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
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中醫(yī)認為,人順應自然規(guī)律行事方可體態(tài)安康,保養(yǎng)生命就應該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
起居:早睡早起護陽氣
立春后注意保護體內(nèi)的陽氣,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yǎng)生原則應具體貫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中醫(yī)認為,亥時(晚上9點到11點)應該入睡了,到子時、丑時,就應該進入深度睡眠,因為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走的是膽經(jīng),丑時(凌晨的1點到3點)走的就是肝經(jīng)了。所以立春過后,建議入睡時間盡量不要超過晚上11點,熬夜會加重體內(nèi)陽氣的流失。立春后白天變長,可以稍微早起一點,增養(yǎng)陽氣。
飲食:省酸增甘養(yǎng)脾氣
春天在飲食方面應該遵循“省酸增甘”的原則。春季肝氣旺盛之時,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傷脾胃。所以,春季應該少吃一點酸味食品,多吃一點甜味食品。
中醫(y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是指口感甘甜,還能補益脾胃,紅棗正是養(yǎng)脾佳品。此時可以多吃紅棗、蜂蜜等養(yǎng)脾的甜食,少食酸和辛辣食品。立春之后飲食方面還應盡量清淡,宜選擇一些有助陽氣生發(fā)、疏肝理氣的食品,忌油膩及刺激性食物,燒烤、火鍋、羊肉、油炸食物等要少吃。
春捂:穿衣宜下厚上薄
冬季到春季,是陽氣逐漸生發(fā)的時候,但冬季的寒冷仍未徹底退去。因此,春季適當?shù)摹拔妗笨梢詭椭眢w陽氣順利生發(fā)。
每個人體質不同,對寒熱的耐受程度也不同,所以“捂”的程度自然也不同。當你覺得自己穿的衣服足夠讓周身及四肢溫暖,甚至達到稍活動一下就可以微微冒汗,這算“捂”夠了。對于寶寶來說,更容易出汗,應該以背部不出汗及周身溫暖為度。所以,捂的程度是以自身感受為準的,而不是穿幾件衣服。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養(yǎng)護部位。腸胃不好的應該捂腳踝、三陰交穴;心腦血管、頸椎病患者應捂好頭、頸;高血壓患者宜捂腳,按壓太沖穴;慢支患者應該捂好腿肚子,在外踝上8寸的腿肚子加以保暖;前列腺不好的男性應該捂好膝蓋。
(摘自《半島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