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娜
得益于社會對HPV疫苗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第一次認識到了宮頸癌,開始關注并重視宮頸癌—這種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是導致女性癌癥相關死亡的第四大常見原因,據流行病學調查揭示,2020年,宮頸癌繼續(xù)在全球蔓延,新發(fā)病例高達60.4萬例,其中死亡病例為驚人的34.1萬例。2022年,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我國宮頸癌新發(fā)病例數(shù)約為11.9萬例,而每年死亡病例約為3.7萬例。隨著我國的惠民政策“兩癌篩查”的普及,關愛女性健康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近年來,人們對宮頸癌的篩查意識逐漸增強,宮頸癌的檢出率大幅增加,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平均每年上升約11.3%。因此,再次強調宮頸癌的那些事兒很有必要。
一、HPV感染與宮頸癌的關系
國際上已經明確,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持續(xù)感染是導致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主要病因。目前,因感染HPV而引起的宮頸癌,是唯一一種病因明確且可預防的婦科惡性腫瘤。多項研究證實,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是引起宮頸病變的主要原因,是導致宮頸癌的必要條件。
HPV是雙鏈DNA病毒,可引起人體皮膚黏膜上皮增生。HPV主要通過性生活或其他密切接觸傳播。據統(tǒng)計,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過一次HPV感染,90%以上的HPV感染可在2年內自然清除,僅不足1%的患者會發(fā)展至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所以,大家不必過度擔心。
俗話說“龍生九子,個性不同”,HPV也是。HPV家族人口眾多,有200多個,總體可以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兩大類。先說高危型。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引起外生殖器癌、宮頸癌及髙度外陰、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其他部位惡性病變等,主要型別有HPV16、18、26、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等。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間隔一年以上連續(xù)兩次檢測出同一高危型的HPV感染)才會進展為惡性病變。其中,HPV16和HPV18具有“起病快、發(fā)病狠、致病準”的特點,需要特別關注。低危型HPV感染可能誘發(fā)外生殖器和皮膚的尖銳濕疣以及低度外陰、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其他部位的疣類病變和低度上皮內瘤變,主要型別有HPV6、11、40、42、43、44、54、61、70、72、81、83等。需要說明的是,低危型HPV感染不會向高危型HPV感染轉變,發(fā)現(xiàn)后及時治療即可。
二、宮頸癌的三級預防
由遠及近,宮頸癌需要經過感染HPV前、感染HPV后以及宮頸癌前病變等三個關鍵節(jié)點,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些關鍵節(jié)點進行有效攔截,這也叫作宮頸癌的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
接種HPV疫苗很重要,可以在感染發(fā)生前就建立起“屏障”,產生長期的免疫應答,繼而將HPV拒之門外。HPV疫苗推薦在第一次性生活前接種。
眾所周知,HPV疫苗可以分為三種:二價HPV疫苗、四價HPV疫苗和九價HPV疫苗。其中,二價的可以預防由HPV16和HPV18型病毒引起的感染。四價的可以預防HPV6、11、16和18型四種病毒。九價的可以預防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共九種病毒,涵蓋90%以上的宮頸癌。
必須強調指出:即使按時完成了HPV疫苗接種,也一定要堅持定期篩查,保質保量進行宮頸癌的二級預防。
2.二級預防
宮頸癌的二級預防,簡而言之指癌前病變的定期篩查,側重早診早治,使?jié)撛谖kU最小化。目前,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TCT)、人乳頭瘤病毒(HPV)聯(lián)合檢測方法為臨床常用檢查。
● TCT檢查:收集液基脫落細胞,由自動化檢測儀進行生化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正常炎癥時記作陰性,檢測結果顯示存在不典型鱗狀細胞病變時記作陽性。此檢查具有更高的靈敏性。
● HPV檢查:用窺陰器使宮頸口充分暴露,擦拭宮頸口多余分泌物,以人HPV專用采集器對宮頸口脫落細胞進行采集,獲得全部的細胞樣本。此檢查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度。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臨床上常將兩者聯(lián)合應用,以形成互補,從而獲得更好的診斷效果。
3.三級預防
宮頸癌的三級預防側重規(guī)范化治療,同時預防復發(fā)。宮頸癌的規(guī)范化治療是以手術和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藥物治療也是一種手段,臨床上首選順鉑,順鉑不耐受時可選擇卡鉑。對于完成初始放化療后不久復發(fā)的患者,可以考慮卡鉑、紫杉醇和吉西他濱等藥物。同時,宮頸癌的二線治療藥物還包括:貝伐珠單抗、派姆單抗、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多西他賽、吉西他濱、伊立替康、培美曲塞、長春瑞濱等。
三、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除了上面介紹的三級預防,提高免疫力對于預防宮頸癌以及其他不太嚴重的宮頸疾病也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改變不良作息習慣(避免熬夜、久坐)、調整情緒狀態(tài)(避免惱怒、愁思)和飲食結構(多吃蔬菜、少吃外賣),同時保證每周不少于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戶外運動,這對宮頸癌的預防和治療都有幫助。
目前,宮頸癌是唯一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也是有望第一個被消除的腫瘤。宮頸癌前病變進展為宮頸癌一般需5~10年,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宮頸癌的流行病學特征和發(fā)病高危因素,普及宮頸癌相關知識,提高宮頸癌的篩查率,以更早更快地進行診療,從而阻斷疾病的進展尤為重要。
宮頸癌的臨床防治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作,相信隨著對宮頸癌研究和認識的深入,宮頸癌篩查和HPV疫苗接種的普及,婦女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醫(yī)療水平的提升,我國宮頸癌必定會向低發(fā)病率、低死亡率發(fā)展。
關注女性健康,從改變開始:接種疫苗、定期篩查、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讓健康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