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黎
摘 要:高中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啟,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開發(fā)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藝術價值觀念。而美術教學作為“美育”的主要構成載體,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美育”培養(yǎng)歷程。但是受制于以往滯后的教學觀念的影響,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從“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路徑這一課題出發(fā)開啟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美育”效果;實現(xiàn)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6-0-03
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現(xiàn)行教育背景下,美術教學的地位開始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有效的高中美術課堂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情感、創(chuàng)造能力、繪畫水準等美術綜合能力。而美術教學體系中的“美育”是育人的關鍵要素,對于學生美術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貢獻價值,因此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這一話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對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踐路徑所開啟的討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代教育意義。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價值
(一)改善美術教學結構
我國近代教育者蔡元培的教育理論認為,在“美育”實踐中要將美學理論付諸教育實踐,以此達到陶冶學生藝術性情的目標。由此可以知悉,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可以將美術學科知識與“美育”進行深度的整合,提升學生美術學習技能,深入優(yōu)化美術教學結構[1]。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教師依靠課堂講解的方法向學生傳遞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僵化單一,無法調動起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而若是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在專業(yè)知識講授的過程中融入藝術家的情感解析、創(chuàng)作背景解讀,思想觀念的傳遞,將傳統(tǒng)美術課堂向生活化的審美常識教學方向過渡,這樣可以將豐富的知識以立體的形象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美育”教育理念進行有序而深入的傳播,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水準。由此可見,“美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改善美術教學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審美觀念
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美育”的實施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未來的藝術行為、思想意識。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的實施,在改善教學結構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審美觀念,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品格,同時也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人生信念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使學生在藝術氛圍的熏陶下提升鑒別善惡美丑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2]。
(三)促進德育、智育的同步發(fā)展
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在促進學生藝術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可以促使學生德育與智育的協(xié)同發(fā)展。很多美術作品中滲透了諸多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感以及積極健康的品質觀念。在藝術鑒賞活動中,學生會在美術作品中得到靈魂的洗滌,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和影響,形成積極樂觀、熱愛生活、關懷他人、勇于奮進等良好品質,構建起高雅的藝術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德育水準。除此之外,在參與藝術鑒賞活動的時候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減輕學生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全身心地投身于學科的學習中,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實現(xiàn)的三個層次
在豐富多態(tài)的美育內容與美的形式中,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需要分別列出符合學生藝術認知層次的美育序列,即“美育”效果實現(xiàn)的三個層次:學習美的知識、構建美的形象、掌握美的技能,使“美育”滲透于高中美術教育的所有活動中。
(一)學習美的知識
這一層次是鞏固學生藝術美感,并借助于視覺、聽覺對美感產生認知的重要階段。高中美術教學有助于學生對視覺藝術進行初步的感知,使學生理解藝術概念和行為,把握美術學習目標,為學生提供美術學習指導方案,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科學習的巨大熱情。美術教師在引領學生走進美術大門的過程中,需要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美的知識,使學生可以掌握藝術作品的分類方法,提升美術應用和實踐能力,了解美學與“美育”的辯證關系,對藝術的美感與自然的美感進行深入的解讀,激發(fā)起學生對美感的反應能力等[3]。
(二)構建美的形象
這一層次的美學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美的知識、熟悉美的技能的維度上,進入藝術創(chuàng)造時期。在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精準表述客觀事物,譬如若想提升審美品格,提升藝術審美高度,就需要借助于美術實踐中的素描、色彩、藝術構成等基本的藝術技能,而這些技能的獲取,有助于學生接觸到多種藝術造型,帶給學生豐富的藝術情感體驗,使學生在他人的藝術作品以及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在認知美的活動中產生審美情感,在有序健康的藝術氛圍中提升藝術審美表述能力。由此可以說,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的實現(xiàn)路徑,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歷程,使學生在接受“美育”的過程中去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
(三)掌握美的技能
這一階段是美感技能實踐的階段。學生在美術活動中的訓練內容非常豐富,涵蓋帶領學生觀察特定的藝術實體、組織美術活動內容、確立藝術研究主題、使用工具和材料、熟悉制作技巧、開啟寫生、臨摹、描寫等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學生在美術學習實踐活動中,可以應用點、線、面、色去展現(xiàn)藝術形象,解讀抽象的形式美。在美術學習實踐活動中,不僅要開啟視覺審美活動,提升藝術表現(xiàn)力,而且要強化學生的視覺體驗效果,使學生可以表述豐富的藝術感覺與藝術知覺,由此實現(xiàn)“美育”教育目標。
三、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實現(xiàn)現(xiàn)狀
(一)教學觀念滯后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限制了我國高中美術教學的良性發(fā)展,高中階段作為連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中間介質,高中時期的學生需要應付高考,學習負擔重,課業(yè)壓力大。不僅如此,教師的教學負擔異常沉重。
而高中美術學科在高考中不屬于考試科目,所以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美術學科長期被邊緣化,學校、社會、家庭、教師均不注重美術教學,教師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應用于與高考相關的學科課程建設中,由此引發(fā)了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學資源不足,正常的課時被削減的現(xiàn)象,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偏低,不利于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家長對美術教育存在認知偏差
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結構,對于學校教育具有輔助的功能,同時也是高中美術課堂的拓展和延伸。家長的教育觀念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學習觀念產生深度的影響,由于高考升學的壓力,家長過于注重學生的應試考試成績,不注重學生美術綜合素養(yǎng)的全方位發(fā)展。這種功利性的教育思想使學生不重視非考試學科的學習,很多家長認為美術科目不屬于主要課程,因此對學生的發(fā)展沒有任何益處,不僅如此,還占據(jù)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和精力。在這種家庭教育觀念下,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家長覺得,對于美術學科的系統(tǒng)學習是一項額外的支出,且支出巨大,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而且無法系統(tǒng)深入地對美術學科知識技能進行深入探索,最終導致高中美術教學的實效性難以落到實處,美術教學效率偏低。
