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時平
(舒城縣種子公司,安徽 六安 231300)
玉米田間雜草是造成其減產、籽粒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增加了收獲難度,提高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常用的除草方法有苗前封閉、苗后人工除草和化學藥劑除草等。隨著規(guī)?;a的不斷發(fā)展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除草劑成為實踐生產中較為經濟有效的防除雜草的措施之一[1]。江淮地區(qū)大田玉米播種期一般在4 月中下旬至6 月上旬,此時溫度較高,地面雜草生長較快,如遇不良天氣影響,后期雜草不易控制,可能導致玉米減產。市面上常用的玉米田除草劑有莠去津和煙嘧磺隆,其中莠去津由于使用年限較長,部分田間雜草在群落演變的基礎上產生了一定的抗藥性[2];另外,莠去津具有淋溶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污染地下水。煙嘧磺隆是玉米田常用的高效除草劑,對單子葉雜草防效較為理想,但對部分雙子葉雜草如馬齒莧、苘麻等防效不夠理想,且部分品種對該類除草劑較敏感[3]。因此,篩選出適宜玉米種植大田使用的高效、經濟且安全的除草劑至關重要。本試驗以幾種新型玉米專用除草劑作為材料,篩選比較了不同除草劑的不同劑量處理對玉米大田主流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為玉米安全高效生產提供參考。
供試玉米種子、除草劑均購自當?shù)剞r資市場。玉米品種熟性偏早熟、中早熟,為當前市場主推品種。各除草劑種類及處理劑量如表1 所示。其中,編號1和10為播后苗前土壤封閉除草劑,編號2—9為苗后除草劑。
表1 各除草劑種類及處理劑量
試驗地選擇在安徽舒城某試驗示范基地,該基地土壤類型為夜潮砂壤土。前茬為油菜,未施用長殘留除草劑,地勢平坦、肥力良好;前茬油菜收獲后機器滅茬、翻地和起壟;試驗地由于連年旱作,田間雜草發(fā)生較嚴重,雜草種類和覆蓋度具有一定代表性。
苗前處理:玉米出苗前分別施用清水(CK)、1和10號對應劑量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調查施用7、14 d后的雜草防除效果。
苗后處理:玉米生長到4~8 葉期,雜草2~4 葉期時,分別施用清水(CK)、2、3、4、5、6、7、8、7+9 和8+9 的對應劑量除草劑,調查除草劑噴施處理10、20 d后的雜草防除效果。
1.4.1 雜草防效采取樣方法調查,沿各處理小區(qū)內對角線方向,隨機選取4 點,每點間隔設置為0.5 m × 0.5 m[4]。分別調查記錄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分別計算除草劑的播后、苗前和苗后防除效果[5]。防效計算公式為防效(%)=(對照地塊雜草數(shù)量-試驗地塊雜草數(shù)量)/對照地塊雜草數(shù)量×100[6]。
1.4.2 除草劑組合安全性苗后處理后3、7 和14 d進行調查,每個處理小區(qū)隨機觀察3個點,每個點選擇10株玉米,觀察各除草劑組合對玉米植株的影響程度,記錄藥害[7-8]。
夏播玉米在6 月25 日整地施肥,施肥量及施肥方法按研究區(qū)常規(guī)操作,6 月28 日播種,人工點播,播種密度75 000株/hm2,播種、田管均按試驗要求進行,重復和各處理小區(qū)標記清晰,符合試驗的規(guī)范要求,定期調查田間雜草。
7月1日,播種后噴施苗前除草劑乙草胺和金都爾,土壤墑情較好,適宜除草劑發(fā)揮作用。7 月6 日玉米出苗,7月10日齊苗。7月22日,噴施苗后各除草劑組合,氣溫、土壤墑情等環(huán)境條件良好,有利于除草劑藥效發(fā)揮。
試驗地播前無雜草,播后次日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處理后7 和14 d 調查的防除效果如表2 所示,噴藥后7 和14 d 的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總株數(shù)較清水對照有所降低。藥后7 d 調查結果表明,乙草胺對雜草總防效為77%,較金都爾總防效提高4 個百分點,施藥14 d 后,2 種苗前除草劑對雜草總防效趨于一致。由表2 可知,2 種除草劑對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防效較好,達到81%~92%,但對莎草科雜草的防治效果均不夠理想。
表2 苗前除草劑7、14 d后對玉米試驗田雜草防效試驗
