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繼東
在中國人民14年的抗戰(zhàn)中,涌現(xiàn)了許多自發(fā)組織的抗日武裝。他們力量弱小,但抗戰(zhàn)的毅力和決心強大,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的英雄氣概。1937年8月,在揚州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支非國共兩黨領導的部隊,因其領導人叫陳文,被稱為“陳文部隊”。這支部隊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戰(zhàn)歷程,成為民眾自發(fā)抗日武裝的典型代表。
“陳文部隊”的形成
1928年5月,中共郎溪特支領導的農民暴動失敗后,身為農民自衛(wèi)團團長的陳文無法在家鄉(xiāng)立足,輾轉來到鎮(zhèn)江。為生活計,1930年春,經(jīng)任國民黨江蘇省保安處少校副官的友人閔壽松推薦,陳文進入保安處在鎮(zhèn)江開辦的干訓所學習,結業(yè)后被安排到江蘇省海上游擊大隊第二大隊任副大隊長。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日軍分三路向南京進攻,整個寧滬地區(qū)一片混亂。在鎮(zhèn)江淪陷前,陳文所在的部隊也散了。他召集了幾十人渡江北上,在揚州收容了一批散兵,在揚州西北的公道橋成立了一支民眾抗日武裝。
日軍進占揚州后,陳文率部經(jīng)公道橋北渡高郵湖到達送駕橋,把部隊改名為“抗日義勇團”。陳文起草《告同胞書》,呼吁愛國青年加入抗日義勇團。為了有效地打擊日軍,陳文又率部南渡高郵湖,駐公道鎮(zhèn),并四處張貼布告,招收知識青年作為宣傳隊員。布告一貼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20多名青年學生前來報名。抗日義勇團宣傳隊成立后,經(jīng)常在該團武裝保護下深入四鄉(xiāng)宣傳,喚醒了廣大民眾的抗日熱情。
陳文的抗日義勇團,初期的組織架構分為參謀處、政訓處、醫(yī)務處、總務處,下轄3個連,共400多人。
在抗戰(zhàn)中的活動
火燒揚州機場。1938年2月,陳文了解到揚州日軍飛機場防守力量薄弱,決定來個突襲,火燒機場。團部制訂了夜襲揚州飛機場的作戰(zhàn)計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陳文率領兩個連向揚州飛機場出發(fā)。
部隊士氣十分高昂,戰(zhàn)士們敏捷地潛入機場,陳文命令連長盧海濤帶領尖刀班沖在前面。戰(zhàn)士們迅速干掉了日軍崗哨,打滅了崗樓上的探照燈,迅速擰開機場上的汽油桶蓋,將澆上汽油的草把和手榴彈向機身上投去。頃刻間,機場上一片火光,爆炸聲震耳欲聾,4架日機被炸壞。守衛(wèi)機場的一個排日軍從睡夢中驚醒,胡亂地朝停機坪開槍掃射,遭到事先埋伏在機場大門口的義勇團兩個排火力阻擊,7人被擊斃。
首戰(zhàn)公道橋。揚州機場被毀的第二天,日軍派出近百名步、騎兵襲擊公道橋鎮(zhèn)。陳文部隊在回公道橋的路上接到消息后,立即跑步前進,從小路穿插回去。這時,留守團部的李占清連得到情報,很快搶在日軍到達之前把隊伍集中起來。
留守連主力集中到鎮(zhèn)中的西街和北街,一個排埋伏在公道橋東的路兩旁。日軍步兵從鎮(zhèn)東用機槍開路向西街推進,因不見義勇團的蹤影,便架起炮對四周猛轟。突然,從日軍背后傳來一片密集的槍聲!只見義勇團1連從鎮(zhèn)西沖過來,陳文手持駁殼槍、率領主力從鎮(zhèn)南街橫掃過來,3連又從鎮(zhèn)北街包抄過來。日軍見三面受敵,不敢戀戰(zhàn),逃回揚州。
火燒揚州機場、公道橋大捷,使陳文的抗日義勇團名聲大振。愛國同胞無不拍手稱快,紛紛前來慰問。對這兩次大捷,國民黨各報紙、電臺都作了宣傳。1938年3月4日《高郵晚報》報道“揚州西北黃鈺橋之敵不敢再向前犯,因我義軍甚多”。國民黨江蘇省《蘇報》派記者前往公道橋,寫了《陳文義軍大勝》的報道。國民黨中央電臺也播發(fā)了這一消息。
二戰(zhàn)、三戰(zhàn)公道橋。日軍不死心,于1938年3月28日繼續(xù)進攻公道橋。陳文部隊英勇抗擊,擊斃日軍100多人,活捉2人,繳獲三八式步槍100余支、機槍6挺、手槍10支、擲彈筒20余具、戰(zhàn)馬5匹。
4月上旬,日軍又大規(guī)模向公道橋進犯,準備報復。陳文考慮到部隊不能與強敵硬拼,在作一定抵抗后,北撤至郭集,還疏散了鎮(zhèn)上的老百姓。日軍進入公道橋后,駐扎在鎮(zhèn)西的婁莊,抓走大批民夫,拆房毀屋,準備筑碉堡工事,作為據(jù)點長期駐扎。工事動工前的一夜,所有木料、石料和器材卻不翼而飛,通往揚州的公路也被破壞,迫使日軍不得不于4月29日撤回揚州,途中遭陳文部隊伏擊,死傷十余人。
