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 龐澤堃 陳越 汪嬌 李劍明
天津醫(yī)科大學心血管病臨床學院,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天津300457
心絞痛是心肌缺血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發(fā)病人數(shù)在全球范圍內(nèi)高達1 億余人[1]。自1904 年德國病理學家Marchand 提出“動脈粥樣硬化”這一定義以來,動脈粥樣硬化和心外膜冠狀動脈狹窄就一直被視為導致心絞痛的主要原因[2]。然而,近年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70%的心肌缺血患者通過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或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冠狀動脈狹窄(狹窄程度≥50%)[3]。2020 年歐洲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缺血疾病專家共識[3]明確定義了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schaemia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INOCA)。INOCA 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復雜多樣,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59%~89%的INOCA 患者病因是由于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引起[4-5]。傳統(tǒng)CAG 對前小動脈和小動脈等冠狀動脈微血管的評估價值有限[6],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型的功能影像檢查方法[7-9]。
SPECT 心肌灌注顯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無創(chuàng)性診斷心肌缺血的功能影像手段,可以通過目測法和半定量參數(shù)反映患者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程度。新一代碲鋅鎘(cadmium zinc telluride, CZT)心臟專用SPECT在性能方面得到了顯著提高[10],不僅能獲得傳統(tǒng)的MPI 半定量參數(shù)用于評估可逆性心肌缺血,而且還可以實現(xiàn)動態(tài)心肌灌注顯像(dynamic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D-MPI)及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 MBF)和心肌血流儲備(myocardial flow reserve, MFR)的定量測定,提供全面的診斷信息。動物實驗結(jié)果已經(jīng)證實,CZT心臟專用SPECT 在冠心病的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準確性[11],與PET 測定的MFR 的一致性也已得到臨床驗證[12]。
目前,CZT 心臟專用SPECT 提供的半定量參數(shù)在INOCA 與阻塞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CAD)患者預后評估中的價值已被驗證[13]。而基于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定量參數(shù)(以下簡稱D-MPI 定量參數(shù))的預后評估價值方面的文獻報道較少[14-15],尤其是關(guān)于 D-MPI 定量參數(shù)與 MPI 半定量參數(shù)的預后診斷效能的比較研究目前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D-MPI 定量參數(shù)在INOCA 和OCAD患者預后評估中的診斷價值,并與MPI 半定量參數(shù)進行比較。
回顧性分析2020 年3 月至2021 年7 月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yī)院行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具備顯像前后3 個月內(nèi)的CAG 資料并最終完成隨訪的100 例INOCA 患者[其中,男性37 例、女性63 例,年齡62.0(55.3,66.0)歲]和同期診斷為OCAD 的203 例患者[其中,男性122 例、女性81 例,年齡63.0(57.0,69.0)歲]。納入標準:(1)年齡≥18 歲;(2)初診經(jīng)心內(nèi)科醫(yī)師結(jié)合臨床癥狀、體征及心電圖等綜合分析診斷為心肌缺血;(3)具備在SPECT D-MPI 顯像前后3 個月內(nèi)的CAG資料,且二者之間未進行血運重建治療。排除標準:(1) 既往有明確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病)病史,包括有陳舊性心肌梗死病史、接受過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治療;(2)患有心肌病、嚴重的瓣膜性心臟病,或有嚴重的肝病、腎病和惡性腫瘤病史,預期生存期低于1 年;(3)臨床資料不完整;(4)存在腺苷或ATP 藥物負荷禁忌證。脫落標準:(1) 拒絕參與電話隨訪調(diào)查;(2) 調(diào)查問卷回答不完整。
患者在檢查前均被告知ATP 或腺苷藥物負荷試驗的試驗過程和潛在風險,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批準號:[2022]-0429-1)。
