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園廣場新開張了一家茶舍,仿古門樓,木刻黑底金字橫匾:溪隱茶舍。
茶舍主人竟是一個姑娘家,要身材有身材,要顏值有顏值,但她卻眉含隱憂。開張半月有余了,來店里喝茶的人時斷時續(xù),不溫不火,明顯低于姑娘家的期望值。
她從湘楚大學中文系畢業(yè),一出校門初試牛刀,就輕松地考取了家鄉(xiāng)猷州的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不想她臨時頭腦發(fā)熱,突然改變了主意,吵著鬧著非要自主創(chuàng)業(yè)。父親就瞿蘋這么一個寶貝疙瘩,寵都寵不過來,雖說多少有些失望和氣惱,也只好由著她,對女兒也多了幾分發(fā)自心底的欣賞。溪隱茶舍是父女倆運籌帷幄的“杰作”,從選址、賃房到設計、裝飾、擺設、經(jīng)營理念,都是父女在唱“二人轉”,只不過是女兒在前臺表演,父親在幕后伴唱罷了。
瞿蘋正愣神間,聽得一個老邁的男聲:女店主,賜一盞茶可否?
她循聲去看,見一個干瘦如柴、貌似儒雅的老者踱進了店堂,細打量,老者褲腿高高挽起,露出葵花桿似的干瘦且青筋暴突的腿肚子,腋下夾著一捆蛇皮袋,右手里還捏著一柄細長的末端帶鉤的鐵鉗子。
這人看上去眼生,看這身“行頭”應該是一個拾荒的“破爛王”。瞿蘋其實早沒了心思在茶席后面的胡桃木圈椅上細讀《茶經(jīng)》,此時來了人她反而來了精神,她眉眼含笑,站立起來,招呼老者,歡迎光臨!當然可以!我這就給您倒茶。
老者將蛇皮袋和長鉗置于腳邊,順勢穩(wěn)穩(wěn)地坐在茶席對面的胡桃木梳背椅上,他十分沉靜地看著女店主拎起一只大肚子茶壺,傾斜出一個角度,對著一個玻璃杯汩汩地倒出茶水,似乎有意顯擺似的,倒茶時不忘來一個“鳳凰三點頭”。
老先生,請喝茶!您看樣子是渴壞了,我這里是高檔茶舍,一般不對平民營業(yè)。放心,免費。
瞿蘋貌似熱情,卻也綿里藏針,將玻璃杯放到老者面前。老者靜靜地坐著,冷冷地看著,面上波瀾不興,并未急切地去喝那杯茶水,環(huán)顧了一遍茶舍,時而點頭,時而搖頭,讓瞿蘋感受到空氣中的某種異樣。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予愛茶人??磥?,老朽還算不上白香山佳句中的愛茶人喔!老者看似自嘲的幾句話像一把烈火,瞬間把女店主皙潔姣美的臉龐烤得彤紅彤紅。
恕小女子眼拙,老先生原也是茶道中人。瞿蘋態(tài)度更加熱情、殷勤起來,她輕輕移走了玻璃杯,用提梁陶壺煮起水來,拿出幾款精致小包裝的茶品,懇切地問老者,您是偏愛喝綠茶、紅茶、烏龍還是別的茶?
老者呵呵一笑,真正的愛茶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均為其所鐘愛。此時秋風蕭瑟,寒氣漸重,當以飲紅茶為上。叨擾店老板了!
瞿蘋挑出一款祁門金針,用茶匙取出些許置于茶荷中,隨又傾入白瓷蓋碗里,以沸水沖之,但見茶粒舒卷浮沉,須臾綻放出金黃瑩亮湯色,煞是喜人。
老者恭敬地接過瞿蘋笑吟吟遞過來的用建盞篩盛的半甌紅茶,細細品味,頻頻頷首,好茶!好茶!
