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王寶靈
在風電機組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多種故障,以筆者所在的電廠為例,其常見故障類型有如下幾種。
饋電故障:此類故障的出現(xiàn)原因為電纜損壞或老化,具體為機組內部負責饋電的電纜發(fā)生異常,無法正常運行,導致機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電源故障:風電機組內部存在諸多子系統(tǒng),其在運行階段均需要電力支持,若電源出現(xiàn)故障機組運行便會受到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引發(fā)災難性的后果;冷卻故障:某電廠所采用的風電機組發(fā)電機主要是永磁式電機,為冷卻溫度,會通過風扇使內部熱空氣與外部空氣相互交換。若風扇因故障無法正常運行,會導致機組內熱量大幅度上升,致使電機繞組增加,不利于機組正常運行;勵磁故障:導致此類故障的發(fā)生原因眾多,通常以參數設置、控制信息被錯誤操作、下載位置不準確為主[1]。某電廠針對上述幾種常見的故障,將CGAN-CNN 作為基礎提出一種診斷風電機組故障的方法,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在風電機組運行階段獲取故障樣本的難度極大,究其原因,主要是風電機組穩(wěn)定性非常高,且在發(fā)生異常之初通常會立即停機,避免故障擴大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再加上風電機組造價非常高昂,通常不會在做不可逆試驗時將其作為試驗對象,故正常樣本和故障樣本之間存在懸殊的比例,機組故障并不豐富。鑒于此,某電廠會對生成式對抗網絡加以運用,完成模型的構建。究其原因,主要是此類網絡無需在先驗證假設的情況下生成樣本。卷積神經網絡的組成部分較多,分別為輸入、池化、卷積、連接和輸出層。各層的說明如下。
卷積層:該層組成部分為卷積單元,其數量眾多,對輸入數據各種特征予以提取,屬于其主要作用。在實際運算階段可利用下述公式表示運算過程,式中:卷積運算操作由conv表示;輸出特征圖由xI j表示;卷積由*表示;位置由bI j表示;所在網絡層數由上標表示;激活函數由f(x)表示,通常為ReLU。
池化層:該層屬于采樣層,在運算階段所選擇的卷積核相對較多,在此基礎上所產生的特征圖數量會增加,相較于原始數據,在經過處理后數據量同樣會增加。在經過池化層處理后數據冗余度會下降,有利于降低計算難度,同時還能對過擬合現(xiàn)象加以屏蔽。通常情況下該層所處位置是卷積層之后,輸出相應的公式。
全連接層。該層可以整合特征,使其轉化為特征向量,其所處位置是整個卷積網絡的末端,若有需求還具有與分類器相同的作用,其模型如下:yI=f(Wkxk-1+bk);式中:特征向量由yI表示;權重由Wk表示;偏置由bk表示;激活函數由f(x)表示[2]。
某電廠所提出的故障判斷模型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樣本生成和故障診斷。第一步,需要完成對抗網絡模型的構建,使原始數據增加,生成擬合度高的樣本數據,滿足故障診斷樣本的要求;第二步,實現(xiàn)對卷積神經網絡的構建,之后訓練數據集獲得相應的模型,為故障診斷提供數據支持。
1.2.1 對抗網絡樣本模型的構建
某電廠所構建的CGAN-CNN 模型,其內部存在生成器和判別器,二者的數量均為1,其中,前者結構為三層全連,這里所說的三層,分別為輸入、輸出和隱藏層。后者的結構為四層全連,擁有兩個隱藏層。且各層還具有全連接、激活和dropout 層,其網絡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對抗網絡結構
1.2.2 以卷積神經網絡為基礎的風電機組故障診斷模型
某電廠所構建的網絡模型結構層數較多,多達6層,各層的作用和參數如下所述。
一維卷積層:為使提取特征的數量增加,對卷積核的大小進行定義,本次定義的數量為2,在此基礎上完成對濾波器的定義,其數量為100個;池化層:通常情況下該層與卷積層相連,為卷積后池化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同時該層還具有篩選功能,能夠提取特征鮮明的特征值;第二個一維卷積層,為獲取更高層次的特征需要繼續(xù)利用卷積層學習,其中2×100的矩陣是該層的輸出;平坦層:對多維輸入加以處理,具體處理方式是一維化。
隨機層:在加入dropout 層后,對上層輸入的神經元做賦值處理,但值得注意的是,賦值神經元數量為上層全部數量的50%,以此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同時還能使部分神經元之間的依賴作用被弱化;全連接層:借助softmax 函數對該層進行激活。之所以對此類函數加以使用,主要目的是做歸一化處理,在處理完成后輸出結果就會變?yōu)榘l(fā)生概率,這里所說的發(fā)生概率,主要對象為與輸出結果相對應的情況,為后續(xù)準確率和損失率計算提供數據方面的支持。
數據預處理。某電廠將10臺容量為1.5MW 的風電機組作為樣本,所選擇的機組在型號和批次上相同,且均處于相同的運行環(huán)境。在故障類型選擇方面,將常見的齒輪、主軸承和發(fā)電機故障作為對象,同時將正常樣本加入其中,故確定的運行模式為四種。調查數據顯示,齒輪箱故障的總數為450、發(fā)電機組故障數量為600,主軸承故障發(fā)生次數為1600,合計2650組,同時還選擇正常運行下的3500組數據,其中機組運行情況樣本分類標簽如下:常規(guī)狀態(tài)1、主軸承故障2、齒輪箱故障3、發(fā)電機故障4,運行狀態(tài)1~4的樣本數據分布情況分別為:3500、1600、450、600,總計6150。
