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官榮
日光溫室指通過人工建造農業(yè)種植基礎設施,為植物生長整個周期提供最佳的生長環(huán)境。基于科技的深入發(fā)展,農業(yè)高新技術逐步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日光溫室栽培技術屬于現(xiàn)代化農業(yè)技術,被普遍運用到蔬菜生產作業(yè)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蔬菜質量及產量,不但可以滿足人們對蔬菜的高質量需求,還能緩解土地供需矛盾?;诖?,文章分析了日光溫室栽培的意義,探討了日光溫室栽培的技術要點及栽培模式,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現(xiàn)階段,日光溫室栽培技術在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過程中較為普遍,極大地提高了蔬菜種植質量及產量。該項技術屬于高效節(jié)能種植,可以有效滿足人們對蔬菜的需求,并且還能增加種植戶經濟收入。與傳統(tǒng)種植模式比較,該項技術的生產效率非常高,并且可以節(jié)省人力及物力,具備良好的抗病及抗蟲性,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農業(yè)生產結構。我國屬于農業(yè)大國,實際開展農業(yè)生產時,存在農業(yè)人口數(shù)量多但農戶收入較少、農產品類型多但生產質量及產量較低等問題。對此,應大力發(fā)展高效節(jié)能種植模式,即日光溫室栽培。同時,根據(jù)當?shù)厥卟朔N植具體狀況,制定科學的種植方案,提高種植管理水平,促進蔬菜健康茁壯生長,特別是提高種植戶技術水平,對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安全指標實施檢測,從而保證獲得健康綠色的蔬菜,為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夯實基礎。當前,日光溫室栽培獲得了較大的效益,然而基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對無公害綠色蔬菜產生了較大的需求。由此,應提高人力、物力及財力的投入,促進高效節(jié)能模式的發(fā)展,大力發(fā)展日光溫室栽培技術。
一、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模式
在日光溫室栽培中,蔬菜種植品種較多,下面分析了常見的幾種栽培模式:一是韭菜。韭菜屬于大茬生產模式,包含不回青及回青韭菜。不回青韭菜主要是在9月早霜之前收割,接著將其轉入溫室生產。在1月收割1茬,在5—6月收割2茬韭苔。在扣棚之前,需清理所有殘莖枯葉并施加蒙頭肥1次。二是芹菜。通常情況下會借助秋冬茬,芹菜在每年7月播種及育苗,且在早霜季節(jié)之前完成扣棚,采收工作可持續(xù)到12月—次年1月。其品種包含實稈綠芹菜及白芹等。三是黃瓜。每年8月20日—9月1日要開展黃瓜育苗工作,在第1片真葉展開1/2期間開始嫁接,其砧木通常為黑籽南瓜,借助楔形靠接法完成,嫁接苗通常為3—4片葉,在每年10月初完成定植。其株距通常是30cm,并且寬、窄行距分別是70cm、40cm,同時壟高約為30cm,需要在壟上覆地膜。在每年12月10日左右采收上市,黃瓜產量在春節(jié)期間會達到高峰期,其生育期一般是180d。四是秋茬黃瓜—油菜—番瓜。黃瓜每年7月20日左右播種,9月10日左右采收上市,12月初下市,其采收期一般80—85d。油菜每年12月5日前后壟下播種,12月15日前后基于壟上播種番瓜。每年1月中旬油菜可采收上市,在每年2月末采收番瓜并上市。五是秋茬及早春番瓜。每年9月25日前后播種番瓜,在播種之后的55d左右可采收上市,其采收期通常可以達到75d左右。在第1茬采收結束之后,應對種植土壤開展清理消毒工作,然后復種早春番瓜,播種和移苗移栽均可。如果市場情況比較好,可基于頭茬番瓜清園之前開展育苗工作,盡快完成準備工作。如果市場情況不樂觀,可延遲播種日期,在這一過程中,應堅持錯開時間上市的原則。六是秋茬芹菜—油菜—番瓜。在每年7月10日前后種植芹菜,10月上旬苗高達到20cm之后完成扣棚工作,合理控制芹菜長勢。白天確保通風,晚上做好防霜凍工作。在10月末,需結合市場需求情況開展常規(guī)管理工作,實現(xiàn)作物健康生長,11月下旬完成采收并上市。然后第一時間播種油菜,45d左右后采收并上市。在油菜采收結束至次年1月末可栽種番瓜,以此對3—4月的供應斷檔進行補充。如果市場環(huán)境比較好,可不播種油菜,直接栽種番瓜。