(三)學生對美術教育的參與興趣低
學生對美術活動的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到高中美術教學質量。針對高中美術教學來說,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取決于他們對美術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程度,若是學生可以具備深入分析和探究美術學習活動的能力,也有助于“美育”教育觀念的落實。但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考試升學的壓力以及應試教育輿論的影響下,為了提升升學成績,漠視美術學科的學習。多數(shù)學生認為,美術課堂僅僅是用來緩解學習壓力、輕松消遣的場地,對于教師組織的美術活動內容敷衍了事,漠視美術學習本身,不能積極有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美術活動任務[4]。
四、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路徑
(一)注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
高中美術教師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助于推動“美育”教育的發(fā)展進程。教師作為高中美術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的方法、策略、思想、技術等均會對學生美術學習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美術課堂中的表現(xiàn)以及探究欲望。教師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和高超的教學水準,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點燃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注入新鮮的血液。
所以學校要同高校以及社會機構建立合作交流關系,對教師的美術教學狀況、學生的美術學情以及在教學活動中所需的物質條件進行深度的關注,為高中美術教師提供展示自身教學才能的平臺。定期對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成果、教學質量、教案與教研等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考核評估,并在第一時間向美術教研組了解美術教師的教學動態(tài),解決美術教師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同時,建立服務于美術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培訓平臺,引入高素質的美術人才,提升美術學科教育在高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立足于教師的教學評價、職稱評定、教研等領域,成立科學的專業(yè)培訓保障體系,提升教師的教學熱情,最終提高美術教學水準,促使“美育”效果的真正落實。
(二)借助實踐活動提高美育效果
高中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的講解,而是要借助于實踐活動來提升“美育”效果,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技能,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美術生活,由此從根本上推動“美育”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序開展,為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的美術人才做出積極的探索。
比如,美術教師可以聯(lián)合校外美術機構,開展校外實踐活動,舉辦一些畫展、繪畫活動、手工競技比賽等,組織學生以小組或者個人為單位參與校外實踐類美術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開啟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并將學生的作品展覽出來,幫助學生開辦畫展,使學生相互欣賞和借鑒彼此的作品。在手工競技比賽中,要學生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使學生走向創(chuàng)造美之路。同時,在學生準備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校外培訓等模式為學生提供專業(yè)性的美術指導,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和實踐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藝、美術實踐能力、藝術修養(yǎng)。譬如可以以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作為釋放學生美術才能的一種手段,突破美術課堂活動的局限性,拓寬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使學生參與更為豐富的美術社會實踐,激發(fā)學生的藝術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提升“美育”在美術實踐活動中的實效性。
(三)轉變學生對美術教學的認知觀念
學生作為“美育”的接受群體,對美術活動的積極參與可以改善教學效果,提升“美育”效果。要想提升高中美術教學中的“美育”效果,需要激發(fā)學生對美術活動的參與興趣,轉變學生對美術教學的認知觀念。美術教師可以將美術活動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引入相關跨學科知識,營造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氛圍。將美術教學實踐向政治、語文、歷史等主體課程靠攏,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綜合學科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豐富學生的美術生活,也可以幫助學生鞏固主體課程的知識點,使學生切身感受到美術教學的重要價值。
比如,在高中美術作品鑒賞活動中,可以向學生推送豐富的古今中外繪畫作品和雕塑作品,引入歷史學科的一些重要知識,向學生講解作品的形成背景、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等,使美術創(chuàng)作理念同歷史文化進行深度的融合,使學生全面地認識美術作品,拓寬學生的藝術鑒賞視野,豐富學生的藝術鑒賞體驗,使學生在探索藝術、歷史、文學等廣袤知識的過程中,進行跨學科知識的有效積累,對美術作品的內涵進行更有深度的探索,由此提升“美育”的普及力度。
(四)迎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剛剛步入了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心理發(fā)展狀況較為多元復雜。所以高中美術教學活動開啟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美育”工作,提升“美育”教學效果,深度重視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5]。
教師在美術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要迎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學習偏好等多個領域出發(fā),引入綜合性的教學活動和評價體系。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相關心理分析軟件和圖表來分析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量身定做“美育”方案。在對學生分層的過程中,滿足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有些學生動手能力強,教師可以多為這類型學生布置一些測繪等方面的任務,要學生準時完成。有些學生對于作品具有敏銳的感覺能力,教師要為這些學生提供大量的名畫鑒賞活動,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凈化學生的靈魂。由此可見,釋放出每個學生的美術個性化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各自的領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提升,可以促使學生最終走向“美育”的共同發(fā)展和個性化進步之路。
總之,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在“美育”的實現(xiàn)中,對現(xiàn)代人才的培養(yǎng)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美育”作為發(fā)展學生美術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新時代美術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高中美術教學水準的重要標尺。由此可見,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效果的實現(xiàn)是現(xiàn)代高中美術教育領域研究的新話題。但是目前我國高中美術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實現(xiàn)“美育”的有效傳播,依然是需要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靳闖.美育從“心”開始——對高中美術教育現(xiàn)狀的思考[J].科幻畫報,2021,310(08):255-256.
[2]鄧海紅.新時代“五育”融合視野下的高中美育探索[J].智力,2021,653(23):35-36.
[3]沈奕.高中美術教育美育教育模式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52.
[4]張淞強.新美育時代下高中美術教育模式與教育方法[J].中國中小學美術,2022,176(08):8-12.
[5]李丹.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育”的實現(xiàn)探索[J].智力,2022,668(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