使用美國GE 公司Discovery NM 530c 型CZT心臟專用SPECT 儀,顯像劑為99Tcm-MIBI(天津原子高科同位素醫(yī)藥有限公司)。嚴格要求患者顯像前24 h 不飲用茶、咖啡、可樂等飲品或食用任何含咖啡因與茶堿的食物,并停止服用各種心血管病藥物(主要包括硝酸酯類、鈣拮抗劑、β 阻滯劑等)。顯像方法采用一日法,先行靜息顯像,后行藥物負荷顯像,靜息顯像注射99Tcm-MIBI 劑量為185~296 MBq,間隔1~4 h 后,行ATP 或腺苷藥物負荷試驗,藥物負荷試驗具體方案參見文獻[16],負荷高峰時(第3 分鐘末)注射靜息顯像3 倍劑量(555~888 MBq)的顯像劑。99Tcm-MIBI SPECT 靜息顯像:預注射顯像劑劑量為18.5~37.0 MBq(預定位顯像用);預定位后先啟動動態(tài)采集(表模式采集10 min),開啟程序10 s 后再經(jīng)預埋靜脈通道注射顯像劑,注射方式采用“彈丸”式注射,在5 s 內(nèi)完成,動態(tài)采集結(jié)束后40~60 min 行常規(guī)靜息門控SPECT 斷層顯像。99Tcm-MIBI SPECT 藥物負荷顯像:心臟預定位后,在負荷高峰時注射99Tcm-MIBI顯像劑,注射要求同靜息顯像,表模式連續(xù)采集10 min,間隔15~30 min 后行常規(guī)藥物負荷門控SPECT 斷層顯像。常規(guī)門控采集參數(shù):每個心動周期采集8 幀圖像,心率窗寬±15%,能峰140 keV,窗寬±10%,一日法靜息和藥物負荷顯像分別采集6 min 和4 min。所有患者SPECT 顯像前均使用美國GE 公司Discovery NM 690 型CT 采集衰減校正數(shù)據(jù),CT 圖像采集條件:電壓120 kV,電流20 mA,掃描范圍為自肺尖至肝臟中下部。
將所有動態(tài)表模式數(shù)據(jù)傳送至MyoflowQ 工作站(北京百靈云生物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自動重分為系列動態(tài)圖像:10 s×10 次+20 s×5 次+60 s×2 次+280 s×1 次;然后調(diào)用CT 衰減校正數(shù)據(jù)進行完整的CT 與SPECT 圖像的融合對位、軸位調(diào)整、衰減和散射校正;自動或手動調(diào)整心血池曲線輸入函數(shù)的ROI 和心肌基底部位置,生成左心室心血池、左心室心肌的動態(tài)曲線和擬合曲線,獲得左心室三支血管區(qū)域的靜息心肌血流量(rest myocardial blood flow, r-MBF)和負荷心肌血流量(stress myocardial blood flow, s-MBF),進而獲得左心室三支血管區(qū)域的MFR,即s-MBF 與r-MBF 的比值,并采用靜息收縮期血壓與心率的乘積對r-MBF 進行校正。按照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17 節(jié)段法[17]對左心室壁心肌進行區(qū)域劃分,心肌節(jié)段放射性分布按5 分法評估標準:0 分為顯像劑攝取正常;1 分為顯像劑攝取輕度減低;2 分為顯像劑攝取中度減低;3 分為顯像劑攝取重度減低;4 分為顯像劑攝取缺失。通過QGS+QPS 軟件(美國Cedars-Sinai醫(yī)學中心)獲得相應(yīng)的半定量參數(shù):總灌注缺損(total perfusion defect, TPD)、靜息總積分(summed rest score, SRS)、負荷總積分(summed stress score,SSS)、差值總積分(summed different score, SDS)。MPI 半定量參數(shù)異常定義為SSS≥4 分且SDS≥2 分。
依據(jù)患者行SPECT D-MPI 檢查的時間確定入組時間,電話隨訪在患者行SPECT D-MPI 檢查后每6 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截止日期為2022 年8 月1 日。生存期定義為從患者入組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發(fā)生或隨訪結(jié)束的時間。MACE 定義為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心力衰竭、非計劃性的冠狀動脈血運重建和心絞痛再住院。
應(yīng)用IBM SPSS 26.0 軟件、MedCalc 20.0 軟件及RStudio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Pearson 卡方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齊);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Q1,Q3)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采用ROC 曲線評估D-MPI 定量參數(shù)與 MPI 半定量參數(shù)預測INOCA 和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的診斷效能。AUC>0.5 提示具有診斷效能,AUC 為0.7~0.9 提示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數(shù)值越大提示診斷效能越高。根據(jù)Youden 指數(shù)確定D-MPI 定量參數(shù)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用于預測患者預后的最佳臨界值。采用Delong 檢驗和凈重新分類指數(shù)(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對D-MPI 定量參數(shù)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的診斷效能進行對比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16 個月。100 例INOCA患者中,無MACE 組89 例[男性29 例、女性60例,年齡54.0(49.0,56.0)歲],有MACE 組11 例[男性8 例、女性3 例,年齡52.0(46.0,58.0)歲]。發(fā)生MACE 的具體情況為心絞痛再住院10 例(10.0%)、非致死性卒中1 例(1.0%)。有MACE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無MACE 組(χ2=6.768,P=0.009),但2 組患者年齡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011,P=0.991)。