二、日光溫室蔬菜病害情況及造成的影響
結合有關調查可知,在溫室蔬菜種植中,白粉病及霜霉病發(fā)生比較普遍,番瓜及黃瓜的發(fā)病概率較高。由于日光溫室通風條件較差,并且空氣濕度比較大,極易產生蚜蟲。在日光溫室蔬菜中,黃瓜極易被蚜蟲及白粉虱所侵襲,導致黃瓜株苗邊緣出現(xiàn)發(fā)黃的現(xiàn)象,或是葉片逐漸萎縮。黃瓜角斑病通常會借助百菌清煙霧劑治療。黃瓜霜霉病一般會在葉片上產生黃褐色斑塊,葉脈會逐漸枯黃,可借助殺菌劑瑞霉素與乙磷鋁混合使用。部分農戶在蔬菜發(fā)病早期階段,會借助噴灑敵敵畏殺蟲防治,有時會由于無法掌控農藥濃度導致株苗根部出現(xiàn)萎縮等情況,這需要第一時間噴灑豐收素緩解。在這一過程中,可噴灑適合的生長調節(jié)劑控制黃瓜株苗生長。黃瓜蔓枯病會對株苗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根莖腐爛及發(fā)黃等。該病癥通常是由于移苗時間比較晚造成的,在開展移栽工作時,會對植株根部造成影響,導致病菌感染問題。另外,日光溫室大面積灌水還會促使病菌持續(xù)擴散,進而導致病害暴發(fā)??刹捎脟姙⒍嗑`水溶液方式,或者使用藥劑涂抹受損根莖位置發(fā)揮殺菌作用。
三、溫室蔬菜栽培技術關鍵點
1、構建日光溫室大棚
在溫室大棚建設過程中,應對溫室大棚的選址加以重視,這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應科學篩選及明確建棚位置,在選址過程中,需對氣候及土壤等因素開展綜合分析。雖然溫室大棚可以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溫濕度等功能,但惡劣的氣候條件會降低其自我調節(jié)功能,甚至會導致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在對環(huán)境因素開展分析時,需注重水源問題。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水是必需要素,充足的灌溉用水可以促進作物有效吸收,在這一過程中,應避免灌溉用水被污染。對溫室大棚選址時,應與公路和化工廠等區(qū)域保持一定的距離。應保證溫室大棚布局方位,這和太陽光直射存在密切的關系,有利于確保棚內保暖效果。通常來講,北緯40°以南的地方,基本是南偏東10°以內的布局;在北緯40°北部的地方及高海拔地區(qū),基本是南偏西10°以內的布局。還應重視大棚的間距。設置科學的間距,避免前排溫室遮光影響后排溫室透光效果??梢越Y合大棚后墻高度設置科學的間距,若是后墻高度比較高,大棚間的距離要足夠大。
2、確保大棚適當?shù)臏囟?/p>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溫度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大棚蔬菜栽培應全面落實好溫度管理工作,這是實現(xiàn)高產優(yōu)質蔬菜的關鍵。溫度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保溫和降溫兩個方面,實際農業(yè)生產實踐中,通常借助的保溫措施有以下幾種:
{1}借助合適的墻體保溫材料或是開展保溫型墻體設計,在必要的情況下,可對大棚表面覆草處理,以實現(xiàn)增溫的目的。
{2}在大棚中構建火爐及暖氣等設備,以此實現(xiàn)保暖的效果。除此之外,應對通風口的應用加以重視,白天太陽直射會導致大棚中溫度較高,這就要卷起通風口,進一步降低棚內溫度,從而促進蔬菜健康生長;夜晚大棚中積累的溫度以不同的形式分散流失,在這一過程中,應把通風口卷下,并關閉大棚門,保證蔬菜不會由于夜晚溫度下降而受到影響。
