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屈倩如?張曼
摘 要:培養(yǎng)基是微生物試驗的基礎,培養(yǎng)基的質量控制直接關系到微生物試驗的結果。本文配制了常見的致病菌分離平板,并分別于第1天、第8天、第15天用相應標準菌株接種劃線培養(yǎng)觀察。研究發(fā)現,實驗室自制平板在妥善保存的條件下使用期限至少為15 d。
關鍵詞:微生物;培養(yǎng)基;致病菌;驗證
Research on Verification of Storage Cycle of Laboratory Homemade Plates
Abstract: The culture medium is the basis of microbial testing,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ulture medium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sults of microbial testing. This article prepared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ion plates, and used corresponding standard strains to inoculate and streak cultures on the 1st, 8th, and 15th days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if the laboratory-made plates are properly stored, they have a service life of at least for 15 days.
Keywords: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um; pathogenic bacteria; validation
影響微生物試驗結果與質量的因素有原材料、水質、滅菌效果、pH值等,其中有效的培養(yǎng)基是關鍵。培養(yǎng)基的質量控制直接影響微生物檢驗工作的準確性、可靠性,因此培養(yǎng)基的配制、保存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1]。應按照《實驗室質量控制規(guī)范 食品微生物檢測》(GB/T 27405—2008)[2]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yǎng)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GB 4789.28—2013)[3]對培養(yǎng)基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實驗室對自制平板的有效期進行驗證,是對培養(yǎng)基進行質量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確保試驗方法的有效性,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本文制備了實驗室常用的致病菌分離平板,并通過培養(yǎng)實驗對保存期進行了驗證。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1.1.1 標準菌株
鼠傷寒沙門氏菌:ATCC 14028;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ATCC 19114;福氏志賀氏菌:ATCC 12022。
1.1.2 培養(yǎng)基
Baird Parker瓊脂平板(B-P)、亞硫酸鉍瓊脂(BS)、木糖賴氨酸脫氧膽鹽瓊脂(XLD)、沙門顯色培養(yǎng)基、PALCAM瓊脂、李斯特氏菌顯色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MAC),以上培養(yǎng)基均購自北京陸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電子天平,深圳博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高壓蒸汽滅菌器,松下健康醫(y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生物安全柜,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博訊實業(yè)有公司醫(yī)療設備廠。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方案
將B-P平板、XLD平板、BS平板、沙門氏菌顯色平板、PALCAM平板、李斯特氏菌顯色平板及MAC平板配制好后于冰箱冷藏密封保存,分別于第1天、第8天、第15天用金黃色葡萄球菌、鼠傷寒沙門氏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福氏志賀氏菌標準菌株接種劃線相應的分離平板,觀察各平板的狀態(tài)及各標準菌株的生長情況。
1.3.2 試驗方法
B-P平板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 4789.10—2016)[4]進行試驗;BS平板及沙門氏菌顯色平板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4—2016)[5]進行試驗;PALCAM平板及李斯特氏菌顯色平板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驗》(GB 4789.30—2016)[6]進行試驗;MAC平板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GB 4789.5—2012)[7]進行試驗;XLD平板同時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4—2016)[5]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GB 4789.5—2012)[7]進行試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平板保存1 d時的變化及各標準菌株的生長情況
所有平板配制好后,于4 ℃冰箱中密封保存1 d,取出恢復至室溫后進行試驗:取金黃色葡萄球菌接種劃線B-P平板;取沙門氏菌接種劃線XLD平板、BS平板和沙門氏菌顯色平板;取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接種劃線李斯特氏菌顯色平板和PALCAM平板;取福氏志賀氏菌接種劃線XLD平板和MAC平板。由圖1可以看出,所有平板均光滑、濕潤、表面無水珠,未出現染菌現象,可用于分離劃線;由圖2可以看出,各標準菌株在相應的平板上生長良好,形態(tài)典型,有效分離出單菌落,各平板上的菌落形態(tài)見表1。
2.2 平板保存8 d時的變化及各標準菌株的生長情況
平板配制好后,于4 ℃冰箱中密封保存8 d,取出恢復至室溫后進行試驗:取金黃色葡萄球菌接種劃線B-P平板;取沙門氏菌接種劃線XLD平板、BS平板和沙門氏菌顯色平板;取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接種劃線李斯特氏菌顯色平板和PALCAM平板;取志賀氏菌接種劃線XLD平板和MAC平板。由圖3可以看出,所有平板均光滑、濕潤、表面無水珠、較第1天的狀態(tài)干燥,無染菌現象,可用于分離劃線;由圖4可以看出,各標準菌株在相應的平板上依舊生長良好,形態(tài)典型,具體形態(tài)依舊如表1所示,能夠有效分離出單菌落。
2.3 平板保存15 d時的變化及各標準菌株的生長情況
平板配制好后,于4 ℃冰箱中密封保存15 d,取出恢復至室溫后進行試驗:取金黃色葡萄球菌接種劃線B-P平板;取沙門氏菌接種劃線XLD平板、BS平板和沙門氏菌顯色平板;取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接種劃線李斯特氏菌顯色平板和PALCAM平板;取志賀氏菌接種劃線XLD平板和MAC平板。由圖5可以看出,所有平板干燥,但無開裂現象及染菌現象,依舊可以用于分離劃線使用;由圖6可以看出,各標準菌株在相應的平板上仍然生長良好,形態(tài)典型如表1所示,能夠有效分離出單菌落。
3 結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未接種的平板的濕潤度逐漸降低,但放置15 d的平板依舊保持完好狀態(tài),未出現干裂、脫水等現象,處于可使用水平,接種后各種菌落生長情況未出現明顯差異,菌落生長情況良好。本次試驗證明,實驗室自制平板在妥善保存的條件下,使用期限至少為15 d,考慮到實驗室實際使用平板情況,本次測試終止于15 d。研究結果為實驗室自制平板的保存提供了一定的數據支撐,為實驗室節(jié)約試劑耗材成本,更好地完成檢驗檢測工作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王開校.培養(yǎng)基保存方法的改善[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9):110-111.
[2]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實驗室質量控制規(guī)范 食品微生物檢測:GB/T 27405—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3]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yǎng)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GB 4789.28—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4]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 4789.10—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5]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GB 4789.4—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6]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驗:GB 4789.30—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7]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GB 4789.5—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