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年起,我就開始獨立釣魚了,距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釣魚史。20世紀60年代中期,我用小鉤穿上等長的蚯蚓段兒釣小魚,偶爾也能釣上1尺長的鲇魚、黑魚、翹嘴島子、鯽花。這些魚都是喜歡吃小魚小蝦的,為什么還會對小小的蚯蚓段兒感興趣呢?那時江里的小魚小蝦有的是,把腳伸進水里總有小魚不停地啄咬,用毛巾都能撈上小魚小蝦,為什么釣上來的魚常常腹內空空呢?可見,即使江里的小魚小蝦多,大魚獵食起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魚兒為了果腹,見到有現(xiàn)成的食物可吃,自然就不計較食物的優(yōu)劣與大小了。
頭些年,我在大江或魚池釣魚時,遇上目標魚不咬鉤,便常用小鉤小餌去釣別人不屑一顧的小雜魚。我用的是搓成豆粒大的玉米面球,沒承想竟多次與數(shù)斤重的鯉魚相遇。我也曾在江邊用單只紅蟲釣上來2斤多的鯉魚和1斤多的鲇魚??梢?,不論是從前還是現(xiàn)在,魚的口味都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高,魚只要遇上適合自己的餌食——哪怕像豆粒那般大小,也不肯輕易放過。
我經常感嘆,魚索餌本來是一件自然而簡單的生理行為,卻被釣魚人搞得復雜化了。如今高科技合成的各種魚餌五花八門,多得讓人難以取舍,這倒也無可厚非,可隨之興起的各類釣魚小藥就讓人有些擔憂了。
試想,魚的生命史要比人類早得多,而釣魚小藥的興起不過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如果說小藥對誘魚上鉤有特殊的功效,這也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為在小藥沒出現(xiàn)之前,魚一直按照自身的喜好覓食自然界里的食物??梢哉f,有些新興的所謂“高科技”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經不起實踐檢驗的。例如,一度罩著高科技光環(huán)卻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面粉增白劑、蘇丹紅、蛋白精、瘦肉精、植物膨大劑、催化劑、防腐劑……這些食品添加劑無孔不入地滲進我們的日常生活,讓人防不勝防,也使越來越多的人趨向返璞歸真的生活。釣魚小藥雖然不直接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對魚類的危害目前也尚無明確定論,但小藥是魚餌中的添加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個人認為,自然餌料才是最好的,開發(fā)小藥是釣魚人犯的一個低級錯誤,是一種短視行為,其弊端難以預測。從表象看,在魚餌里添加小藥可以起到誘魚上鉤的作用,是獲魚的一件利器;往深里說,小藥的開發(fā)使用是直接向魚類覓食的自然屬性挑戰(zhàn),嚴重刺激、破壞了魚類原有的食性和習慣,同時也破壞影響了水質的天然性。
說小藥嚴重刺激、破壞了魚類原有的食性和習慣并非本人的主觀臆想,準確地說,這些看法源自小藥廠家自己的廣告宣傳:
釣魚小藥橫掃釣場,大戰(zhàn)黑坑、湖庫、池塘、競技塘、竿塘、野魚塘、放養(yǎng)塘。
××小藥讓您快速上手,短時間成為一個釣魚高手。
××小藥釣到塘主哭,釣到魚爆護。
××小藥使魚血液循環(huán)加速,耐缺氧能力提高,刺激魚味覺,誘導魚眼構成強烈反應現(xiàn)象,激發(fā)消化功能,鯽鯉草鳊通殺,江河湖庫通殺,東南西北通殺,春夏秋冬通殺。