3、保持合適的濕度
在日光溫室蔬菜栽培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蔬菜的蒸騰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大棚中控制合適的濕度,避免因濕度過高或過低影響蔬菜的健康生長。當大棚中的濕度過高時,工作人員可以打開放風口,通過換氣來調節(jié)室內濕度,但是在打開放風口時,要根據(jù)室內濕度以及室外的實際天氣決定放風口的大小,合理控制室內的濕度。當室外天氣晴朗,工作人員要將室內的濕度控制在比外界大的范圍內,當室外天氣不好時,通過打開放風口也難以將室內的濕度降低,所以在設計日光溫室大棚的放風口時,要將其排濕和降溫的功能協(xié)調好,確保蔬菜生長的濕度能夠得以滿足。
4、科學選擇優(yōu)良品種
需要充分結合蔬菜栽培地區(qū)的土壤營養(yǎng)、生態(tài)氣候,選擇最恰當?shù)氖卟似贩N。所選擇的蔬菜品種要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對光照需求相對較低、耐低溫、擁有較強的病蟲害抵抗能力。
5、科學使用農藥
在使用農藥時避免選擇單一種類的農藥,盡量選擇多種種類的農藥交替使用,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在噴灑農藥時要有針對性地噴灑,根據(jù)不同蔬菜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蟲害選擇合適的農藥種類和恰當?shù)膰姙⒎绞?。同時在配置藥劑時也要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農藥的濃度。
6、防治病蟲害有效方法
①在夏季覆蓋塑料薄膜、遮陽網和防蟲網
使用遮陽網能夠遮蔽陽光,降低溫度。能夠有效抵御病蟲害侵入到溫室中。運用防蟲網,不僅能夠改善蔬菜大棚的光照條件,更可以有效阻隔病蟲害侵入大棚之中,可防治多種病蟲害。比如蚜蟲菜、葉蟲、甘藍葉蛾等。防蟲網使用過程中,要結合大棚種植的品種及當?shù)厮嬖诘牟∠x害,合理選擇防蟲網的孔徑。運用防蟲網還可以減少使用農藥的劑量。
②運用殺蟲燈誘殺害蟲
殺蟲燈是誘殺蟲害的最佳手段。目前,較為常用的有頻振式殺蟲燈,其所發(fā)出的光源能夠吸引病蟲害,病蟲害到達燈光附近便會被電網所擊殺。此類殺蟲燈主要針對地老虎、甲蟲、甜菜夜蛾等害蟲。殺蟲燈效率高,副作用小,所以近些年來殺蟲燈是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技術中主要的病蟲害防治手段。
7、冬季澆水注意事項
在定植和苗活灌溉后,如果沒有出現(xiàn)干旱,不進行灌水作業(yè)。要在定植后的蔬菜表面覆蓋地膜,能夠促進土壤溫度的提升。灌水作業(yè)應當選擇恰當?shù)臅r間段,如天氣晴朗的上午。在灌水后要封閉大棚,能夠促進溫度提升,也能夠提高水溫,避免土壤出現(xiàn)降溫。在下午,要放出濕氣,將大棚當中的溫濕度適當降低。提倡單壟栽苗、兩行菜苗覆蓋1層地膜,如果條件允許應使用軟膜覆蓋滴灌帶。盡可能在溫室中保證所澆灌的溫水在20℃左右。灌溉方式采取逐株灌水的形式。在嚴寒季節(jié),要延長灌水時間及間隔,通常在15—20天,天氣逐漸變暖時再縮短灌溉時間。如果大棚區(qū)域的土壤為砂質壤,適當?shù)乜s短灌溉水的時間。如果為粘土壤,適當延長灌溉時間。相對油菜、芹菜、韭菜等葉菜類蔬菜,在灌水作業(yè)過程中所采取的原則是適當減少灌水量,采取逐畦灌溉的形式。
8、肥水管理方式
①盡早施加底肥
日光溫室冬季蔬菜生產過程中,應在9月份中下旬翻耕土地。具體施肥原則是施加10000kg/667m2的腐熟有機肥,翻耕的深度為30cm,便于有機肥的置入。在施肥過程當中,盡可能將肥料拌勻。
②巧施定植肥
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2個定植壟間開挖一道15—20cm深的溝,施入磷酸二銨和尿素。施加磷酸二銨30kg/667m2、尿素15kg/667m2左右。同時,栽苗過程中,兩株之間還要點施磷酸二銨,將磷酸二銨作為“口肥”,具體的劑量為40kg/667m2。