203 例OCAD 患者中,無MACE 組187 例[男性112 例、女性75 例,年齡66.0 (63.0,70.0)歲],有MACE 組16 例[男性10 例、女性6 例,年齡67.0 (65.0,70.8)歲]。發(fā)生MACE 的具體情況為心絞痛再住院11 例(5.4%)、非計劃性的冠狀動脈血運重建2 例(1.0%)、心力衰竭1 例(0.5%)、非致死性卒中2 例(1.0%)。有MACE 組和無MACE組患者的性別(χ2=0.042,P=0.838)、年齡(Z=-1.249,P=0.212)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 可知,INOCA 患者中有MACE 組的s-MBF 和MFR 均顯著低于無MACE 組[1.27(1.03,1.88)ml/(min·g)對2.25(1.59,3.13)ml/(min·g)、1.65(1.35,2.04)對2.52(1.75,3.3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986、-2.859,均P<0.05)。2 組的r-MBF 及MPI 半定量參數(shù)[包括SSS、SRS、SDS、負荷TPD(stress TPD, s-TPD)、靜息TPD(rest TPD,r-TPD)]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典型病例見圖1。
表1 INOCA 患者中無MACE 組與有MACE 組的D-MPI 定量參數(shù)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的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dynamic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D-MPI) and semi-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 between non-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group and MACE group in ischaemia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 (INOCA) patients
由表2 可知,OCAD 患者中有MACE 組的s-MBF 和MFR 均顯著低于無MACE 組[1.21(0.61,1.51) ml/(min·g) 對1.76(1.14, 2.56) ml/(min·g)、1.51(0.81, 1.91)對2.02(1.50, 2.86)],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891、-2.984,均P<0.05)。而2 組間的r-MBF 和 MPI半定量參數(shù)(包括SSS、SRS、SDS、s-TPD、r-TPD)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由圖2 可見,ROC 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s-MBF和MFR 對于預測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AUC=0.777、0.765,均P<0.001)。由表3 可知, 當MFR 臨界值為2.04 時,預測INOCA患者發(fā)生MACE 的靈敏度為81.8%、特異度為66.3%;當s-MBF 臨界值為1.57 ml/(min·g)時,預測INOCA患者發(fā)生MACE 的靈敏度為72.7%、特異度為75.3%。r-MBF 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 包括SSS、SRS、SDS、s-TPD、r-TPD)的診斷效能相對較弱(AUC=0.617、0.591、0.509、0.586、0.640、0.509,均P>0.05)。Delong 檢驗結(jié)果顯示,MFR 和s-MBF均較SRS 有更好的診斷效能,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244,P=0.001;Z=3.122,P=0.002)。其余D-MPI 定量參數(shù)與 MPI 半定量參數(shù)(包括SSS、SDS、s-TPD、r-TPD)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采用NRI 進一步驗證s-MBF及MFR 預測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的診斷效能,以s-MBF≤1.57 ml/(min·g)及MFR≤2.04 對INOCA 患者預后進行分類,NRI結(jié)果顯示,與MPI半定量參數(shù)異常(SSS≥4 分且SDS≥2 分)比較,s-MBF≤1.57 ml/(min·g)對INOCA患者預后進行分類時NRI=0.444,正確分類比例提高了44.4%;MFR≤2.04 對INOCA 患者預后進行分類時NRI=0.445,正確分類比例提高了44.5%。
圖2 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定量參數(shù)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預測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的ROC 曲線 CZT 為碲鋅鎘;SPECT 為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攝影術(shù);D-MPI 為動態(tài)心肌灌注顯像;MPI 為心肌灌注顯像;INOCA 為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MACE 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ROC 為受試者工作特征;MFR 為心肌血流儲備;s-MBF 為負荷心肌血流量;r-MBF 為靜息心肌血流量;SSS 為負荷總積分;SRS 為靜息總積分;SDS 為差值總積分Figure 2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between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cadmium zinc telluride (CZT)cardiac SPECT dynamic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D-MPI)and semi-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 for predicting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in ischaemia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INOCA) patients
