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志民
在進行苗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我國的林業(yè)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尋找到能夠提升苗木產量以及質量的技術,營養(yǎng)杯種子育苗技術應運而生。該技術不但有效減少育苗周期,還可以降低育苗所投入的資金成本,通過工作人員對油松進行科學集中的管理,在保障苗木產量的同時也保障了苗木的質量。油松營養(yǎng)杯育苗技術還為造林工程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對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從經濟層面與環(huán)境保護層面對油松營養(yǎng)杯育苗技術進行考量,油松營養(yǎng)杯育苗技術是具有一定前景的,林業(yè)工作者可以通過針對性的技術與管理,提升培育方式的科學化,促進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對環(huán)境起到一定保護作用。本文從油松的生長習性作為出發(fā)點,對油松營養(yǎng)杯種子育苗技術進行研究,并且對相應的管理方式進行探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我國的油松營養(yǎng)杯種子育苗技術及管理提供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油松生長習性
油松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就算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較低,也可以正常生長,所以油松其實非常適合在大陸性氣候地區(qū)種植,并且油松還具有非常強的耐旱能力,就算所處的地區(qū)降水量較少也可以正常生長,但是如果種植區(qū)域極度干旱也會導致油松無法生長進而死亡。油松的喜光能力也較為突出,在同樣種植條件之下,光照條件較好的區(qū)域,油松的生長發(fā)育更為突出,但是如果光照特別充分也會抑制油松的生長發(fā)育,因此在對油松進行種植以及培育過程中,在油松苗齡處于1到2年的時候,工作人員應該要做好遮陽工作,當油松苗齡處于4到5年的時候,可以為其提供較為充足的光照,促進其生長。
二、油松營養(yǎng)杯種子育苗技術及管理研究
1、運用科學的方式選取油松種子
油松的種子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油松的生產質量,所以想要保證油松種子的出芽率以及油松的生長質量,首先要做好選種工作。油松種子的成熟期一般是在下半年的9月中下旬,自身的顏色由深綠色過渡到黃褐色,這個時候就是適宜的采種時期,在進行選取油松種子的時候應該要選擇生長較為健碩,并且沒有受到病蟲害影響的樹木,確保種子后期的發(fā)芽率以及生長質量。在種子完成相應的采集工作之后,要將其放在陰涼處進行晾曬。在此期間,林業(yè)工作人員要為種子進行遮陽以及通風處理,在種子完成晾曬之后,將種子放入到袋中進行敲打操作。油松種植時間一般選取第二年的春天為宜,所以種子一般都會通過冬季貯存來提升自身的純度,可以通過對種子進行觀察,篩選出色澤大小都較為合適的種子,為種子的出芽率打好基礎。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對種子進行消毒操作,完成消毒操作之后,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不但能夠減少發(fā)芽的時間,還能夠提升出芽的整齊度。催芽工作是將種子浸泡在清水當中,經過消毒的種子要進行沖洗操作,再進行浸泡,在種子浸泡的過程中,清水的溫度要保持在50℃左右,浸泡24小時之后撈出。
2、播種操作
①育苗地的選擇
油松播種的時間一般為每年的4月份,4月份正值春天,不但氣候比較適合油松的生長,土壤的韌度也更能夠為種子的發(fā)芽率提供良好的條件,在進行播種之前,應該利用科學的方式來選擇育苗地,根據油松自身的生長習性選擇育苗地,并且光照以及排水也要符合油松的生長習性,如果要進行油松大規(guī)模育苗,除了要考慮基本的水源,以及光照等外界條件,還應該對該地區(qū)的交通進行考量。
②苗床的制作工藝
在進行苗床制作之前,應該要做好前期的地面清潔工作,對于土壤中的雜草以及石頭等進行清除,讓地面保持平整,并且還要根據苗床制作地區(qū)的環(huán)境以及地理條件,來設置苗床的數據。
③營養(yǎng)土的配置
在進行營養(yǎng)杯配制的過程中,應該要根據油松的實際生長需求進行選擇,如果選擇的營養(yǎng)杯與實際油松生長相比較小,則會導致油松根系無法正常生長,直接影響到油松的生長質量;如果營養(yǎng)杯的選擇對于油松的生長來說過大,會直接導致工作人員的任務量增大。綜上所述,在營養(yǎng)杯的選擇上,一定要根據油松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要讓營養(yǎng)杯能夠滿足油松實際生產需求的同時不宜過大。
3、苗期管理
①施肥工作
一般遼寧本溪地區(qū)選取春季和秋季作為油松施肥的時間,施肥能夠讓油松更好地生長,在肥料選擇上,一般會選取農家肥,也會添加適量的混合肥,通過對施肥量的把控,讓油松能夠保持在最佳的生長狀態(tài)上。油松需要后期進行追肥處理,在追肥的選擇上可以是氮磷鉀比例3:2:1的復合肥,在施肥過程中,盡量選擇在傍晚時間,因為中午的溫度較高,一旦施肥容易將苗木燒傷。
②水分管理
