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形成于20世紀的“楓橋經驗”,如今正在上海市金山區(qū)山陽鎮(zhèn)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作為2022年上海市“十佳調解品牌”的山陽派出所“明忠調解工作室”,于2023年迎來了擴容升級——由山陽司法所、山陽派出所、律師事務所“三所聯動”向“3+X”的多元解紛格局轉變,堅持“以人為本、調解優(yōu)先”原則,努力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調解服務,有力保障全鎮(zhèn)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
讓矛盾糾紛有地兒解,大家的理有地兒說
“我要找人評評理!我的醫(yī)療、誤工、車輛維修等費用必須要給個說法!”2023年7月,賈某某騎電動自行車與姚某某駕駛的小轎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雙方就人身和車輛損害賠償事宜自行交涉無果,從一開始的口角升級到肢體沖突,最終報警,向“明忠調解工作室”申請了調解。
為了避免雙方矛盾激化,民警、調解員、駐所律師分頭開始“背靠背”談話。分析案情,講解法律,闡明利害關系……兩個多小時后,賈某某認識到自己騎電動自行車速度過快是造成事故不可推卸的主要原因,姚某某也對賈某某遭遇到的傷痛表達了抱歉,雙方就賠償金額達成了一致。
“山陽鎮(zhèn)實有人口15.7萬人,約占全區(qū)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經濟社會發(fā)展,人口頻繁流動,利益關系調整,直接導致了轄區(qū)各類矛盾糾紛逐年陡增,類似這樣的賠償糾紛是關系人民群眾最切身利益的,糾紛不得不解,也必須得解。”山陽派出所民警介紹道。
走進“明忠調解工作室”,映入眼簾的就是“禮、讓、解、和”四個大字。身臨其境,方知這既是調解團隊的工作理念,更是調解工作的終極目標。2023年以來,“明忠調解工作室”共處理各類矛盾糾紛1171起,涉及金額593萬元,調解成功率、協議履行率100%。
讓群眾訴求有人聽,法理情理有人通
李明忠是山陽派出所的老所長,也是“明忠調解工作室”的第一位人民調解員,擁有著豐富的調解經驗和法律知識儲備。
“實在太感謝了,這下我可以安心回老家了?!蓖鈦韯展と藛T趙某握著老李的手激動地說。趙某曾在一家房產中介工作,離職前有一筆新開盤樓盤的提成尚未結清。他多次上門與老板協商,卻一直無法解決,雙方矛盾日趨激化?!懊髦艺{解工作室”依托“3+X”多元解紛模式,在“三所聯動”的基礎上,邀請了鎮(zhèn)平安辦、經發(fā)辦等部門共同參與調解。最終,開發(fā)商、房產中介和趙某達成一致,圓滿地化解了一起高風險矛盾糾紛。
“明忠調解工作室”是由退休社區(qū)民警領銜的,包括人民調解員李明忠(2016年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進個人)、石國良(2014年山陽鎮(zhèn)金鑰匙調解工作先進個人)等20余人在內的專職調解團隊,實行“7×24小時”實體化運作模式。2023年以來,“明忠調解工作室”積極探索“3+X”多元解紛模式,建立由鎮(zhèn)信訪辦、平安辦、規(guī)建辦、動遷安置辦、城管中隊、經發(fā)辦、城運中心、受理中心等部門參加的,具備“懂法、講理、通情”三要素的非訴爭議糾紛“大調解”工作模式,各部門針對不同的糾紛類型,參與糾紛調解并就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規(guī)定和專業(yè)問題答疑解惑,為矛盾成功化解提供有力支撐。
讓樁樁件件有回應,“楓橋經驗”有傳承
“調解工作的重點不僅僅是那一紙調解協議書,之后的履約、后續(xù)的相處等方面都需要我們下大功夫?!边@是山陽派出所民警多年工作總結的經驗。據此,“明忠調解工作室”建立了矛盾糾紛全量回訪機制,對現場調解的各類矛盾糾紛,每日推送至相應的社區(qū)民警,落實三日回訪,確保閉環(huán)處置。
2023年國慶節(jié)前夕,金山嘴漁村社區(qū)民警小俞照例來到漁村景區(qū)開展安全檢查。“王姐,最近生意怎么樣?馬上過節(jié)了,記得把店里收拾整齊??!跟老李的事兒都過去了,大家和氣生財!”原來,王姐和老李是漁村景區(qū)相鄰兩家商鋪的老板,暑假期間因為門口商品陳列的事兒“寸土不讓”“針鋒相對”,把事兒鬧到了漁村聯勤工作站“金鑰匙調解隊”。小俞跟城管執(zhí)法、市場監(jiān)督、旅游公司一同對這起糾紛進行了調解?,F在兩家商鋪重歸于好,握手言和,都說這離不開小俞警官的“常嘮叨”。
漁村聯勤工作站和萬達聯勤工作站都是“明忠調解工作室”關口前移的成果,實現了各類矛盾糾紛風險隱患的就地治理和提前化解,著力解決“治安亂、交通堵、市容差”等經常性引發(fā)商戶矛盾糾紛的難點、痛點。確屬疑難、復雜的,及時啟動“3+X”多元解紛模式進行跟進調解。2023年以來,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95起,調解率達100%。
在充分依托“3+X”多元解紛模式開展工作的基礎上,“明忠調解工作室”把自己培育打造成了“山陽鎮(zhèn)人民調解員實踐基地”,常態(tài)化開展全鎮(zhèn)人民調解員跟班實務培訓,以及后備調解梯隊建設,也為“三所聯動”輸送源源不斷“從點到面成網”的新鮮血液,最終實現轄區(qū)矛盾糾紛化解最小調解網格。2023年以來,已完成40批次、102人次的村居人民調解員輪訓工作。
同時,“明忠調解工作室”持續(xù)開展優(yōu)秀工作方法的挖掘和提煉,總結出“五心”(信心、耐心、細心、熱心、愛心)、“七字訣”(勤、訪、畏、法、理、情、和)、“時間差”、“數學公式法”等特色工作法,并根據不同類型糾紛特點探索開展分類調解,持續(xù)深化跨部門、跨行業(yè)、跨領域“會診式”調處工作,有效解決群眾“多頭跑、反復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