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鑫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并用“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三十二字精準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對于偉大建黨精神,我們必須要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把握其生成邏輯,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繼續(xù)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xù)傳承紅色血脈。
一、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要義
(一)因何而立: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指的是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科學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因何而立”。在國家危難之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意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拯救中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始終將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作為根本遵循并以此為指導,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建立新的社會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共產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實現(xiàn)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應有之義。無論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抑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始終激勵著共產黨人不斷前行?!皥猿终胬怼允乩硐搿睆乃枷胄叛鰧用婊卮鹆恕爸袊伯a黨以什么為指引,以及走向哪里”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領航導向,提供牽引。
(二)為何而去: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指的是共產黨人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科學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何而去”。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肩負著民族的重托、人民的厚望,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特殊利益,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向著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佰`行初心、擔當使命”從具體綱領層面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以及到哪里去”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劃定主線、指明主題。
(三)如何行動: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指的是共產黨人于危難之中敢犧牲,于困境之中敢斗爭,科學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如何行動”。回溯歷史,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百余年歷史就是一部犧牲和奮斗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國家危難之際、成長于千難萬險之中、壯大于風險挑戰(zhàn)之間,斗爭精神貫穿于每一歷史時期和全部奮斗實踐。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共產黨人勇往直前、視死如歸,只為“救國于水火、解民于倒懸”;在和平發(fā)展年代,共產黨人無怨無悔、堅定不移,只為“國之富強,民之安康”。一百多年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時刻愿意為國家的發(fā)展、人民的幸福奉獻自己的生命,勇于斗爭,敢于斗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偉大建黨精神?!安慌聽奚⒂⒂露窢帯睆男袆訉用婊卮鹆恕爸袊伯a黨以何種心態(tài),以及何種方式去行動”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鉚足干勁、匯聚動能。
(四)為誰出發(fā):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指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科學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為誰出發(f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入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對黨忠誠、永不叛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充滿力量,就在于每一個黨員都具有堅定的信仰,始終忠誠于黨組織。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都是人民群眾的忠實代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是第一位、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力量、不斷造福人民群眾、牢牢根植于人民群眾。只有對黨忠誠,才能在大是大非前旗幟鮮明,無懼于風浪,無愧于黨;也只有不負人民,才能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興,無愧于人民?!皩h忠誠、不負人民”從品格情操層面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
二、偉大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
(一)理論邏輯:來源于馬列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引之中
偉大建黨精神是在馬列主義科學理論指引下產生的,有其堅實的理論邏輯。馬列主義作為科學真理,科學分析了社會基本矛盾,深刻揭示了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為人類社會指明了正確方向。正是基于革命先驅們對科學真理的追求和堅守,對馬列主義的認識和把握,偉大建黨精神才得以形成。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人民帶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是人類自由解放,實現(xiàn)共產主義理想,與革命先驅們的宏偉愿望不謀而合。在馬列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適合拯救中國的正確道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催生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使我們黨擁有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擁有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薄皩嵺`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二)歷史邏輯:孕育于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探索之中
偉大建黨精神孕育于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探索之中,有其追溯的歷史邏輯。20世紀初期的中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為了拯救危難中的中華民族,無論是農民階級爆發(fā)的太平天國運動,或是以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封建地主階級開展的洋務運動,抑或以康有為等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的改良運動,加上以孫中山等人為代表的革命黨人捍衛(wèi)民主共和而進行的斗爭均以失敗告終。如何拯救國家社稷于危難、如何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于世界、如何解救人民群眾于水火,成為革命先驅面臨的重大問題。隨著十月革命的勝利、共產國際的成立、馬列主義的傳播,以毛澤東等人為代表的堅定馬克思主義者逐步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的道路,他們將馬列主義科學真理作為指導思想,創(chuàng)建了一個歷史上偉大的政黨,開辟了偉大的革命道路,并孕育了偉大建黨精神,徹底扭轉了中國的歷史命運,展現(xiàn)了歷史邏輯的必然性。
(三)實踐邏輯:凝結于革命先驅建黨的實踐之中