油松本身就有一定的耐旱性,所以在對其進行水分管理的過程中,如果土壤在完成播種工作之后,處于較為濕潤的狀態(tài),在種子發(fā)芽之前可以不對其進行澆水處理,但為了苗床能夠一直保持油松適宜的濕潤狀態(tài),可以對其進行噴水處理,在苗木初期之后進行灌溉工作能夠對苗木生長起到促進作用。另外油松在進行生長過程中,如果一直處于過于濕潤的環(huán)境,則會容易感染立枯病,所以在種子破土發(fā)芽之后,一個月左右才可以進行澆水處理。每年的6月份遼寧本溪地區(qū)進入雨季,溫度也較高,可以根據油松的實際情況增加澆水量,并且澆水要秉著多次適量的原則,一旦澆水量過大,或者是天氣的原因導致降水量較大。工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油松進行排水處理,減少幼苗澇死的現象發(fā)生。
③間苗
油松由于自身生長習慣的原因導致幼苗時期密生,在種植的過程中,盡量不要進行間苗處理。當幼苗破土發(fā)芽之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每年7月份對幼苗進行間苗處理。間苗之前要進行澆水操作,以免對苗木的根系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④除草
對于苗木的生長來說除草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除草不但能夠讓土壤的透氣性得到提升,還能夠對苗木的觀賞價值進行提升。苗木在生長過程中,如果周圍的雜草過多,不但會造成苗木的陽光被遮擋,還會造成雜草爭奪油松的養(yǎng)分以及水分,阻礙其正常生長發(fā)育,并且除草的同時還能夠將蟲卵一并去除,從根本上減少病蟲害對苗木生長的不良影響。在除草方式上,一般會選擇人工除草,林業(yè)工作人員會在油松生長的區(qū)域噴灑除草藥劑,在藥劑濃度要進行科學的把控,如果濃度過高,則會在除草的過程中對苗木自身也造成一定的損傷,如果濃度過低,則無法將雜草全部去除。在噴灑除草劑之后要進行灌溉處理,對苗木進行洗苗操作。
⑤整體修剪
油松在自身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其實并不適合修剪整形,但是工作人員在油松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會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油松的生長特性,運用自然式的修剪方法對其進行整體調整,并且在修剪過程中,針對病蟲害侵蝕的枝條要進行去除,對于大的枝條應該要進行多次修剪,以免由于一次修剪,造成傷口過大,抑制樹木后期的生長發(fā)育,通過對油松進行自然整形修剪,可以提升油松的透光性以及觀賞性,還能對生長發(fā)育起到促進作用。
⑥越冬防寒
雖然油松自身具有耐寒的特點,但是油松一般會在北方進行大面積種植。北方的冬季是非常寒冷的,為了能夠讓油松在北方的冬季存活率得到提升,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林業(yè)工作人員可以在沒有進入到冬季之前就開始準備,在冬季之初為苗木覆蓋一定的土壤或者是稻草??梢赃_到保溫保濕的作用,還可以通過對苗木覆蓋地膜的方式實現保溫的目的,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對油松的苗木進行防凍水的灌溉,幫助其在冬季也能夠健康地生長。
4、病蟲害防治
①地下害蟲
針對油松的地下害蟲防治方法,可以選擇在冬季對油松所在地區(qū)進行整體翻地操作,將土壤中地下害蟲借助翻地作業(yè)將其凍死,或者可以對油松進行化學藥劑的噴灑,以達到地下害蟲防治的作用。
②立枯病
在針對立枯病的防治上,林業(yè)工作人員可以在油松出苗之后就開展相應的預防工作,對油松苗木進行藥劑噴灑,對于已經感染立枯病的苗木,林業(yè)工作人員也可以借助化學防治技術對其進行合理控制。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做好排水工作遏制立枯病的蔓延。
③腐爛病
油松發(fā)生腐爛病的根源,其實是油松自身遭受了真菌的感染,腐爛病作為油松的常見病之一,防治工作較為困難。腐爛病不但對油松的苗木造成較大的傷害,也會直接對油松的皮下組織造成巨大的損傷,并且腐爛病蔓延速度較快,嚴重者會導致樹木死亡。
病菌孢子是可以承受較低的溫度度過寒冷的冬季,并且在開春之后,病菌孢子會慢慢活躍起來,當油松所種植的區(qū)域空氣濕度較大,并且降水量較多的情況,該區(qū)域就會非常容易出現腐爛病?;蛘咴诜N植油松的時候沒有把握好間距,導致間距過小,油松的透氣性降低,腐爛病的患病概率也會提升,在腐爛病發(fā)生前期,油松的病癥并不容易被發(fā)現,而隨著腐爛病患病時間的延長,苗木的表皮會先出現腐爛,并且還伴有黃色液體流出,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科學的防治措施,就直接會導致整棵樹木瀕臨死亡。
在對腐爛病進行防治過程中,可以從選種時期就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種子,從根源上減少腐爛病的患病概率。再者,在油松苗木生產過程中,如果已經發(fā)現了腐爛病的相關癥狀,應該要立即對患病的部位進行修剪以及燒毀,盡可能減少腐爛病的傳染和蔓延。
④松針銹病