表3 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定量參數(shù)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預測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的診斷效能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cadmium zinc telluride (CZT) cardiac SPECT dynamic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DMPI) and semi-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 for predicting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in ischaemia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 (INOCA) patients
由圖3 可見,ROC 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MFR和s-MBF 對于預測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AUC=0.725、0.718,均P<0.001)。由表4 可知,當MFR 臨界值為1.71 時,預測OCAD患者發(fā)生MACE 的靈敏度為75.0%、特異度為63.6%;當s-MBF 臨界值為1.49 ml/(min·g)時,預測OCAD患者發(fā)生MACE 的靈敏度為81.3%、特異度為61.5%。r-MBF 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包括SSS、SRS、SDS、s-TPD、r-TPD)的診斷效能相對較弱(AUC=0.603、0.633、0.606、0.550、0.597、0.613,均P>0.05)。Delong 檢驗結(jié)果顯示,MFR 和s-MBF均較SDS 有更好的診斷效能,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639,P=0.008;Z=2.492,P=0.013)。其余D-MPI 定量參數(shù)與 MPI 半定量參數(shù)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采用NRI 進一步驗證s-MBF 及MFR 預測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的診斷效能,以s-MBF≤1.49 ml/(min·g)及MFR≤1.71對OCAD 患者預后進行分類,NRI 結(jié)果顯示,與MPI 半定量參數(shù)異常(SSS≥4 分且SDS≥2 分)比較,s-MBF≤1.49 ml/(min·g)對OCAD 患者預后進行分類時NRI=0.329,正確分類比例提高了32.9%;MFR≤1.71對OCAD 患者預后進行分類時NRI=0.287,正確分類比例提高了28.7%。
圖3 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定量參數(shù)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預測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的ROC 曲線 CZT 為碲鋅鎘;SPECT 為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攝影術(shù);D-MPI 為動態(tài)心肌灌注顯像;MPI 為心肌灌注顯像;OCAD 為阻塞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MACE 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ROC 為受試者工作特征;MFR 為心肌血流儲備;s-MBF 為負荷心肌血流量;r-MBF 為靜息心肌血流量;SSS 為負荷總積分;SRS 為靜息總積分;SDS 為差值總積分Figure 3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between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cadmium zinc telluride (CZT)cardiac SPECT dynamic dynamic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D-MPI) and semi-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 for predicting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in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CAD) patients
表4 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定量參數(shù)和SPECT MPI 半定量參數(shù)預測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的診斷效能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cadmium zinc telluride (CZT) cardiac SPECT dynamic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DMPI) and semi-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 for predicting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in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CAD) patients
