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的呂蒙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狀元宰相。呂蒙正出生于河南洛陽,曾先后在宋太宗、宋真宗時三次出任宰相之職。他有敢于頂撞皇上的膽量,也有唯才是舉的氣量,被后人譽(yù)為北宋名相?!端问贰蚊烧齻鳌分袑λ羞@樣的評價:“質(zhì)厚寬簡,有眾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上嘉其無隱?!边@樣一位清廉宰相,每天早上喝的一碗雞湯,居然要?dú)⒌魩资浑u來做,這是怎么回事?
呂蒙正出生于官宦家庭,他的父親呂龜圖為六品起居郎,負(fù)責(zé)記錄皇帝的日常和國家大事。呂龜圖有眾多內(nèi)眷,與呂蒙正的母親劉氏不和,就把年幼的呂蒙正和劉氏一起趕出了家門。據(jù)說母子二人在洛陽龍門山的窯洞中度過了九年艱難時光。
為了填飽肚子,呂蒙正經(jīng)常到寺廟里蹭飯吃。時間長了,難免遭到和尚們的白眼和捉弄。寺廟里吃飯,都是以敲鐘為號,鐘聲一響,和尚們就各自走出禪房,到伙房去吃飯。這一天,和尚們私下串通好,到了飯點(diǎn)故意不敲鐘,等吃完飯才敲鐘。呂蒙正聽到鐘聲,趕到伙房,卻見齋飯已經(jīng)吃完了,只能忍氣吞聲回去讀書?!帮埡箸姟钡牡涔视纱硕鴣怼?/p>
劉氏靠著做些針線活,給別人打些零工,勉強(qiáng)維持生計,賺來的錢大部分都用來給呂蒙正買書,讓他好好學(xué)習(xí),教導(dǎo)他成為一個有才學(xué)、有志氣的人。這段經(jīng)歷讓呂蒙正更加懂得人間的苦難、更加明白百姓的不易,造就了他的品格和修養(yǎng),也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堅實(shí)的基礎(chǔ)。
后來,呂蒙正發(fā)奮圖強(qiáng),參加了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丁丑科的考試。這次考試共有三萬多人參加,但呂蒙正憑借過人的才學(xué)和堅韌的毅力,成功高中狀元。此后,他的仕途扶搖直上,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并擔(dān)任了當(dāng)時太子(即位后為宋真宗)的太傅。
為了勸誡太子,呂蒙正創(chuàng)作了《寒窯賦》,自述從貧苦到富貴的經(jīng)歷,并列舉了歷史上諸多名人的起伏命運(yùn),來說明自然循環(huán)的人生思想。這篇文章有“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等名句,比喻恰切、字字真言、句句哲理,被譽(yù)為“古今第一勵志文”,千古流傳。
而呂蒙正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位極人臣后他的生活日漸奢侈,特別講究飲食。在清初褚人獲所著的《堅瓠余集》中就記載了一則“呂蒙正喜歡吃雞舌湯的故事”,說的是晚年的呂蒙正飲食有個獨(dú)特小愛好——特別喜歡喝雞舌湯,可以說百吃不厭,每天早餐都要來上一碗。相府廚師為了迎合呂蒙正的口味,精心烹制使得那湯羹無比鮮美可口,以致呂蒙正經(jīng)年享用而興味絲毫不減。
一天,呂蒙正處理完政事到后花園散步,偶然間看到墻角有一個高高隆起的土丘,便問隨從:“這小山是何人所建造?”
隨從不敢隱瞞,如實(shí)稟報道:“這是為了給相爺煮雞舌湯所殺的雞的毛堆起來的。”
呂蒙正聽后嚇了一跳問:“我吃過多少只雞?以至雞毛能堆積成一座山?”
隨從向呂蒙正解釋:“因?yàn)橄酄斈难例X不好,所以廚子要把雞舌煮得很爛,讓你容易咽下。一只雞就一條小小的舌頭,一鍋湯要用幾十條雞舌頭,就要?dú)资浑u,相爺您每天喝雞舌湯已經(jīng)多年了,日積月累年蓄,雞毛就堆積成了一座山?!?/p>
呂蒙正聽后頓然醒悟,感慨不已。他回想起自己在洛陽城外破窯里的生活,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還要向僧人乞食,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了現(xiàn)在的富貴生活,每天可以喝上一碗鮮美的雞舌湯,自己應(yīng)該珍惜眼前的一切。于是,他從此再也不喝雞舌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