松針銹病也是由于油松苗木發(fā)生了真菌感染而導致的,但是松針銹病與腐爛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松針銹病在發(fā)病之初會有較為明顯的特征,但是如果林業(yè)工作人員在發(fā)病之初沒有對苗木進行合理的防治工作,則會導致林區(qū)樹木大面積死亡。如果油松苗木感染了松針銹病,葉子上會出現綠色的斑點,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成黃褐色葉子,還會逐漸枯萎、脫落。松針銹病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在油松苗木種植時進行混交林種植,在其他樹木的幫助之下,能夠減少松針銹病的發(fā)病率。
5、苗木出土
在苗木進行出土之前,林業(yè)工作人員應該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應該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調查,要明確苗木的具體數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較為科學的出土時間,再結合當地的天氣,對苗木進行灌溉處理,讓營養(yǎng)杯內的土壤保持較為濕潤的狀態(tài),讓苗木在運輸過程中根系得到保護。
6、油松造林
對于油松造林的方式,一般是以播種造林和植苗造林為主。工作人員在進行播種造林之前,應該要根據油松種子的生長習性以及發(fā)育特點進行播種,播種方式上可以選用點播、條播以及撒播。在進行條播進行播種時,工作人員可以在相應的機械作業(yè)幫助之下,提高自己的播種效率,植苗造林一般是指借助栽種根系完整的樹苗來進行造林,主要是由于根系完整的樹苗,擁有較為良好的抵御外界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并且在栽種過程中能夠保證自己的生長速度。在對油松進行造林的過程中,無論使用什么方法都是以提高造林質量為目標,通過對油松進行科學播種,讓其能夠在自然環(huán)境下茁壯成長。
另外,油松造林時間較為適宜的季節(jié)是在春季,土壤在經過冬季之后來到春季,在土壤進行解凍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進行油松造林工作,林業(yè)工作人員通過對林間進行科學管理,以此來達到油松產量與質量的提升。
三、北方山區(qū)油松營養(yǎng)杯育苗造林出現的問題和措施研究
1、播種后出苗不齊、缺苗問題及應對措施
在北方有關育苗常常會出現出苗不齊以及缺苗的問題,不但直接導致幼苗的成活率降低,還會給造林工程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造成出苗不齊以及缺苗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種子自身質量存在問題、種植油松的土壤較為干旱,無法滿足自身的發(fā)展需求,在進行覆土處理時處理不當。
針對以上問題,應該要采取有效措施來積極應對:對于種子質量問題的把控上,林業(yè)工作人員在選取種子時,要根據自身的經驗,選擇品質較為優(yōu)秀的種子,并且對種子進行藥物處理,減少種子病菌感染概率發(fā)生的同時,還能夠保證種子發(fā)芽率。針對土壤過于干旱的問題,工作人員應該對油松的育苗場地進行土壤濕度測試,一旦發(fā)現土壤濕度無法滿足種子發(fā)芽的需求,就應該要對育苗場所進行噴水處理保證其濕潤度。最后在覆土環(huán)節(jié)上,工作人員應該要根據油松苗木的營養(yǎng)杯規(guī)格以及實際情況覆蓋適合的土壤。
2、出苗后死苗問題及應對措施
在北方地區(qū)油松極易出現感染立枯病或者日灼等造成死苗的問題,應對以上問題,北方地區(qū)可以將播種時間提前,選擇在3月下旬或者是4月上旬進行播種,有效降低油松苗木受到日灼危害的可能性,并且北方地區(qū)的上午10:00到12:00溫度較高,可以在此時間段對苗木進行遮陰噴水處理,降低其地表的溫度。針對立枯病感染的預防措施,可以根據生長周期進行提早播種,讓立枯病發(fā)病在高峰期時,苗木的狀態(tài)良好,減少感染概率。再者,可以對種子進行藥物處理嚴格消毒,在進行肥料使用過程中,應該要盡量使用腐熟的有機化肥,根據土壤的濕潤程度以及苗木的實際生長狀況,科學制定噴水計劃,減少感染的風險。
3、幼苗出土后不扎根問題及應對措施
營養(yǎng)杯的配置會直接導致幼苗出土之后不扎根的現象,所以應該要按照油松的生長喜好為種子提供適合的營養(yǎng)杯配置,不但能夠促進幼苗扎根,還能夠讓其茁壯成長。在進行營養(yǎng)杯制作過程中,應該要選擇合適的營養(yǎng)土。在填埋過程中,避免土質過濕或者是過粘,營養(yǎng)土的選擇上,可以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土壤分布選擇適合的營養(yǎng)土,確保營養(yǎng)土自身的數量能夠滿足裝苗地實際需求,并且在裝杯之前要進行消毒處理,從根源上減少幼苗感染病菌的風險。在裝杯階段,幼苗的填埋深度一般控制在幼苗地面生長點1厘米處。
總而言之,近年來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人們已經知道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完成綠化任務以及提升造林綠化質量,應該廣泛應用油松營養(yǎng)杯育苗技術,才能夠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提升幼苗的成活率。運用科學的方式對苗木進行管理,不但能夠為苗木提供優(yōu)質的生存發(fā)育空間,還能夠提升油松的生長質量。
(作者單位:117100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林業(yè)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