游過程;用放大鏡、望遠鏡、指南針等,幫助孩子探索世界。
3.感觸留痕。鼓勵孩子在旅行中將新鮮的、感興趣的事物記錄下來,并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收集起來帶回家,也可以購買一些地方特色小物件和特產(chǎn),或自己收藏、或與好友分享,如北京的景泰藍、南京的雨花石、泉州的掌中木偶……
回家后:整理+留痕=珍貴回憶
旅行日記
菲菲:這次旅游太美好了!
媽媽:我們把這些珍貴的回憶記錄下來吧!
即使親子游結(jié)束了,但還會有深刻的記憶。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將旅行中的所見、所感、所思做成旅行日記。
1.整理照片。挑選孩子喜歡的、有趣的、有紀念意義的照片沖印出來,共同回想旅途中的情景。
2.回顧交流。與孩子一起聊聊旅行中感興趣的事物、印象深刻的事件,以及旅行中的感悟。建議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交談,不要成為孩子的附加任務(wù)。
3.旅行紀念。將旅途中的照片和孩子隨記的涂鴉本,整理成一本旅游日記,在照片旁邊附上地點、日期等,孩子口述涂鴉的內(nèi)容,家長幫助記錄下來。圖文并茂的記憶,孩子可以經(jīng)常翻閱、回憶當時旅游的情景。
留存美好
菲菲:媽媽,我旅行帶回來許多“寶貝”呢!
媽媽:哇,真的很有意思!可以把它們放進記憶盒子中,還可以做成裝飾品呢。
菲菲:我還要分享給我的好朋友!
每次親子游都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一定會留下不一樣的記憶。
1.記憶盒子。和孩子一起把旅游帶回來的小物品裝進記憶盒子(瓶子)中,如沙灘撿到的貝殼、旅游地的明信片、和當?shù)匦∨笥呀粨Q的禮物……貼上日期,畫上事件標簽,每次旅行都有一個獨特的記憶盒子。
2.裝飾記憶。旅行帶回的小物件,可以通過親子手工變成裝飾品。比如將樹葉做成書簽、把貝殼串成風鈴、用旅游照片做照片墻等,將旅途中美好的回憶用別樣的方式保存下來。
3.分享美好。春節(jié)期間,可以把旅游帶回來的特產(chǎn)作為拜年禮,和親戚、朋友一起分享。從選購到上門送都可以與孩子共同參與,通過送禮幫助孩子感受春節(jié)的濃濃親情,了解中國的過年習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春節(jié)假期,帶上行李,來一場有意義的親子游吧,讓孩子在游玩中感受旅行的快樂,體會世界的美好,在高質(zhì)量陪伴中收獲幸福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