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江子萱,是個樂于宣傳家鄉(xiāng)的陽光女孩。我的老家在安徽懷寧的一個小山村,雖然經(jīng)濟條件比不上繁華的都市,但這里有獨特的飲食文化。現(xiàn)在我就帶大家走進我的家鄉(xiāng),來了解這里的春節(jié)美食——炸圓子吧!
一顆顆彈性十足的圓子,泛著焦黃的光澤,圍坐在盤子里,似乎在告訴我們:春節(jié)就在眼前啦!在我的老家,過年最有儀式感的習俗之一,莫過于炸圓子了!
精心炸出來的圓子,樣貌出眾,獨具特色。圓滾滾的身子,憨態(tài)可掬,穿著一身金黃泛亮的外衣,像一位高貴又帥氣的紳士。有些圓子,金黃色,肉嘟嘟的,渾身上下透著年的味道,實在惹人憐愛。它的種類也有很多:肉圓、魚圓、糯米圓、藕圓、豆腐圓……五種不同的圓子擺放在一起,象征著五福臨門。小小的圓子為這一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蘊含著好運年年、團團圓圓、財運滾滾的寓意!
“做圓子了!”一聲吆喝,炸圓子高手——外婆已經(jīng)準備好了鮮肉、蒸熟的糯米、蔥姜等食材。外婆挽起袖子,雙手交替著在盆中攪拌,笑容在她臉上綻放。一會兒,融合在一起的食材散發(fā)出的香味,直沖我的鼻腔。外婆取出一團糯米,雙手嫻熟地旋轉(zhuǎn)著,轉(zhuǎn)眼間,一個個均勻、飽滿的圓子排在案板上。我照葫蘆畫瓢,卻笨手笨腳,轉(zhuǎn)出一個丑丑的小圓子,呆坐在案板上,無奈地看著我。這時,鍋中的油嗞嗞地唱著歌,圓子們像一個個做好準備的運動員,往下一跳,在油里歡快地游泳。它們像極了乒乓球,從這蹦到那,從那蹦到這,好像競爭對手,戰(zhàn)況激烈,不分上下。不一會兒,它們停止了比賽,安靜地躺在“溫泉”里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
圓子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小胖墩”放入嘴里,頓時我整個人像飄浮在云朵上一般。咬下去,酥脆酥脆的,里面的肉新鮮飽滿。外婆輕松咬了一口,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并說:“家圓人圓,神州大地處處團團圓圓!”聽到這里,我想:這大概就是炸圓子無與倫比的魅力所在吧!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家鄉(xiāng)的炸圓子是一種年的味道,在我心中,那一口炸圓子的年味是天下最美的年味!
老師心語
小作者選擇了炸圓子作為寫作素材,極富地方特色。小作者在描述外婆制作圓子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形象生動的描繪手法,如“雙手嫻熟地旋轉(zhuǎn)著”“像極了乒乓球”,使得讀者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感受到了炸圓子的魅力。不僅如此,小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炸圓子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外婆的感激和敬愛之情,這些情感表達真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