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龍是一種神圣而威嚴的生物,象征著權(quán)力、尊貴和繁榮。因此,許多中國人喜歡在名字中融入“龍”字,以期望自己能夠擁有龍的精神特質(zhì)。今天,我們盤點了4位名字中帶有“龍”字的名人,他們在各自的領(lǐng)域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無論是他們的個人魅力,還是他們的才華橫溢,都讓人不禁想起那句古老的諺語:“龍騰虎躍,一展宏圖?!?/p>
賀龍:云卿有云,云從龍
在黨領(lǐng)導的南昌起義中,他擔任起義軍總指揮,成為人民軍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他決心跟黨走到底,“腦殼都是黨的”。他,就是賀龍元帥。
1896年3月22日,賀龍出生于湖南省桑植縣城北洪家關(guān)的一戶貧農(nóng)家庭。祖父給賀龍取名文常,字云卿,乳名常伢。
1916年,賀龍找到了在湖南政法學堂讀書的堂兄賀連元,經(jīng)他介紹,賀龍同林德軒相識。林德軒,湖南石門人,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他對年輕的賀龍很為賞識。他聽賀龍說,賀龍的姐夫谷績廷已經(jīng)同他分道揚鑣,改名谷虎時,便建議說:“他改虎,你就改龍嘛!你賀云卿有云,云從龍,風從虎呀!”從此,他正式改名賀龍。
賀龍拉起隊伍鬧革命,最初追隨的是孫中山,但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令賀龍陷入迷茫。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國共正式合作。這年夏,共產(chǎn)黨人周逸群給賀龍寄來許多進步書刊,以及關(guān)于國共合作等情況的書刊與信件,賀龍如獲至寶。通過一段時間學習、分析和研究,賀龍豁然開朗,由衷感嘆:“我看哪,只有找到共產(chǎn)黨,救國救民才有希望!”
1927年8月底,在瑞金的一所學校里,經(jīng)周逸群、譚平山介紹,賀龍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此后,他的信仰從未動搖過。
新中國成立后,1955年全軍授銜,中央政治局授予賀龍元帥軍銜。
除賀龍元帥外,還有張云龍、秦化龍、彭龍飛、龍飛虎、鄧龍翔等十余位名字中帶“龍”的開國將帥。
李小龍:“kung fu”因他而生
如果說一名電影演員能成為所有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符號”,這樣的人肯定是不多的。而李小龍是最無可爭議的一個。
1939年,香港的粵劇名角李海泉帶著妻子和三個兒女,去舊金山唐人街演出。1940年,李海泉妻子在舊金山又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因為舊金山市又被華人稱為“三藩市”,所以李海泉決定把兒子起名為“李振藩”。
10年后,李振藩在出演電影《細路祥》中的角色時,因為他出生的1940年是庚辰年,按中國的生肖傳統(tǒng)是龍年,又因為出生的時辰是辰時(“龍”時),所以他被起了個藝名:李小龍。
李小龍的談吐、外表,以及當時讓西方人耳目一新的擊技方式,很快讓好萊塢另眼相看。1966年,李小龍得到了參演30集美劇《青蜂俠》的機會,飾演配角加藤。1967年,他又參演了《蝙蝠俠》。
1971年,李小龍在香港拍攝了《唐山大兄》。李小龍在片中的三腳回旋連環(huán)踢、凌空飛腳以及獨創(chuàng)性的嘯叫,讓所有觀眾都耳目一新。1972年,李小龍在香港推出第二部電影《精武門》。扮演陳真的李小龍在片中踢出了“李八腳”(連續(xù)踢倒八個人),以及第一次將雙節(jié)棍展現(xiàn)得出神入化,一改觀眾以往對花拳繡腿的香港武打片的認識。
