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夏冰
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有一朵無名小花,開在鄉(xiāng)間,不爭奇、不斗艷,悄悄散發(fā)著芳香。忽然覺得,這不就是在說我們這群鄉(xiāng)村教師嗎?借此機會,我來回顧一下自己的“芳華”年代。
今年是我從教的第23個年頭。轉眼間,我與教育已結了“半生緣”。這些年,我沿著教學之路走來,有過年輕氣盛的躁動,有過不眠不休的焦慮,也有過峰回路轉的驚喜,可以說一路與荊棘同行,但也有兩旁繁花相伴。
20歲關鍵詞:全能+熱情
我的父親是一位退休教師。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我迷迷糊糊地在大學畢業(yè)那年成了教師,開啟了我的“全能時代”。
我被分配在我們村小,校舍雖然簡陋,但離家近。我感覺自己會在這里扎根、發(fā)芽。學校雖然小,但課程一門也不少,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等,我都有涉獵;工作跟著我,從教室到辦公室,再到家里,如果哪天學生出了突發(fā)狀況,它還會跟我到夢里。一個學生的門牙被打掉了一半,我當起了“調解員”,爭取讓雙方家長和諧相處;剛從外地來此上學的學生迷路了,我當起了“協警”,和警察同志一起在最短時間內找到他;一個學生因丟失幾元錢而號啕大哭怎么也哄不住,我當起了“諸葛亮”,驚喜地發(fā)現錢就在學生凳子下……就這樣,我在這些瑣碎事務中靠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氣神風風火火地闖過了20歲。
30歲關鍵詞:用心+創(chuàng)新
時光如梭,30歲的“激情歲月”來了。
2011年的秋天好像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開學第一天,我就被震驚了:一紙調令毫無征兆地來了,我被調到鄧州市九龍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2017年更名為鄧州市九龍鎮(zhèn)雪垠中學,以下簡稱雪垠中學)。雖然有種種顧慮,但我走向了初中語文這條“小康”之路。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這里,我確實成長了很多。
雪垠中學是一個大家庭,每周都舉行聽評課教研活動。講課教師精心準備,給大家提供了一次次視聽盛宴,評課教師直言不諱,毫無保留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每一次,我都用心聆聽,汲取營養(yǎng)。
用心養(yǎng)花,皆是芬芳。我在工作上還算是個用心之人。剛到雪垠中學,我教七年級語文。還記得為了講好《老山界》這篇課文,我準備了兩天,反復閱讀教材,借鑒名家教案,設計教學思路,請同事指導,還設計了一個“山”形板書(線上是時間,線下是空間,山中間是精神)。2017年,我參加河南省“一師一優(yōu)課”活動。當抽到“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這節(jié)作文課時,我腦子里只有一種想法:要創(chuàng)新,一定不能跟別人有雷同。于是,我克制自己不去聽別人如何講,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環(huán)節(jié),安排活動,隨時隨地都在想哪里不合適,該怎么改。最后,因為這節(jié)課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即教師就是一個導演,在課堂上通過多角度啟發(fā)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有話可說,所以我獲得了河南省一等獎。
從第一次心揣小兔、聲音顫抖地在學校上公開課到第一次準備充足、收放自如地參加河南省優(yōu)質課比賽,再到被評為“鄧州市首屆名師”,參與“南陽市名師”遴選……每一步,我都邁得扎實而穩(wěn)健,汗水與淚水一齊滑落,技能與素養(yǎng)共同提升?;仡^看,就是一個字——值。我相信,只要用心做事,就能隨心而行。
40歲關鍵詞:踏實+內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一位進步的教師,一定是越教越要學,越學越快樂?!?/p>
不知不覺,我邁進了40歲的“花樣年華”。身為語文老師,我卻總被別人質疑: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就連我們學校的張師傅有一次也問我:“你在這個學校是教啥的?教音樂的?”所以,40歲的我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語文教師。在以后的日子里,讀就對了,爭取在40多歲遇到屬于自己的“十里桃花”。我回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步伐;抬頭,有清晰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