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
兩年前一個寒冷的夜晚,母親一時興起,想同我去公園漫步。在母親的百般要求下,我同意了。
母親給我套上了厚厚的棉衣,還不時地嘮叨著:“多穿點,外面冷?!碧鞖獯_實很冷,冷風不時地刺痛著臉。路上積著夜里下的雪,在人們的踩踏下,板結成了光滑的冰,冰上布滿了亂七八糟的腳印坑。我倆都小心翼翼地走著,但意外總是讓人措手不及。母親猛地滑了一下,身體歪斜著就要跌倒。就在那一瞬間,我不由自主地猛跨一步,閃電般伸出雙手,在母親發(fā)出驚叫的同時,我拉住了母親的身體。
母親很快就穩(wěn)住了,而我依然緊緊抱著母親的胳膊。我站直了身體,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比母親高出了許多!我壯碩的身體,像一座小小的鐵塔屹立著。而母親,反倒像是一棵柔弱的小樹依偎著我。
母親何時變得如此矮小了?是羽絨服的緣故嗎?母親的脊背不再像從前那樣挺拔,而是微微地彎曲了。從前,都是我像一棵小草一樣依偎著母親,我仰起頭總能看見母親像大樹一樣,堅定、偉岸。
母親是何時變得如此矮小的?是在清洗一堆一堆的臟衣服時,是把一張張指導我做菜的便條粘貼在冰箱上時,還是在一個個冬天的夜晚為我考試失利而焦慮時?
我曾嘗試為她做出可口的飯菜,卻不巧切到手指,反讓她心疼;曾嘗試為她打掃房間,卻反讓她也累得滿頭大汗;也曾嘗試在風雨中守候她回家,反而讓她用身體溫暖我凍得僵硬的雙手。
我明白自己已悄悄長大,我已經(jīng)懂得珍惜當下,懂得珍惜成長路上陪伴我的人。縱使光陰漫長,風雨侵襲,母親的陪伴卻從未缺席。
我下意識地緊緊抓著母親的胳膊。母親卻不明白為何我抓了許久還不放開。她早已習慣了緊緊地抱住我,哪里能適應我第一次有力地扶住她?她急忙掙脫了我的雙手,笑著說:“幸虧你反應敏捷。沒想到你的力氣還真大哩!”
我笑而不答,心里卻說:母親,未來路上,請允許我用這份微薄的力量扶持你前行。
【陳老師的話】
本文選取了扶住母親即將跌倒的那一瞬間來表現(xiàn)自己的長大。這樣的選材,確實新鮮。一個長大的男孩,應該學會保護母親。但是,在扶住母親的“那一刻”,把內容寫豐富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作者從環(huán)境寫起,寫了結冰光滑的道路,為母親將要滑倒埋下伏筆;接著細致描寫了自己的動作,把扶住母親的“那一刻”畫面,寫得非常細致。然后小作者以發(fā)現(xiàn)自己比母親還要高大為誘因,詳寫了自己的心理活動,補敘了母親對自己的關愛和自己對母親的關心,進一步豐富了內容,闡釋了自己對長大的理解,并用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結束全文,感情真實自然,語言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