近年來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因心肌缺血癥狀接受CAG 的心絞痛患者中,INOCA 的發(fā)病率可高達70%[3],多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INOCA 患者的預后不良[13,18]。INOCA 的發(fā)病機制多樣、異質(zhì)性很高,各種定量方法獲得的MFR 減低可提示CMD,從而使部分INOCA 患者受益于CMD 的早期診斷、分層治療和管理[19]。
SPECT MPI 是評估心肌灌注的經(jīng)典方法,在過去的幾十年里,SPECT MPI 在冠心病的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作用不斷被證實。1998 年,Iskander和Iskandrian[20]納入12 000 例患者的Meta 分析結(jié)果顯示,MPI 結(jié)果正常的患者發(fā)生心肌梗死或死亡的風險為0.6%,MPI 結(jié)果異常的患者為7.4%。但是由于傳統(tǒng)MPI 是通過專門的軟件將患者的心肌核素放射性分布圖像與“正常參考段”或“正常數(shù)據(jù)庫”進行比較,從而獲得相應(yīng)的MPI 半定量參數(shù)(SSS、SDS、SRS 和TPD 等)用于判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對于左主干病變、三支病變或CMD 造成的多支區(qū)域缺血和(或)均衡性缺血等容易出現(xiàn)低估和(或)假陰性結(jié)果[21]。隨著影像技術(shù)的發(fā)展,CZT 心臟專用SPECT 由于能量分辨率、系統(tǒng)靈敏度和空間分辨率等方面的性能大幅提升,能夠?qū)崿F(xiàn)D-MPI,獲得心肌血流的定量參數(shù)MFR和MBF[22-23]。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測定的MFR 與公認的無創(chuàng)測定“金標準”PET D-MPI 測定的MFR 的一致性也得到了驗證[12],且成本較PET更低。
Panjer 等[24]通過將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與CAG、PET 等“金標準”進行對比,證明了其在診斷冠心病方面具有良好的靈敏度和特異度。Liu等[13]對232 例INOCA 患者和274 例OCAD 患者的隨訪研究結(jié)果顯示,CZT 心臟專用SPECT MPI半定量參數(shù)在INOCA 和OCAD 患者中都表現(xiàn)出了較好的預后預測價值。然而,有關(guān)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定量參數(shù)對INOCA 患者的預后價值評估方面的研究較少,D-MPI 定量參數(shù)與MPI 半定量參數(shù)對INOCA 患者的預后預測效能比較的研究尚未見報道。Zhang 等[15]對118 例INOCA 患者進行的隨訪研究結(jié)果表明,有MACE 組患者的s-MBF 和MFR 較無MACE 組患者顯著減低。本研究結(jié)果與該文獻結(jié)果一致。本研究中,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表明,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定量參數(shù)MFR 和s-MBF 對預測INOCA 及OCAD患者的預后均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AUC 為0.7~0.9),而MPI 半定量參數(shù)的診斷效能相對較低(AUC<0.7)。為了進一步對比D-MPI 定量參數(shù)和MPI 半定量參數(shù)的診斷效能,我們通過Delong 檢驗和NRI 對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進行驗證,結(jié)果顯示s-MBF 和MFR 對于預測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均較SRS 有更高的診斷效能;MFR≤2.04和s-MBF≤1.57 ml/(min·g)較MPI 半定量參數(shù)異常對于預測INOCA 患者發(fā)生MACE 有更高的診斷效能。通過Delong 檢驗和NRI 對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進行驗證,結(jié)果顯示s-MBF 和MFR 對于預測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均較SDS 有更高的診斷效能;MFR≤1.71 和s-MBF≤1.49 ml/(min·g)較MPI 半定量參數(shù)異常對于預測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有更高的診斷效能。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樣本量有限,需進一步進行多中心研究尋找更為精確的臨界值用于INOCA 和OCAD 患者的預后評估;(2)本研究的中位隨訪時間為16 個月,相對較短,患者的遠期預后需要更長的隨訪時間進行評估。
綜上所述, CZT 心臟專用SPECT D-MPI 提供的定量參數(shù)MFR 和s-MBF 對INOCA 和OCAD 患者發(fā)生MACE 均表現(xiàn)出較高的診斷效能,尤其對于INOCA 患者而言,MPI 半定量參數(shù)的預后診斷價值十分有限,難以對患者進行進一步的危險分層,而D-MPI 提供的定量參數(shù)MFR 和s-MBF 則表現(xiàn)出更高的增益診斷價值。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李琳琳負責文獻的檢索、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統(tǒng)計分析、論文的撰寫與修改;龐澤堃、陳越、汪嬌負責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分析;李劍明負責命題的提出與設(shè)計、論文的修改與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