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爸爸的發(fā)言為何“火出圈”
“我的兒子是‘學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為國之棟梁”“我的兒子心理特別強大”……一段“學渣”爸爸在家長會上的發(fā)言沖上“熱搜”。面對孩子不那么如意的成績,這位父親的發(fā)言展現(xiàn)出難得的大度和包容,給足了孩子尊重、理解和信任。在對成功的定義和個體評價標準逐漸多元化的今天,“唯成績論”的教育理念有所改變。知易行難,很顯然,從理念到行動,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正因如此,“雞娃”風氣、教育焦慮仍然盛行。通過好成績?nèi)〉酶邔W歷,仍是通向人生更廣闊舞臺的重要途徑;但“錨定”單一軌道,只會錯失人生舞臺的諸多可能性。從現(xiàn)實來看,當前,我們的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也越來越看重綜合素質(zhì)。多幾把衡量的尺子,既符合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也契合社會的人才需求。
(據(jù)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2023年11月23日,鐘于/文)
適用話題
成長、成才、尊重、包容、理解、理性、信任、空間、綜合素質(zhì)等大山的女兒心系大山
2020年7月,韋敏平報名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被派往隆林各族自治縣介廷鄉(xiāng)政府,開展服務“三農(nóng)”專項工作?!霸谛r,‘時代楷?!S文秀的事跡和精神一直激勵著我。我也出生在廣西,畢業(yè)后如果能和她一樣建設家鄉(xiāng),會是件很光榮的事情?!表f敏平說。一開始,她聽不懂當?shù)胤窖?,對業(yè)務也不熟悉,工作起來很吃力。韋敏平利用休息時間抓緊學習當?shù)胤窖?,熟悉工作流程,下鄉(xiāng)了解村屯、群眾的具體情況。漸漸地,無論是推廣農(nóng)產(chǎn)品,還是回答村民提出的病蟲害防治問題,韋敏平都能熟練應對。2021年9月,服務期滿,韋敏平?jīng)Q定留在隆林。入職新崗位以來,韋敏平深入村屯,解答農(nóng)戶種植難題;走進田間,幫助村民引進作物新品種;俯身地頭,探索科學輪作機制……從西部計劃志愿者到農(nóng)業(yè)技術員,韋敏平一直服務在“三農(nóng)”工作一線。
(據(jù)《人民日報》2023年11月28日,鄭壹/文)
適用話題
平凡、奉獻、選擇、榜樣、價值、意義、熱愛、青春、青年、志愿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