玉米4~8葉期,地里雜草萌發(fā),生長較旺盛,雜草在2~4葉期噴施苗后除草劑處理組合10、20 d后調查的雜草防除效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以看出,除2 號外,其他8 種苗后除草劑組合對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均表現(xiàn)出較好防效,噴施苗后除草劑10 d 后,對闊葉雜草平均防效從高到低為8+9(96.7%)>8(94.4%)>4(92.6%)>6(91.2%)>7(89.5%)>7+9(87.9%)>3(86.4%)>5(78.2%)>2(3.5%);對禾本科雜草防除效果為8(97.1%)>8+9(95.5%)>6(93.8%)>4(90.8%)>7(68.5%)>5(66.7%)>7+9(63.0%)>3(60.8%)>2(1.1%)。由表3 可以看出,2—8 處理組合對莎草科雜草防效一般,處理組合7+9、8+9 為香芙凈除草劑組合,對莎草科雜草防除效果較好,且在噴藥后20 d 防治效果達到最大,表明香芙凈對莎草科雜草防治效果良好。
表3 苗后除草劑對玉米試驗田雜草防效試驗單位:%
綜合比較可知,處理8+9(苞衛(wèi)+香芙凈)的雜草防除效果較好,施苗后20 d 對3 類雜草的防效均在95%左右。其次是處理8(苞衛(wèi))和處理6(快克),對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防效在90%以上,再次為處理4(極品玉杰)對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防效接近90%。最后為處理7+9(煙嘧·莠去津+香芙凈)和處理7(煙嘧·莠去津)防除效果能達80%。處理3(玉洋洋)、處理5(肖磺草酮)的雜草防除效果一般,對闊葉科和禾本科雜草防效在70%左右。處理2(隨意打)的雜草防除效果不夠理想。
觀察兩個封閉除草處理,乙草胺處理區(qū)內玉米有輕微藥害發(fā)生,后期恢復正常,有極少量缺苗現(xiàn)象;金都爾無藥害發(fā)生,并且整個生育期內玉米生長正常。說明金都爾除草劑在試驗劑量范圍內,對玉米生長安全,無明顯不良影響。觀察9個苗后處理,各藥劑組合處理未對玉米產生明顯藥害,處理4 和6 在施藥初期,玉米苗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藥害癥狀,后期逐漸恢復正常,癥狀消失。
試驗所用的除草劑中,分苗前除草劑和苗后除草劑2類,其防除時期和防除技術不同,前者要求在玉米播種后出苗前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后者要求在玉米出苗后4~8葉期,雜草2~4葉期噴施。玉米種植田間雜草種類主要是禾本科和闊葉雜草,部分地塊有莎草科雜草,采用的除草方式主要是土壤封閉+苗后化學除草[9]。綜合各除草劑除草效果、除草范圍和安全性,乙草胺、金都爾兩種除草劑用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閉防除田間雜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效,防效以乙草胺較好,金都爾次之,但乙草胺的安全性略低于金都爾??稍谕寥缐勄榱己锰飰K使用乙草胺,土壤墑情過濕時選用金都爾作為苗前除草劑。
苗后除草使用的除草劑對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防效存在一定差異。綜合除草效果和安全性首選苞衛(wèi)+香芙凈組合除草劑,綜合防效最好,防效達95%。快克和極品玉杰綜合防效較好,但部分鮮食及甜糯玉米品種對以上2 種除草劑較敏感,在選用時要注意其安全性,不宜在砂壤土玉米地中使用。煙嘧·莠去津對闊葉雜草防效優(yōu)于對禾本科雜草防效,可在雜草不嚴重地塊間輪換使用,防止長期使用單一除草劑而造成雜草群落演變,產生抗性。對莎草科雜草的防效上,添加了香芙凈的處理明顯優(yōu)于其他組別,表明香芙凈對莎草科雜草防治效果良好,若田間莎草科雜草較多,可在選用其他除草劑的同時配合香芙凈一起噴霧防除。
每種苗后除草劑都具有一定的選擇性,根據(jù)其除草原理、除草種類、使用時期和防除方式不同,除草劑的綜合防效也有差異[10],選擇使用除草劑時應根據(jù)地塊的草情和使用時間進行具體分析。另外,需重視除草劑的藥害,作物產生藥害程度與除草劑本身選擇性有關,同時與施藥時間、土壤類型以及作物自身敏感度也密切相關。除草劑的殘留還可能影響下茬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因此,應對除草劑的防效和安全性作進一步研究分析。
綜上,本試驗以幾種新型玉米專用除草劑作為材料,篩選比較了不同除草劑的不同劑量處理對玉米大田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結果表明,播后苗前除草劑可使用乙草胺和金都爾,防效良好;苞衛(wèi)除草劑可用于苗后玉米4~8葉期、雜草2~4葉期防除闊葉和禾本科雜草,香芙凈對防除莎草科雜草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