進城除奸。在日軍第三次進犯公道橋時,陳文派人進入揚州城內張貼標語布告,宣稱“陳文率眾將于近日攻打揚州城,望吾百姓切勿驚恐,我部決不傷害百姓,旨在把日軍和漢奸斬盡殺絕……”之后,他組織數(shù)十名學生,在夜深人靜時到大街小巷張貼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殺盡漢奸賣國賊”等標語,使揚州城內敵人十分驚恐。宣傳隊員朱廉和幾個學生趁街上人多混亂之機,手持利斧,在大街上砍傷了坐在黃包車上的偽警察局長吳孝侯。
陳文還派便衣人員摸到偽江都縣政府內,投擲了10多顆手榴彈,炸死炸傷10多個偽軍,砍死1個日本兵并將尸體拋在縣政府大門口,嚇得偽縣長方曉亭不敢上班。幾天后,便衣隊又在西門俘獲一日軍哨兵。便衣隊還乘機擊垮了看守面粉廠的日軍一個班,讓日軍知道在揚州城里也是不安全的。事后,《新江蘇報》報道說“陳文部隊進了揚州城,砍傷吳孝侯,嚇跑方曉亭……”
主動請黨整軍
1938年10月,陳文的“抗日義勇團”已有2000多人,影響日益擴大,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國民黨第五戰(zhàn)區(qū)蘇魯游擊總指揮李明揚為了擴充勢力,派人來勸說陳文接受其改編。陳文為保存實力,接受改編為“蘇魯皖游擊總指揮部第三路第二團”,任三路副指揮兼2團團長。
10月底,陳文參加了蘇魯皖游擊總指揮部在高郵召開的軍事防務會議。會上,陳文介紹了自己部隊情況與抗戰(zhàn)以來的戰(zhàn)績,非但沒有得到好評,還受到了猜忌和責難。這讓陳文感到非常失望。
同年冬,新四軍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北渡長江,準備開辟蘇北抗日根據(jù)地。此時的陳文部隊隨著隊伍不斷擴大,人員良莠不齊,違紀時有發(fā)生,內部問題不斷出現(xiàn),陳文越來越感到整頓部隊的緊迫性。他認為只有在共產(chǎn)黨的幫助下,以新四軍為榜樣來建設隊伍,才能提高隊伍的素質,否則部隊就有垮掉的危險。于是,陳文就派人前往當時中共蘇北工委,邀請新四軍派員來協(xié)助建立教導隊。
蘇北工委認為陳文是一位真正的抗日軍人,義勇團是一支真正的抗日隊伍,為團結爭取這支隊伍,遂決定派工委組織委員呂鎮(zhèn)中和陳淦前往陳文部隊幫助工作。蘇北工委書記惠裕宇指示他們到陳部后,在舉辦干訓班的基礎上,秘密發(fā)展一批黨員,以形成改編陳部的核心力量。
1939年4月,呂鎮(zhèn)中和陳淦來到塔兒集陳文團部,受到陳文的熱情接待,隨即在陳文的極力支持下,在壽佛寺舉辦了第一期義勇團連以上干部參加的干訓班。之后,他們組建了教導隊,教導隊下設政治、軍事4個區(qū)隊有200余人。教導隊既學軍事,又學政治文化,由呂鎮(zhèn)中、陳淦等擔任教員。他們組織學員閱讀進步書刊,教唱抗日歌曲,運用多種形式對學員們進行革命思想教育,宣傳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提高了學員的政治覺悟。
7月,經(jīng)中共蘇北工委批準,黨在陳團建立了黨支部,呂鎮(zhèn)中任書記,黨員有十余人。在黨組織的幫助下,陳文部隊的面貌煥然一新。
堅貞不屈壯烈犧牲
陳文的抗日義勇團實力發(fā)展壯大,但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因陳文拒不接受改編,十分惱火,又聽說陳文部隊內部有共產(chǎn)黨活動,決心“剿滅”這支隊伍。
1939年8月,韓德勤命令駐天長的國民黨軍89軍14團,駐寶應的697、698兩個團,駐扎運河沿線的王楷、張星柄部1個旅,駐金溝和黎城的黃天民、錢懷寶部兩個大隊,從東南西3個方向對陳文部隊合圍?!敖岁悺敝笓]部設在蔣壩,總指揮是中將翁達(后在黃橋戰(zhàn)役中被新四軍擊斃)。8月17日,在翁達的指揮下,國民黨軍分水陸兩路開始“圍剿”陳文部隊。
陳文率部與頑軍戰(zhàn)斗了7天7夜,終因寡不敵眾,于8月9日晨從閔塔突圍。不料,這天刮大風,船隊被風浪推至岸邊擱灘。陳文率突圍出來的戰(zhàn)士登岸,準備向西繼續(xù)突圍,可途中遭到國民黨盱眙縣保安大隊及頑軍李震環(huán)部的阻擊。陳文率部背水作戰(zhàn),傷亡慘重。突圍無望,為不傷及部下,陳文大義凜然地走上大堤,對頑軍高呼:“你們要捉的是陳文,我就是陳文,叫你們的李團長出來說話?!?/p>
陳文被捕之后,任憑嚴刑拷打,至死未透露部隊內部黨組織的任何情況。8月中旬,韓德勤下令處決陳文。陳文犧牲時年僅37歲。韓德勤為掩蓋殺人真相,陳文被害的第二天,《蘇報》消息稱“被俘匪首陳文,夜間借小解之機逃跑,被衛(wèi)兵擊斃……”頑固派的這種污蔑之詞,實在令人不齒。
歷史不會忘記為民族自由而犧牲的英雄。2020年6月,安徽省民政廳正式追認陳文為革命烈士。
(編輯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