以CNN 為基礎的機組故障診斷。在診斷故障的過程中,分別取該運行狀態(tài)的數據800組,將其作為訓練集,在此基礎上另取400組作為測試集,二者之間的比重為2:1,其輸出結果如下所述:在數據不平衡時,數據量偏少的3類和4類故障,其故障診斷效果非常差,而SMOTE-CNN 模型在預測時所取得的效果較為顯著,好于輸入不平衡樣本集的CNN模型、但差于SMOTE-CNN 模型,由此可以看出,相較于SMOTE 算法使用生成的樣本,采用本文所研究的CGNN 模型所生成的樣本具有更高的真實性,能夠被準確識別[3]。
風電機組故障預測過程由下述階段組成:第一,采集運行數據;第二,訓練故障預測模型;第三,提取故障特征;第四,演化過程分析。將DBN 模型作為基礎,預測故障的步驟如下所述:
以機組在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的某個時間段的SCADA 數據為對象,將其作為訓練數據集,在經過歸一化處理后,得到下述公式:x=(x-xmin)/(xmax-xmin),式中:輸入數據的最大值由xmax表示;最小值由xmin表示;通過滑動窗口的方式對所選擇的數據集做處理,在比較散度算法后對網絡參數予以更新,等到第一個RBM 訓練完成后,確定隱含層節(jié)點數據,并將其作為后續(xù)RBM 的輸入,在重復上述步驟后即可完成DBN 模型的獲取,最后對風電機組標簽樣本加以使用,并利用BP 網絡調整參數。值得注意的是,參數調整所遵循的原則為自上而下。
某電廠將自有的風電機組作為研究對象,結合上文可知該機組的容量為1.5MVA,在選擇訓練樣本時,將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機組數據作為選擇,對于機組內各部件所采取的監(jiān)測方式并非集中監(jiān)測,某電廠在驗證過程中所選擇的部件為主軸承。
某電廠所使用的模型為CGAN,其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判別器和生成器,兩種設備的連接結構均為四層,分別為隱含層兩個、輸入和輸出層各一個。針對函數損失和訓練效果不佳的問題,所采取的方式為重置生成器設置梯度,從而保證訓練質量。所謂的梯度重置,主要是指在發(fā)現(xiàn)梯度消失后重新設置梯度,并將零值覆蓋,保證生成器能夠正常學習,一直持續(xù)到判別器無法對生成樣本簡單分辨為止。在生成器損失保持平衡后,表示模型達到整體平衡[4]。
以某電廠某風電機組作為數據來源,該機組運行時間為5天10小時20分鐘20秒,每次采樣間隔20秒的時間,總共獲得22000組數據,使其成為輸入樣本。為降低難度且保證不失一般性,本次測試并沒有選擇全部監(jiān)測點的數據,最終確定了如下所述的輸出向量數據:風速(m/s),變量符號為V1;軸承轉子側的溫度℃,變量符號為T1;齒輪箱溫度℃,變量符號為T2;電網電壓V,變量符號為UL1;電網電流A,變量符號為IL1;電網功率(kW),變量符號為P1;變流器有功功率(kW),變量符號為P2。
某電廠在訓練數據選擇過程中所選的訓練數據數量為30000組,在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某電廠風電機組主軸承重構誤差如表2所示,可知其中固定閾值設定原理為EWMA,而基于自適應原理設定的閾值如表3所示,可知在機組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因不同時刻風速存在差異,故重構誤差同樣存在波動,但不會超出閾值。
表2 固定閾值重構誤差變化趨勢
表3 自適應閾值重構誤差變化趨勢
輸入故障狀態(tài)數據,在經過計算后可以獲得Re的變化情況,之后對上文所介紹的閾值設定方法予以應用,用于校檢故障預測方法,最后對相關參數殘差曲線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預測故障類型,同時完成對故障標簽的準確核對。本電場將EWMA控制原理作為依據,實現(xiàn)對閾值的設置,其中報警閾值的設定參數為0.505,而預警閾值設定參數低于報警閾值,具體數值為0.326。之后以故障發(fā)生的前三天為時間范圍,發(fā)現(xiàn)在預警閾值范圍內重構誤差的變化波動較小,表明風電機組在這個時間段未發(fā)生故障。在重構誤差產生后,風電機組在運行第四天開始發(fā)出故障預警,第五天故障報警觸發(fā)。自此之后重構誤差的上升速度加快。
預測結果表明,故障預測模型的構建可以起到監(jiān)測風電機組運行狀態(tài)的作用,有利于準確預測機組故障發(fā)生的概率,能夠為后續(xù)機組維護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5-6]。
綜上所述,為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發(fā)電產業(yè)的發(fā)展,以太陽能和風力發(fā)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fā)電方式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加。為使風力發(fā)電機組運行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證,某電廠基于CGAN-CNN 提出一種故障診斷和預測方法,結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診斷和預測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能夠為機組故障維護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