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受敵”法是蘇軾讀書治學的一種方法?!鞍嗣媸軘场背鲎浴秾O子兵法》,是一種戰(zhàn)略思想,說的是如果在行軍打仗時突然受敵人包圍,或遇八面圍攻,那么一定不能分散兵力,八面出擊,而是要集中全部精銳力量突擊一面,然后再突擊另一面的敵人,逐個擊破。蘇軾把這種戰(zhàn)略思想引申到讀書上來,提煉出“八面受敵”讀書法。他認為各類圖書浩如煙海,一個人如果想一下子把所有的知識都掌握,由于精力有限,可能什么問題也解決不好,最終一事無成,就像八面受敵時八面出擊一樣。他倡導讀書時把一部書按內(nèi)容分成若干項目,每次只集中精力學習、研究、解決一個問題,然后在分項研究的基礎(chǔ)上進行綜合,融會貫通,這樣一本書便能讀“厚”。
《明人百家小說》中記載:“有人問蘇文忠公曰:公之博洽可學乎?曰:可。吾讀《漢書》,蓋數(shù)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貨財之類,每一過博求一事,不待數(shù)過而事事精核矣。參伍錯綜,八面受敵,沛然應(yīng)之而莫御焉?!泵珴蓶|對此寫道:“此法好。”毛澤東曾兩次評價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
毛澤東認為,這一方法對于研究中國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四面受敵”法,認為研究中國社會可以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四個方面深入,“四面受敵”,從而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中國社會。毛澤東還提出了“分析而又綜合”的方法,即帶著問題從不同側(cè)面分析具體事物,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綜合,才能得出最恰當?shù)慕Y(jié)論。
(勞謙摘自《炎黃春秋》2023年第12期,董曉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