③使用硫酸銨作為追肥
在冬季,追肥肥料是硫酸銨,原因是尿素肥料由于溫度較低分解較慢,不能快速地發(fā)揮肥料的功效。如果使用碳銨,肥料功效發(fā)揮較快,易導致密閉環(huán)境中氨氣快速揮發(fā)而產生毒害蔬菜的情況。運用硫酸銨,其分解速度相對較快,能夠保證蔬菜快速吸收。冬季追施硫酸銨,施肥量保證在30kg/667m2左右。
④應用生物復合肥
合理運用生物肥料能夠促進微量元素的分解,幫助蔬菜更好地吸收營養(yǎng)元素。用生物復合肥作為底肥,能夠促進蔬菜良好生長。生物復合肥的特點是肥力持久,能夠快速地發(fā)揮肥效。配合施加腐熟的有機肥,能夠提升菜田土壤的營養(yǎng)性。目前,在蔬菜定植施肥過程中,建議底肥120kg/667m2,追肥40kg/667m2,并且要挖開淺溝,配合灌水來進行施肥追肥。
四、日光溫室栽培中的問題和處理辦法
1、連作障礙
一般連續(xù)多茬種植同樣品種的作物之后會導致土壤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產生大量的蟲害及病害問題,對作物生長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進而降低作物產量及質量?,F(xiàn)階段,對于溫室栽培過程中產生的連作障礙問題,可借助輪作倒茬、施加微肥及生物肥等方式處理,或是借助秸稈反應堆技術。
2、土傳性病害
常年種植蔬菜的大棚會發(fā)生土傳性病害,比如辣椒疫病。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蔬菜密度較大,加之復種指數(shù)的提高,使得蔬菜根系附近有益微生物含量降低,提高了有害微生物含量。當前土傳性病害防治方式主要包含換土、化學防治和深翻土壤等措施。
3、藥害
藥害指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對其施用農藥之后而產生的不良問題及生理障礙。藥害一般根據(jù)產生傷害的時間可以劃分成兩種類型,急性藥害與慢性藥害。針對急性藥害,一般會在噴藥幾個小時之內出現(xiàn)燒苗及枯葉等問題;慢性藥害一般是在很長時間之后產生的有關癥狀。導致藥害的原因通常是沒有全面認知農藥的藥理、藥性,存在隨意搭配使用的情況,施藥濃度偏高及過于頻繁,在高溫條件下噴藥,蔬菜抗藥性不好。應對藥害現(xiàn)象可采取的措施有:降低農藥濃度、減少噴藥次數(shù)、第一時間清洗葉面、把有害葉片全部摘除或對其根基灌水等。
4、凍害
在日光溫室大棚栽培技術運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脅迫危害,會出現(xiàn)在冬季及早春。冷害一般是溫度在0℃以下,因為長時間溫度較低而導致作物生理機能下降;凍害一般是溫度達到冰點導致植物細胞結冰,對植物內部結構造成破壞,進而造成細胞失水死亡?,F(xiàn)階段,預防冷凍害的措施是借助人工設施取暖,提升幼苗抗冷凍能力,培育壯苗,結合蔬菜種植特點,在合理的時間開展播種、定植以及強化田間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現(xiàn)如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農業(yè)蔬菜種植過程中,高效節(jié)能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技術得到了有效地運用,所生產的無公害蔬菜也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各類人群的廣泛青睞。應繼續(xù)應用和推廣溫室蔬菜栽培技術,滿足人們對于無公害蔬菜的需求,提升農業(yè)經濟效益,使廣大農戶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作者單位:152004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qū)西長發(fā)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