××魚餌含有一種魚類生長所必需的特殊素材,使魚類產生強烈的索食意愿,并使魚類上癮于本品,魚塘、黑坑、競技塘,經本品上魚,兩次,三次,四次放生后,仍對本品有強烈的依賴性。素有魚類“大麻”之稱……
拋開小藥對魚類、水質造成的潛在危害不說,如果小藥的誘魚功效真像廣告宣傳那樣威力無窮,魚池老板們還有生路嗎?現(xiàn)在按天收費的魚池日益減少,收費一再提價,這與各類小藥的全面開發(fā)推廣有著直接關系,因為沒人愿意做賠本買賣,魚池老板們只能提高釣魚價格或者關閉魚池,從而導致釣魚空間的萎縮。
釣魚小藥的是非利弊一時難以盡述,下面我就用釣魚的實例闡述一下我在不同時期對含有小藥成分的魚餌看法。
1997年秋季某日,我在按天收費魚池釣爆炸鉤,當天整個魚池算我只有兩個人釣魚。當時來魚池釣魚的人很少,只有放魚日才人滿為患。那個釣魚人姓鄭,每次魚獲都很多,是釣友們公認的高手。他比我來得晚一些,但很快就開張了,爾后鈴聲不時響起。這期間我只釣到一條1斤多的小鯉魚,他則釣了六七條鯉魚,個頭都比我釣的大。我釣魚的位置是平日出魚的好窩點,他挨著我釣。見我一直沒有魚情,他給我一小團他的魚餌,讓我試試。那些年我工作很忙,沒時間去離家較遠的魚餌攤位買顆粒料和魚粉,我用的魚餌都是從魚池主那兒買的,有喂魚的顆粒料、豆粕和豆餅粉。每次出釣的頭一天晚上,我用玉米面餅子作黏合劑,摻入豆粕或豆餅粉及泡開的顆粒料,將它們拌在一起,然后加一小把白糖,再灑少許白酒和香油,聞起來一股月餅味,每次釣魚的效果還不錯。老鄭遞給我的餌料腥中透著說不清楚的怪味。我是職業(yè)廚師,對食物的味道有一定的敏感度,對特殊的氣味經久不忘。我用老鄭的魚餌很快釣上一條3斤多重的鯉魚,因為中午有事,釣上這條魚后我就回去了,由此認為在魚餌里添加特殊原料很重要。
直到2013年五一假期,我在魚池釣魚時再次聞到老鄭所用餌料的那種氣味,是從身邊釣魚人那里傳來的,他正在開餌,一次開了兩袋粉紅色2兩裝的商品餌,讓我很是吃驚(從2011年起,我開始使用商品餌,一袋2兩裝的魚餌絕對夠我用好幾次的,我習慣把商品餌摻在大餅子里,很少直接使用)。我刻意記住了魚餌的牌子,回去后在漁具店買到了同款魚餌,價格比我用過的商品餌貴一倍。我撕開魚餌的封口仔細聞了聞,沒錯,當年老鄭魚餌散發(fā)的就是這個氣味!
打這以后,我開始放手使用商品魚餌了。我在釣魚實踐中體會到,商品魚餌優(yōu)于我以前慣用的摻入酒米、蜂蜜、香油的大餅子。我陪家人親友在按斤收費魚池釣魚時,曾多次用雙鉤異餌試釣,一鉤商品餌,一鉤純玉米面大餅子,中魚后發(fā)現(xiàn)總是商品餌被魚吞入嘴里,顯然魚更鐘情于商品餌。按斤收費魚池也有魚不愛開口的時候,為了能讓家人釣出興致,我就給他們用商品餌,甚至打底窩。如果趕上出魚頻率太高,我就給他們用原味的大餅子或蚯蚓,這樣便可降低上鉤頻率。可以說,自然餌料的誘魚功效低于商品魚餌是沒有懸念的。
2014年釣季,江里很難釣到目標魚,我偶爾去與江一壩之隔收費50元/天的放釣魚池過把癮。在按天收費魚池釣魚,釣魚人是肯下本錢的,都使用自認為最有效的魚餌,我當然也不例外。7月24日出釣前,我專程到漁具店買了一大袋窩底料,兩小袋老鄭用的那種氣味的魚餌,還買了紅蟲和蚯蚓。因為我從來沒用過釣魚小藥,且感覺小藥的價格太貴,就沒買。結果,我信賴的那種氣味的商品餌連一條目標魚都沒釣到,倒是用短竿掛蚯蚓釣了一些池生小鯽魚,其間還遭遇一條幾斤重的鯉魚,但切線而去。不遠處的一個中年釣魚人用皮筋顆粒先后釣上兩條2斤多的鯉魚,當屬魚池里的冠軍了。另外幾個釣魚人還不如我,連魚護都沒下水。
再去魚池時,我?guī)咸匾赓I的專攻鯉魚和專攻鯽魚的皮筋顆粒,結果還是沒釣到目標魚。下午風大,為了好拋竿,我把一只鉤包上鴿蛋大的玉米餅團,另一只鉤仍舊掛顆粒料,下竿不久就釣到一條2斤多的鯉魚。魚吃的是玉米餅餌。由此,我一支竿是一鉤顆粒、一鉤“餅蛋”,另一支竿是一鉤“餅蛋”、一鉤蚯蚓,這支竿斷斷續(xù)續(xù)釣上6條大板鯽,魚兒吃的都是蚯蚓,中途還跑了一條鯉魚,該魚吃的“餅蛋”,因為另一只鉤上的蚯蚓完好無損。
