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霞
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會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不同季節(jié)各有其獨特的韻味。對于秋天,我尤其情有獨鐘,愛它的豐盈,愛它的靜美,更愛它的含蓄。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詩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最能引起我的共鳴。
金秋十月,正是秋天最美麗的時節(jié)。在城市里總感覺距離真正的秋天還很遙遠,不能真實觸摸到秋天的脈搏。這個季節(jié),最渴望的就是將自己融入那油畫般的炫彩世界中,呼吸著山林間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看著陽光在枝葉間閃閃爍爍,投下或明或暗的影子;聽著腳下踩踏落葉的沙沙聲,偶爾抬頭便是晴空碧透,云卷云舒,一幅“碧云天,黃葉地”的唯美畫卷便鋪陳開來。
云頂小鎮(zhèn)的秋,便滿足了我對秋天的所有期許。盡管它的彩林無法與名山大川的壯闊大氣相比,但同樣不失雅致秀麗,同樣如詩如畫。登高遠望,層林盡染,分外妖嬈。各種樹木紛紛褪去養(yǎng)眼的綠色,換上了明艷的秋裝,仿佛一支無形的巨筆正在飽蘸著各色顏料為它們涂畫、潤色。尤其那一樹樹火紅的楓葉,在枝頭搖曳生姿,宛如春天綻放的花朵,難怪杜牧老先生會為之流連忘返,揮筆寫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千古佳句。
白樺樹的身影在這一片彩林中格外醒目,挺拔的身姿猶如玉樹臨風的少年,樹干上那憂郁的眼眸,仿佛見證著光陰的流轉(zhuǎn)和四季的更迭。在這些高大的樹木間夾雜著高低錯落的灌木,它們也不甘示弱地盡情釋放著生命最美的姿態(tài),把一串串鮮紅的珍珠般晶瑩可愛的果實懸掛在枝頭。一座座深棕色的小木屋,掩映在重重疊疊的彩林間,構(gòu)成一幅靜謐而安詳?shù)漠嬅妫路饋碜赃b遠的童話世界,又宛如名家筆下的丹青。一條小溪從山間汩汩而下,如果不是看到它時而閃亮在落葉間的身影,還真難發(fā)現(xiàn)它的蹤跡。
拂去長椅上的落葉,我坐在寂靜的林中,身體和靈魂被這濃濃的秋意包裹著,任這無邊的秋色靜靜地滋長著、流逝著。周國平先生曾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大自然在走過生機勃勃的春日,走過熱情洋溢的夏季后,從容邁進了沉靜內(nèi)斂的秋天。也許過不了多久,那些斑斕如彩蝶的葉子就會凋零殆盡,那熾烈而醉人的彩林將會洗盡鉛華,天地會以另一種簡潔、透明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在眼前,沒有一絲繁華即將落幕的感傷,也沒有一絲生命即將隕落的悲涼,因為這正是一種力量的積蓄,一種精神的沉淀,所有的離開,都是為了更好地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