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南 達珍
我們來做個思想實驗,假設你是一位求職者,怎樣才能通過英偉達、特斯拉、OpenAI這類大公司的面試?
首先,這些公司不缺人,名校畢業(yè)生一抓一大把。既然大家的資歷都差不多,這些大公司索性就設計了一套堪比腦筋急轉彎的面試題。像什么帝國大廈有多重,假如面試官的褲子拉鏈開了你怎么提醒他之類。你可能也聽過不少。而且據說這類問題的開山鼻祖,不是什么人力資源專家,而是大發(fā)明家愛迪生。
當年他在美國新澤西州開了一家燈泡廠。因為創(chuàng)業(yè)壓力大,愛迪生半夜睡不著,就在廠子周圍溜達。他突然發(fā)現,廠房旁邊的山上有一棵美麗的櫻桃樹。后來,他就跟員工聊起這棵樹。這一聊不要緊,他發(fā)現員工居然都沒有注意到這棵樹的存在。愛迪生覺得,他們太缺乏觀察力,視野太狹窄了。
失望之余,愛迪生決定,以后要招不同凡響的人。而想招到不同凡響的人,就需要設計一些不同凡響的面試問題。于是,他就設計了一套面試問卷,一共48道題。這些題目有多刁鉆?據說看過的人都想罵街。比如,法國與哪些國家接壤?在一個長、寬、高分別是30、20、10米的房間里,空氣的重量是多少?等等。
因為難度太大,這套問卷最終也沒流行起來。但是,這個面試思路卻被很多大公司采納。這就是,必須設計一些能夠激發(fā)一個人創(chuàng)造力的問題。
之前有一位對面試很有研究的暢銷書作家,叫威廉·龐德斯通,就是那本《誰是谷歌想要的人才》的作者。他專門把這些奇葩的面試題匯總,出了一本書。書名更奇葩,叫《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沒錯,這個書名,本身也是一道面試題。我們就從這本書的題目里挑幾個比較刁鉆,也能帶給人啟發(fā)的來探討。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這道題的完整版是,假如你的面前有兩撥敵人,一是一只像馬一樣大的鴨子,二是100匹像鴨子一樣大的馬。你必須選擇其中一個去搏斗。請問,你會選擇哪個?
首先,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你選什么不重要。關鍵是,你怎么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你的論證過程,決定了面試官對你的看法。
比如,一個穩(wěn)妥的回答是,選擇對付那個像馬一樣大的鴨子。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大。這就好比,你同時面對一堆客戶。有一個客戶是遇到嚴重問題來投訴的,另外100個客戶是稍有不滿來抱怨的。請問,你會先處理誰的問題?很明顯,應該先處理那個最大的問題,也就是,解決來投訴的客戶的問題。說白了,這就類似于問題的四象限。重要且緊急的問題即使只有一個,也得優(yōu)先解決。而緊急不重要的問題即使有100個,也可以往后排。一旦這么回答,面試官至少會覺得,這個人做事有條理,能抓住重點。
再比如,還有個穩(wěn)妥的答案,需要借用一點復雜科學。按照復雜科學里的規(guī)模效應,假如把鴨子等比例放大到跟馬一樣大,那么它的雙腳根本支撐不了這么大的體重。因此這只鴨子根本追不上你,只要你不主動進入它的攻擊范圍,它就拿你沒轍。因此,選擇對付鴨子,將穩(wěn)操勝券。假如你這么回答,面試官會認為,這個人的知識積累還行,視野也不錯。
總之,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建立一套自己的論證模型。比如,緊急重要的四象限,再比如,規(guī)模效應,都是現成的理論模型。這道題考查的,就是你的建模能力。什么是建模能力?就是用已知的知識,去解釋未知的信息。
第二個問題是,假設你手里有100塊錢。你旁邊有個人叫張三,手里有個聚寶盆。注意,你手里只有錢,張三手里只有聚寶盆。假如你把這100塊錢分給張三一些,他就會用聚寶盆讓這筆錢翻倍。但是,翻倍之后,分不分給你、分多少,全由張三自己說了算。
現在請問,你會分給張三多少錢?把100塊錢全給他?萬一他使用聚寶盆將錢翻倍之后,一分都不給你怎么辦?那你索性一分都不給他?可惜了,畢竟他手里有個聚寶盆啊。
這道題考的其實是面試者的協(xié)作能力。你看,跟人協(xié)作,你很難一上來就完全相信對方,但也不能完全不信。因此,就需要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
至于標準答案,書里沒有明說。理想狀態(tài)肯定是,選擇完全信任張三,把100塊錢全分給他,這樣會讓你們的總資產最大化。但是,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分給張三50塊錢。這時你要是回答100塊錢,多少顯得有點刻意。因此,我個人覺得答案可以是,比50塊錢稍微多一點,比如70塊錢。這樣既能讓你們的總資產盡可能變多,也能讓自己的風險有個底線。
第三個問題是,為什么網球的表面有一層毛?這個問題乍一看有點無聊。但仔細想想,這其實挺奇怪的。因為拋開羽毛球不說,網球是唯一表面有絨毛的球類。籃球、足球、乒乓球都沒有絨毛。為什么?
這其實考查的是面試者的逆向思維能力。一般人是順著問題找答案,而這道題,需要你順著答案找問題。
首先,咱們得知道,現存的一切事物,在誕生之初一定是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比如,椅子是為了解決站著太累的問題,手機是為了解決遠程通話的問題。而網球表面的絨毛,一定也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網球面對的問題是什么?
這其實是因為,最早打網球的,主要是一些住在市區(qū)的有錢人。網球場主要建在市區(qū),而市區(qū)的土地昂貴,球場不能建得太大。但問題是,網球彈力過大,場地太小就沒法打。怎么辦?很明顯,需要把網球的彈力變小。怎么變???設計者就往網球表面加了一層絨毛。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用水桶在海水里舀多少次,全球的海平面會下降1厘米?這其實考的是面試者搜集知識線索的能力。這個問題答案不是現成的,但是有現成的解題線索。比如,全球的海洋覆蓋面積是能查到的。按照這個面積可以大致推算出1厘米海平面對應的海水體積。再假設一個水桶的容積,就可以推算出大致的結果。
這些面試題,可能未必真的會出現在公司的面試中。我們今天只是把它們當成腦力體操,也借此來看看,成為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都需要哪些能力。顯然,建模能力、協(xié)作能力、逆向思考能力,這些都很關鍵。
(紫陌紅塵摘自“得到”App,劉 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