我旁邊是一個30歲出頭的釣魚人,他比我晚來一個小時,用一支5.4米竿,釣到中午一直沒有魚情。聽他跟另一個釣友打電話說,他今早去了漁具店,花了200多塊錢配出一個餌料方子,結果是一口不咬。至我16時收竿,他的魚護依舊沒下水。
十一長假結束后,魚池不放魚了,收費降到30元/天。因為不再放魚,來魚池釣魚的人很少,我來的次數(shù)反而多了,每次都不打窩子,但都小有收獲。
10月8日,我早早到了魚池,下了兩支長竿。7.2米竿一鉤掛釣鯉顆粒餌,一鉤掛“餅蛋”,浮標一直沒見標動。6.3米竿一鉤掛釣鯽顆粒餌,一鉤穿蚯蚓段兒,掛蚯蚓餌的鉤子陸續(xù)釣了11條大板鯽,掛顆粒餌的鉤子則零收獲。午后長竿不上魚,我換3.6米竿,掛“餅球”釣池生小鯽魚,收竿時釣了3斤多。對岸有一人用玉米粒釣了兩條3斤多的鯉魚,另外三個專釣鯉魚的釣魚人均無收獲,不知他們用的什么餌。
10月11日的魚獲不如前次好,7.2米竿的“餅蛋”和釣鯉顆粒始終沒有魚情,6.3米竿的蚯蚓餌則釣到四條大板鯽,3.6米短竿掛大餅子球釣了2斤多小鯽魚,大的近3兩。當天整個魚池出了三條鯉魚和數(shù)量不多的大板鯽,人人均有收獲。
10月15日,7.2米竿的“餅蛋”和釣鯉顆粒均無收獲,6.3米竿的鯽魚顆粒料(使用時又給其包上一層商品餌)依舊不招魚,掛蚯蚓段兒的另一枚鉤釣到七條大板鯽,3.6米短竿用蚯蚓釣了6斤多的小鯽魚,大的有3兩。為釣目標魚,這幾次我專注于看守長竿,釣短竿時一直沒用商品餌。
10月17日,我臨出家門時順手從冰箱凍層的保鮮袋里抓了一把兒熟凍玉米粒。玉米粒是老伴兒凍的,用于冬天燜大米飯吃。沒想到,玉米粒讓我連獲三條三四斤重的鯉魚。這三條魚都是旁邊釣魚的一個年輕人幫我抄上來的。交談得知,他一上午只釣了一條大板鯽,我讓他用我的玉米粒試試。他舉起一個透明塑料瓶,里面是水泡的色澤鮮艷的玉米粒,并對我說:“我這兒有,買現(xiàn)成的,小藥泡的。給你用點兒?”我謝過他的好意,仍用自己的玉米粒。當時,在我的意識中,小藥浸泡的玉米粒一定優(yōu)于凍過的玉米粒,我連連上魚可能坐正了位置。下午,7.2米竿又連續(xù)遭遇兩條大鯉魚,可惜二魚均于中途脫鉤,我憑感覺判斷它們都在5斤以上,可能是玉米粒過硬,提竿力度小致使跑魚。下午,6.3米竿掛蚯蚓的鉤子中了三條鯽魚。魚池另外幾個人收獲寥寥,我旁邊那個年輕人下午又釣了一條1斤出頭的小鯉魚,是用蚯蚓釣的。
10月20日,我7時到達魚池。7.2米竿雙鉤都掛玉米粒,6.3米竿一鉤穿蚯蚓段,一鉤掛商品餌,商品餌是為了誘鯽魚,3.6米竿雙鉤掛玉米粒,試釣鯉魚。我隱約感覺到,池里剩存的滑魚好像只對天然餌料感興趣,因此蚯蚓優(yōu)于專攻鯽魚的顆粒料,“餅蛋”優(yōu)于專攻鯉魚的顆粒料,而玉米粒又優(yōu)于“餅蛋”。如果我早早就用玉米粒,前幾次就不會只釣到大板鯽了。
半個小時后,7.2米竿的浮標下沉,提竿的感覺如同掛底一般。我沒慌,站起來開始遛魚。身旁沒有釣魚人,魚池老板跑過來準備幫我抄魚。就在這時,魚線一下子彈了上來,2號子線斷了。老板說,可惜了,這條魚能有10斤。15時多,3.6米竿又遇到一條二三斤重的鯉魚,提竿后魚即刻浮出水面,隨后突然掉頭向池心猛扎,銜鉤而去。不過,當天的收獲還是不錯的,6.3米竿的蚯蚓餌釣了9條大板鯽,商品餌釣到一條3兩多的鯽魚。魚池釣魚的另外兩人,一人釣到一條大板鯽,另一人上午一直沒開張,后來搬到陽面,14時左右用短竿拉餌釣,釣出了連竿效果,都是一些二三兩重的鯽魚,另一把長竿依舊沒有動靜,不知他用的是什么魚餌。
通過十一長假后的五次出釣,我得出一個結論:魚池剩下的滑魚更青睞于自然餌料。我突然產生一個疑問:難道這些滑魚吃過含有小藥成分的餌料后會有不舒服的感覺,由此對小藥的氣味產生了恐懼或厭惡感?我不是魚,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使用釣魚小藥的弊端將會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