偉大建黨精神是在革命先驅建黨的實踐中產生的,有其深刻的實踐邏輯。任何精神的產生都離不開實踐基礎,實踐活動是精神世界的源泉,偉大建黨精神與黨的創(chuàng)建發(fā)展息息相關。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是一個漸進的動態(tài)過程,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fā),促進了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的發(fā)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成立了黨的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偉大建黨精神開始萌芽。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為標志,一個全新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宣告成立,偉大建黨精神也由此孕育而生。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了黨的二大,大會討論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國共產黨章程》及九個決議案。大會分析了中國的政治經濟狀況,提高了對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的認識,明確了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方向。大會根據(jù)世界革命形勢和中國政治經濟狀況,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這也標志著偉大建黨精神逐步走向成熟。
(四)現(xiàn)實邏輯:順應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召喚之中
偉大建黨精神是在順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召喚中產生的,有其現(xiàn)實邏輯?!皩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從現(xiàn)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依舊離不開偉大建黨精神,需要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領航。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應當繼續(xù)傳承偉大建黨精神,從中汲取繼續(xù)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華麗篇章。
三、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賡續(xù)
(一)堅持以強化科學理論學習為根本點
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實踐性、革命性和人民性。新時代要將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動力源泉,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學習為根本點,在真學真信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一方面,必須加強學習馬列主義科學理論,深刻領會其精髓要義和理論真諦。只有堅持長期學習原著,反復閱讀原文,才能真切領悟原理,進而增強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底氣。另一方面,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新的飛躍,在其科學指導下,我們邁著堅實的步伐,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xiàn)在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新征程賡續(xù)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堅持理論學習,領悟精神實質,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前進動力。
(二)堅持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為著力點
偉大建黨精神是黨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密碼。一方面,黨的自我革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最顯著的區(qū)別,就是勇于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刀刃向內,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黨自我革命,為偉大建黨精神注入新的豐富內涵。另一方面,黨的自我革命也是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途徑,偉大建黨精神能否得以傳承,取決于共產黨人能否堅持自我革命??v觀黨的百余年歷史,我們黨從始至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省之中修正錯誤、解決黨內矛盾,黨在錘煉中變得更加堅強有力。在新的前進道路上,只有不斷推進黨自我革命,才能繼續(xù)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充實和升華偉大建黨精神。
(三)堅持以推進新的偉大斗爭為關鍵點
偉大建黨精神貫穿于百余年來黨的偉大斗爭之中。新時代要將偉大建黨精神凝聚成奮進力量,就必須堅持以推進新的偉大斗爭為關鍵點。中國共產黨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fā)展、在斗爭中壯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人是具有斗爭精神的革命者。在新時代新起點上,進行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不僅是黨面臨的形勢所需,也是賡續(xù)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重點。首先,必須明確斗爭的方向,只有把握正確的斗爭方向,明確斗爭任務,才能做到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其次,必須明確斗爭的立場,只有站穩(wěn)人民立場,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才能更好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最后,必須注重斗爭的策略,中國共產黨人歷來講究策略方法,講求斗爭藝術,不僅要看到表面現(xiàn)象,也要抓住本質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增強斗爭本領。
(四)堅持以厚植愛黨愛國愛民情懷為落腳點
偉大建黨精神立足于共產黨人愛黨愛國愛民的赤誠情懷。新時代要繼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必須堅持以厚植愛黨愛國愛民情懷為落腳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升華,是對偉大建黨精神政治本色的充分彰顯。正所謂“天下之大德,莫大乎于忠”,愛黨愛國愛民是賡續(xù)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要求。堅持忠誠于黨,不僅要忠誠于黨的信仰,也必須忠誠于黨的組織,忠誠于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于人民,無論是革命烈士還是英雄人物,無論是先進模范還是“時代楷?!?,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要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就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新征程,只有把對黨的忠誠、不負人民作為價值追求,才能更好賡續(xù)傳承偉大建黨精神。
四、結語
偉大建黨精神來源于馬列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引之中、孕育于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探索之中、凝結于革命先驅建黨的實踐之中、順應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召喚之中。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赝麣v史,正是因為偉大建黨精神的支撐,我們才能戰(zhàn)勝各種困難挑戰(zhàn),不斷奪取勝利。展望未來,我們仍然需要賡續(xù)偉大建黨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002).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3]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血脈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yè)績[J].求是,2021(19):4-9.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外文出版社.2022
[5]吳德剛.《偉大建黨精神:孕育與形成》[M].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23.
(作者系哈爾濱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陳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