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遠
沖山,一座美麗的小島,坐落在蘇州吳中區(qū)光福鎮(zhèn)境內(nèi)的太湖中。80年前全島有70多戶人家,近300人口,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四面環(huán)水,蘆葦叢生,山水相映??谷諔?zhàn)爭后期,在這座小島上,新四軍16旅和中共蘇南二地委展開了一場解圍軍事行動。我的父親劉明遠是這一軍事行動的見證者、參與者。
1944年9月中旬,我的父親離開新四軍太湖游擊支隊,參加中共蘇南二地委在宜興舉辦的黨政干部學(xué)習(xí)班。一天傍晚,父親接到通知,立刻去二地委辦公室報到。一進屋,二地委書記兼軍分區(qū)政委陳立平就對父親說道:“劉明遠同志,蘇州的薛永輝司令員被日本鬼子包圍在沖山了,你帶7個人過去!”父親一愣,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就聽陳立平大聲喊道:“你怕死?”父親立刻拍著胸脯說:“我不怕死!我參加革命,一為抗日,二為死去的父親報仇!你給我7個人太少?!标惲⑵秸f:“好了,知道你不怕死!你對蘇州的情況比較熟悉,帶7個人去打前站、摸情況,情況摸清楚了,我們才能采取行動!”我父親接到命令后,連夜帶著偵察班7名戰(zhàn)士從宜興的太湖邊上船,向著蘇州方向急駛而去。
沖山島確實發(fā)生了事情。1944年9月初,中共蘇西縣委決定組織一次縣、區(qū)干部和民兵骨干培訓(xùn)班,由蘇西縣委書記、縣辦事處主任、新四軍太湖獨立抗日救國軍(也稱太湖游擊隊)司令員薛永輝負責(zé),嚴月落(女)、王堅(女)、張云(女)協(xié)助做具體工作。9月9日上午培訓(xùn)班55名人員到達沖山島。下午4時,由于叛徒朱文仁(武工隊司務(wù)長)投敵告密,300多日偽軍乘汽艇和機帆船包圍了沖山島,然后上島封鎖村莊,抓人燒屋,威逼群眾,狂妄叫囂要將薛永輝及其隊伍徹底消滅,揚言“活要見人,死要見尸”。面對強敵的突然包圍,薛永輝指揮隊伍撤到蘆葦蕩里與敵人周旋,曾幾次組織突圍。由于漁民的船已被日偽軍扣留,干部民兵只能泅水突圍,終因敵眾我寡,犧牲了22人,只有黃惠群、許岳平等少數(shù)人泅水突圍出去,其他人退回到蘆葦蕩里。突圍出去的同志,一心惦記著蘆葦蕩里的薛永輝等人,曾先后3次乘著夜色,劃小船避開敵人的巡邏艇進入蘆葦蕩,但由于蘆葦蕩太大,未能找到薛永輝等骨干,只救出2名民兵。
日偽軍挨家挨戶搜查,搜不到薛永輝等,就放火燒蘆葦蕩,但青青蘆葦不易燃燒。日偽軍無奈,便押著老百姓在蘆葦蕩劃區(qū)域進行梳篦式搜捕。有的老百姓被日寇押著在前面帶路,故意大聲說話,好讓干部民兵聽到。還有的老百姓故意往深水區(qū)帶路,阻止日軍前進。盡管這樣還是有9名同志先后被捕遇難,最后剩下薛永輝、嚴月落、王堅、張云和民兵李興根5人。他們在蘆葦蕩里日曬夜露,9月(農(nóng)歷八月)的天氣中午炎熱,深夜寒涼,特別是遇到下雨天,每個人全身淋濕,沒有一席之地可以避風(fēng)寒躲冷雨;雙腿泡在水中,空中有蚊蟲叮咬,水下有螞蝗叮吸,身上多處被咬成小包紅成一片,痛癢難忍。沒有食物,他們只能挖蘆根、采野菱、捋青稻谷充饑。岸上還不時傳來勸降的聲音。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薛永輝鼓勵大家克服困難,堅持斗爭,活著出去就是勝利。3位女同志相互關(guān)心,互相鼓勵,克服諸多不便,沒有一個人流過眼淚。在薛永輝模范作用的帶領(lǐng)下,大家以堅強的毅力,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在老百姓掩護幫助下,與敵人周旋,一次又一次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捕。
父親等人渡過太湖,登上岸,與蘇西縣辦事處的同志取得聯(lián)系,立即組織了對沖山島的偵察,并將情報送交蘇南二地委。二地委、軍分區(qū)領(lǐng)導(dǎo)研究后,擬定出了對沖山實施解圍營救的方案,并報新四軍16旅批準。蘇南第二軍分區(qū)(16旅獨立2團)參謀長王香雄率該團部分主力部隊,從宜興出發(fā),改變行軍常態(tài),白天走大路,拉長隊伍距離,穿過鄉(xiāng)鎮(zhèn),大造聲勢,浩浩蕩蕩經(jīng)馬山到錫南,再從錫南下太湖到蘇西及洞庭西山小島,在湖中游弋。駐蘇州日軍很快得到新四軍主力部隊向蘇州進發(fā)的消息,因太平洋戰(zhàn)爭的緣故,蘇州周邊已無兵可調(diào),唯恐沖山島上的日偽軍被新四軍主力部隊消滅,便慌忙命令沖山的日偽軍撤退。9月29日上午,日偽軍從沖山島撤出。薛永輝等5人在探明日偽軍撤離后,相互攙扶著走出了蘆葦蕩。他們在老百姓的幫助下,被臨時安排在“白皮紅心”的偽保長李柏祥家歇息。
沖山島被日偽軍圍困整整20天,抗日干部和民兵犧牲31人,突圍19人,堅持到最后脫險5人。日偽軍在新四軍主力部隊的壓制下被迫撤軍了,要徹底消滅薛永輝及其隊伍的企圖成為了泡影。
沖山解圍了,薛永輝還活著!這一消息傳出,當(dāng)?shù)剀娒駷橹駣^。王香雄率部隊來到蘇西縣,見到薛永輝等人非常高興,緊緊握住薛永輝的手說:“你們吃苦了!”薛永輝說:“我們終于堅持到勝利了!”王香雄見薛永輝身體虛弱浮腫,要他去宜興山里休養(yǎng),并說不能走就叫戰(zhàn)士們用擔(dān)架抬著走;薛永輝認為這樣太麻煩了,堅持就地隱蔽休養(yǎng)。中共蘇南二地委考慮到薛永輝確實需要休養(yǎng),便任命我父親為新四軍蘇西縣辦事處副主任,主持工作達3個月之久。
沖山解圍是在新四軍16旅和中共蘇南二地委的正確領(lǐng)導(dǎo)下,采取“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戰(zhàn)術(shù),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和被圍人員堅持斗爭,而成功展開的一場解圍軍事行動。這成為太湖軍民抗戰(zhàn)史上的光輝典范。
沖山,隨著時代的變遷,四面環(huán)水的小島已發(fā)展成三面環(huán)水直插太湖的半島,更加美麗富饒。沖山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它依然承載著人們80年前的記憶。為了紀念太湖地區(qū)抗戰(zhàn),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鐵軍精神,1989年,蘇州吳縣太湖鄉(xiāng)政府在沖山建立沖山之圍紀念碑,2009年,蘇州市委市政府在沖山建造了新四軍太湖抗日游擊隊紀念館。沖山成為太湖抗戰(zhàn)的紅色教育基地。
(編輯 易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