1973年,李小龍拍攝了第一部正式進軍好萊塢的電影《龍爭虎斗》。影片的票房讓人目瞪口呆——投資才80萬美元的《龍爭虎斗》,擊敗當時很多好萊塢大制作,在北美就拿下了2500萬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更是驚人。之后,李小龍徹徹底底成了美國好萊塢乃至世界影壇的巨星。
因為他創(chuàng)立的“中國功夫片”,一個完全因他而生的英文單詞“kung fu”由此誕生,被收入詞典。這個時候,李小龍才33歲。但是,也就是在這一年,李小龍的生命,戛然而止。
古龍:武俠小說一代宗師
古龍,原名熊耀華,1938年6月7日出生于香港。他與金庸、梁羽生、溫瑞安并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以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深刻的人生哲學,將武俠小說推向了新的高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武俠的黃金歲月。1959年,熊耀華開始用“古龍”為筆名寫武俠小說。1960年,他推出了自己的處女作《蒼穹神劍》,并在這一年接連寫下《月異星邪》《劍氣書香》《湘妃劍》《劍毒梅香》和《孤星傳》,正式踏上了武俠小說的道路。作為中國當代文壇的一個奇跡,古龍以驚人的才華,在十余年中創(chuàng)作出《絕代雙驕》《多情劍客無情劍》《陸小鳳系列》《楚留香系列》等七十多部精彩絕倫的經(jīng)典,征服了一代代讀者,風靡整個中文世界,半個世紀風行不衰。
古龍打破了以往武俠作品以段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閱讀起來獨具美感。按古龍自己的說法:“長句讀來如浩蕩大河一瀉而來,突然以短句相接,猶如一把劍把水截斷,可以收到波瀾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p>
古龍一生好酒,健康因之受到了很大影響。1985年9月21日,48歲的古龍留下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名言去世。古龍最喜歡寫流星,在《流星·蝴蝶·劍》中,有這樣一句話:“流星的光芒雖短促,但天上還有什么星比它更燦爛、輝煌!”這正是他宿命的寫照。他曾閃爍過耀眼的光芒,劃過天空,讓群星失色,連古龍自己都認為,他就是一顆流光溢彩的流星。
馬龍:國乒『常青樹』
馬龍的微博ID叫“captain龍”,意為“龍隊長”。馬龍和龍非常有緣,出生于1988年龍年,父母也都屬龍。而“龍隊”的稱呼從2014年開始,當時隊內(nèi)投票,馬龍當選中國乒乓男隊隊長。
“我想這是因為馬龍性格上不像繼科那么張揚、血性,平時會更加細膩一些,憂患意識更強一些,準備得更加充分一些。我應(yīng)該給馬龍?zhí)岢龈叩囊?,我希望他能肩負起隊長這個責任。”當時,劉國梁這樣寄語馬龍。
年輕時,球迷喜歡喊馬龍“六邊形戰(zhàn)士”。這個“典故”來源于日本的一檔節(jié)目,日本媒體做的六邊形戰(zhàn)力表,馬龍在力量、速度、旋轉(zhuǎn)、落點、弧線、節(jié)奏這六大要素都達到峰值。
而劉國梁則形容馬龍是“捆大閘蟹的繩子”?!斑@根繩子全世界只有他有。就算他技術(shù)不像以前有優(yōu)勢,但人的確是越來越強大。我希望男隊所有人都能學習他的抗壓和對比賽閱讀的能力?!?/p>
作為國乒的“常青樹”,馬龍已經(jīng)入選國乒20年了。在過去的20年里,他取得了27個世界冠軍,三戰(zhàn)奧運會收獲五枚金牌,還成就了“雙圈大滿貫”。馬龍在東京奧運會上衛(wèi)冕乒乓球男單冠軍后,很多人猜測他會急流勇退,但他選擇了堅守。
馬龍?zhí)寡裕骸拔椰F(xiàn)在不確定大家是否會在巴黎奧運會上看到我?!辈贿^他表示,還沒有到說退役的那一天,自己就會一直堅持奧運之路。 (綜合河南日報客戶端、《華西都市報》、新黃河客戶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