老者邊飲茶邊望了一眼茶席一角的線裝《茶經(jīng)》,接著道,陸鴻漸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實乃方家之言。這盞紅茶,茶也好,器也佳,可惜水質(zhì)稍劣。上上之水,是天水無根水,即雪水、露水、雨水,山泉水稍次之。老朽退休賦閑后,卜居林泉之間,養(yǎng)生,養(yǎng)心,真人生大快事。種了幾壟野茶,汲來一線山泉,野茶野泉,妙不可言。店老板若不嫌老朽多事,以后我每日到城里拾荒,順便給茶舍帶一筒山泉水,算是我付的一點兒茶水錢。
那太好啦!那么遠的路,只怕累了您。那多不好意思!瞿蘋從言談中知道眼前的老者不是等閑之輩,簡直是世外高人,遇見他真是一種幸運,一種幸福!瞿蘋是又驚,又喜,又稍有忐忑。
老者啜了一口茶,咂咂嘴,呵呵笑道,店老板不要見外,論年齡,你該是我的孫女輩嘍!以后你貼茶,我貼水,優(yōu)勢互補,強強聯(lián)合,也算是一種別樣的AA 制呀,豈不是一件雅事美事?
瞿蘋覺得這老者越來越平易可親、詼諧可樂了,她拊掌稱好,跟著咯咯地笑起來,眼底眉梢斂藏的愁云不知什么時候消散凈盡了。
茶舍的氣氛不覺間輕松活潑起來。
老者品了一口茶,指了指《茶經(jīng)》道,陸羽《茶經(jīng)》分上中下三卷,凡十章,共七千余言,端的好書!但還有一本茶書,有人說相較于《茶經(jīng)》,有過之而無不及,店老板聽說否?老者說得隨意,但分明是在探拭瞿蘋的深淺。
瞿蘋淺笑道,老先生是在說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吧?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小女子就是庸人孺子呀!還望老先生多加賜教訓導,以求稍進。
敢在茶都開此宋韻茶館者,斷非庸人俗人!老者輕叩一下茶席,聲若洪鐘,竟興奮地立起身來,向瞿蘋拱手作揖謝狀。
瞿蘋白凈姣好的臉龐又一次紅了,她似乎懂得了老者的意思: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代有傳人,生生不息,殊為難得不易啊!
老先生,您咋一眼就看出我這里打造的是宋韻茶館呢?瞿蘋到底涉世未深,一激動,忍不住倒出了自己心底的詫驚。
這有何難。老者復坐下邊飲茶邊道,這布置陳設無不透泄出宋朝的特色、況味,尤其是補壁的幾幅宋代傳世名畫仿品,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不過,這幅《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顧閎中的杰作,置于宋韻茶館有點兒不協(xié)調(diào),可換成李公麟的《五馬圖》。茶話酒話,皆是閑話,僅供參考吧。還有,宋代四藝四般雅事: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在貴舍無一不備哇!
瞿蘋頻頻給老者續(xù)著茶水,側耳諦聽著,生怕漏掉了一個字,老者錦心繡口,妙語連珠,每一句話里都藏著學問學識,她對他敬仰得不行,簡直嘆服得五體投地了。
老先生貌相高古,深懷若虛,一定是超凡脫俗的高人奇士。敢問您是?
呵呵,剛才已經(jīng)說過了,我就是一個拾荒撿破爛的,因為一生嗜茶,兼算作半個茶人。僅此而已。竊以為,女老板年輕若此,即有這般不凡見識,以品茶為堂,售茶為室,登堂而入室,妙哉!定然出身名門,幼承庭訓吧。
名門不敢當!瞿蘋謙恭地欠身施禮,家父在猷州也算是一個人物吧,同老先生一樣,愛茶如命,制茶若癡,視茶如知己。我讀小學初中的時候,別的家長都給子女報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等興趣班,您猜家父給我報的什么班?習茶班。嘻嘻……
有意思,有見識。不跟風,不隨俗,有定力和大智慧也!
老者將建盞輕輕反扣,起身揖別道,謝賜茶!我該拾荒去了。哦,哦,對了,還有一言相告,這茶案以數(shù)字編號,不免有些煞風景,何如用宋詞牌命名之,譬如青玉案、相見歡、永遇樂、滿庭芳,等等,如此則宋風雅韻更其充盈矣!
瞿蘋差點兒把眼珠驚爆出來,叫道,這創(chuàng)意太好啦!我和老爸咋就沒想到呢?謝謝高人指點!
