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若晴
身在他鄉(xiāng),心夢故鄉(xiāng)。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幾十年過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難免會勾起一些對故土淺淺的記憶。記憶里有對故土的懷念和不舍,仿佛又把自己帶到了過去的歲月。
時間倒退回一個最美的秋天,叫上幾個小伙伴,我們迎著秋風(fēng),踏著樹影,歡聲笑語奔向田野,那是秋收后,剛耕過的玉米地。即使渾身都是土,我們也不在乎,因為那是我們最好的樂園。
土、陽光、藍(lán)天,都圍繞著我們,見證著我們的成長,我們盡情地翻跟頭,盡情地玩耍,心里比吃蜜還甜。
晴天,上學(xué)的路上全是塵土;雨天,全是泥土。時間久了,我們漸漸對土有了感情,也習(xí)慣了塵土的存在。
從十歲起,每到過年,我都幫助母親打掃院子,有塵土,有付出,也有收獲,還有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那個年代,農(nóng)村人都住著用土坯蓋起來的屋子,墻很厚,冬暖夏涼。雖然打掃時有些費事,有些灰塵,但至少不受熱,也不受凍。我們把每一處角落打掃干凈,準(zhǔn)備過年。過年,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是件興奮的事。遇上雪路,不管三七二十一,照舊踏著雪消失在路燈下。
那時,只有在過年的時候,路燈才會亮起,街上被燈光照耀著,五彩繽紛的,好看至極。我們舍不得回家,想在燈光下狂歡。直到腳上的靴子濕透了,靴底沾滿了雪;直到街上沒有行人了,這才想起回家,想起溫暖的土坯屋子。
等到會堆雪人了,我們就在學(xué)校的操場里、家的院子里堆,隨處能看見一個又一個雪人。我很清楚地記得,一天一雙靴子,母親每天都要放在用泥土和磚壘的爐子旁邊,將其慢慢烘干。這樣,早上我就能穿熱乎的靴子了。
記得小升初考試時,正逢六月雨季,老師帶著我們?nèi)ムl(xiāng)里參加考試,結(jié)果我的自行車陷在了泥土中,轉(zhuǎn)不動了,里面卷了很多泥。老師一邊用棍子挑出里面的泥,一邊和我說:“見水坑也不知道躲,以后走路要多留心!”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里無法忘記,感謝老師在那六年的時光里,一次又一次地幫助我,讓我能夠順利參加完考試,又順利畢業(yè)。人生在世,除了父母,老師是你的第二個父母,一定要珍惜對你好的人。
父親種了七畝地,地里種了菜和棉花。父親與這片土地產(chǎn)生了很深的感情,是一種無法割舍的感情。土能生萬物,萬物生黃金,依靠土地,生命才能更好地生存、延續(xù),一年年,一代代,直至永遠(yuǎn)。
生在農(nóng)村,土地是大人的命根子,是小孩子的娛樂場。
我們世世代代在故土上生活,故土永遠(yuǎn)是我們的根,離家再遠(yuǎn),心也屬于故鄉(xiāng)。人是故土養(yǎng)育的,這份情,永不忘,也難忘。
故鄉(xiāng)的土坯屋、老樹、田野、天空,是童年最寶貴的且無法復(fù)原的原始照片。那些歡樂、童真、淘氣、依戀,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故土卷走了,從此不再相見。
記憶中有關(guān)故鄉(xiāng)的詩,還是兒時背誦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時常牽掛遠(yuǎn)在他鄉(xiāng)的親人,時常望著天上的圓月、星星,久久不肯回屋里睡下。時光如流水,當(dāng)重讀王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才真正領(lǐng)悟到,月是故鄉(xiāng)明,月圓更思親。故土心難離,落葉歸根,血濃于水,真是身不由己?。?/p>
難忘故鄉(xiāng)炊煙裊裊的味道,難忘童年樂園的田野,難忘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用這稚嫩的墨筆,寫下對你深情的思念,記下和你過去合作的片段。牽著故鄉(xiāng)的手,踏著故鄉(xiāng)的土,穿過大街小巷,走過春夏秋冬,見證下雨、開花、飛雪。
右手牽著麥田、菜園,用心聽青蛙和知了的歌聲;左手扶著老土坯北屋、土坯院子,還有通往學(xué)校帶土的泥濘小路。
雙手記下與故土深厚的情感,每一行,每個字,都充滿溫暖、感恩、激動。
故土,養(yǎng)育了我的祖祖輩輩,養(yǎng)育了我的兄弟姐妹;故土,是我夢魂牽縈的地方;故土,是我永遠(yuǎn)難以回去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