老者收拾起蛇皮袋、長鉗,打一個飽嗝兒,很滿足很愜意的樣子,踱出店堂去了。在瞿蘋恍兮惚兮的迷離的眼神里,老者來時而來,去時而去,仿佛是一個不太真實的幻影。
翌日,八九點鐘的樣子,老者果然如言而至,他還是昨天的模樣,腋下夾一卷蛇皮袋,手執(zhí)一柄細細長長的末端帶鉤的鐵鉗,雙腳褲腿依然高高挽起,額上沁著細密的汗珠,肩頭斜挎一只皮色青青的長長的毛竹筒。
《梅花草堂筆談》云,茶性必發(fā)于水。茶性八分,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竹乃四君子之一,性沁涼,山泉水乃潔凈之物,以竹器盛之,金相玉質(zhì),相得益彰,泡茶最宜!
瞿蘋極感動地接過盛滿山泉水的毛竹筒,老先生請坐!來而不往非禮也,今天我就用這上乘之水給您重現(xiàn)宋點茶、茶百戲,盡展宋韻茶舍之豐采!
好!謝謝啦!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但見瞿蘋搬出一整套高仿宋朝茶器茶具,通過炙茶、碎茶、碾茶、羅茶、候湯、燙盞、取茶粉、調(diào)膏、注湯、擊拂等十幾道煩冗工序,終現(xiàn)出一缽香濃釅厚的茶沬餑來,瞿蘋用茶勺盛了一盞,獻至老者面前:老先生請吃茶!我接著分茶了,還請不吝賜教。
即以茶匙為筆,清水為墨,茶湯為紙,一幅《村姑采茶圖》躍然湯面,神韻飛動。
老者激動不已,用手機一連拍了好幾個鏡頭,太好了!太好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生命力就是頑強,歷千年而不衰,代代相傳,幸事啊幸事!稍頓,老者復坐定邊吃茶邊說,我今天隨身帶來了一個寶物,明末清初宜興制壺名家惠孟臣所制蓮子壺,好茶不可無好壺,不如平時就寄放在貴茶舍,也算得是鎮(zhèn)館之寶,觀之撫之,品之以茶,不愁愛茶人不聞風而動,紛至沓來!
孟臣壺,壺中之尤物喔!這么貴重的珍品,世所難覓,寄存于此,您老放心?瞿蘋細細端詳傳說中的朱泥鋪砂平蓋蓮子孟臣壺,激動得呼吸都急促、粗重起來。
老者吃完最后一口沬餑,抹一把嘴巴,好茶!飲茶飲的是閑趣,買茶買的是互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叨擾多時,我該拾荒去了。
且慢!老先生。
瞿蘋追出店堂,胸口起伏,眼里似有瑩瑩的淚光。
您老,姓陶名悠然,是湘楚農(nóng)學院茶葉系的老教授、博導?我叫瞿蘋!我可以叫您陶伯伯嗎?
當然可以。我猜你是瞿同樂的千金吧?老者呵呵一笑,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昨晚回家我跟家父說了,家父一口料定您就是他的同門師兄?。〖腋父艺f了您的故事,一生愛茶,一生講茶,終身不娶,以茶為妻,勝似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先生喔!退休后,您散盡家財,捐給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偉業(yè),連工資也用來捐助多名學農(nóng)的大學生,自己結廬于郊野,以拾荒貼補日用,自奉自足,給您申報感動中國人物您卻堅拒不就!
老者又是呵呵一笑,蘋兒言重了!替我捎給同樂學弟一句話,猷州素為茶都,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茶產(chǎn)業(yè)振興猶任重而道遠!學弟所研創(chuàng)“同樂牌”魁紅,乃茶中逸品也!儒家尚“仁愛”,墨家主“兼愛”,獨樂樂何如眾樂樂?!
第二天,瞿氏父女在茶舍恭候老者,日上三竿了,他還沒有出現(xiàn)。父女倆急了,老瞿打他手機,關機!大街小巷地尋找,也沒有找見他。最后只好去郊外尋訪他的卜居之地,更是徒勞。
這可怎么辦?不會出什么意外吧?瞿蘋都快急哭了。
老瞿卻一副很淡定的樣子,陶教授好著呢!他閑云野鶴慣了,不愿意為俗世關系所累。蘋啊,你就安心在茶舍上班吧。哪里有好茶,哪里就會有他。
陶伯伯還有一把寶壺在我那里呢!
陶兄再來,你就用他的寶壺沏魁紅給他喝。蘋兒再告訴他,我把秘制魁紅的妙方無償獻出,惠澤猷州茶農(nóng)!
瞿蘋破涕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