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高丙烯酸膠粘劑的儲存穩(wěn)定性,以80 ℃熱儲24 h后的流淌性作為評價指標,根據(jù)以往的開發(fā)經(jīng)驗,對儲存不穩(wěn)定的B組分進行正交試驗設計以優(yōu)化丙烯酸酯膠粘劑的儲存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表明,阻聚劑A的添加量對80 ℃熱儲24 h后的流淌性影響最大;最佳的組合是阻聚劑A加入量為1.2 g,阻聚劑B加入量為7 g,氧化劑加入量為10 g;B組分用量的增加,丙烯酸膠的固化時間延長,但在比例為1∶1時剪切強度達到最大值21.6 MPa;80 ℃烘箱中A組分第1 d的流淌性是10.9 cm,第4 d的膠液呈無法流淌的啫喱狀;B組分在80 ℃存儲24 h后的流淌性為6.7 cm,為常溫存儲的57.26%。
關鍵詞:雙組分;丙烯酸;正交試驗;流淌性;膠粘劑
中圖分類號:TQ433.4 + 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5922(2024)11-0005-04
Study on storage stability optimization of acrylic adhesivebased on orthogonal test
CHEN Bingqiang,LI Ziyong,QUAN Wengao,YANG Shanjie,GUO Shichuan
(Guangdong Sanvo Holding Co.,Ltd.,Zhongshan 528400,Guangdong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acrylic adhesive,the flowability after 24 hours of heat storage at80 ℃ was take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development experience,orthogonal test designwas carried out on the unstable B component to optimize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acrylic adhesiv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inhibitor A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fluidity of heat storage at 80 ℃ for 24 h.The best combination was that the amount of inhibitor A was 1.2 g,the amount of inhibitor B was 7 g,and the amountof oxidant was 10 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B component,the curing time of acrylic adhesive was extend?ed,but the shear strength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of 21.6 MPa when the ratio was 1∶1. The flowability of compo?nent A in the oven at 80 ℃ on the first day was 10.9 cm,and the glue liquid on the fourth day was a gel that could notflow. The flowability of component B after 24 hours storage at 80 ℃ was 6.7 cm,which was 57.26% of that at normaltemperature.
Key words:two-component;acrylic acid;orthogonal test;flowable;adhesive
密封粘接是產(chǎn)品工業(yè)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從產(chǎn) 品安全性的角度來看,高粘接強度和耐久性是關鍵的指標 [1] 。丙烯酸酯膠粘劑廣泛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食品包裝、運動裝備 [2] 、電子電器設備 [3] 、汽車、飛機和建筑物 [4] 等領域 [5-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為一種透明的柔性聚合物材料 [7] ,已被用于工程材料的眾多領域。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具有高透明度、輕質、高抗沖擊性和在玻璃化轉變溫度范圍內的應力松弛性 [8] ,因此表現(xiàn)出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光學性能 [9-1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在-70~100 ℃使用,也抵御紫外線和水分引起的損壞,這使其適用于不同的氣候和環(huán)境 [11] 。第二代丙烯酸膠粘劑(SGA)通過2種組分的混合后可以進行簡單的快速加工而被廣泛應用 [12] 。SGA通過氧化還原反應觸發(fā)的自由基聚合可以在短時間內固化,所以在低溫下也會發(fā)生具有高反應性。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材料,制備了雙組分丙烯酸膠粘劑。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B組分的最佳制備條件;探究2組分不同比例混合后的固化時間和剪切強度;并對不同儲存溫度下的流淌性進行研究。
1 實驗部分
1. 1 主要材料及儀器
甲基丙烯酸甲酯,湖北興恒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藍色色粉、粉色色粉,湖北卡樂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阻聚劑A、阻聚劑B,湖北興恒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四甲基硫脲,上海宙斯工貿(mào)發(fā)展有限公司;丁腈橡膠、ABS樹脂,禾創(chuàng)高分子技術有限公司;異丙苯過氧化氫,萬青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拉力機試驗機,東莞市力控儀器科技有限公司;恒溫恒濕箱,上海恒克儀器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秤,賽多利斯公司;攪拌機,保利科研器械有限公司;黏度計,上海越屏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 2 雙組分丙烯酸膠的制備
將甲基丙烯酸甲酯、粉色色粉、阻聚劑、四甲基硫脲、丁腈橡膠加入燒瓶中,開始攪拌,速度為500 r/min,6 h后收集膠液,標記為A組分;將甲基丙烯酸甲酯、藍色色粉、阻聚劑、ABS樹脂、異丙苯過氧化氫加入燒瓶中,開始攪拌,速度為500 r/min,6 h后收集膠液,標記為B組分。
1. 3 性能測試
流淌性:稱取1 g丙烯酸膠于A4紙上,使其呈近似圓形并做標記,然后迅速將A4紙垂直放置,記錄1 min后丙烯酸膠流淌的長度,重復測量5次。
固化時間:分別稱取2個組分的丙烯酸膠于鋁箔上,混合1 min后包覆溫度計,達到最高溫度時的時間為固化時間。
剪切強度:按照GB/T 7124—2008《膠粘劑 拉伸剪切強度的測定》進行。
2 結果與討論
2. 1 正交試驗
B組分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加入氧化劑后更容易發(fā)生自由基聚合而固化,加入阻聚劑能消除自由基來減慢B組分的固化,選取阻聚劑A、阻聚劑B和氧化劑3個因素進行設計。加入過量的阻聚劑可能會影響丙烯酸膠應用時的性能,基于以往丙烯酸膠的開發(fā)經(jīng)驗,設計正交試驗以優(yōu)化B組分的儲存時間,因素水平設計如表1所示。
以80 ℃熱儲24 h后的流淌性為試驗指標,選擇L 9 (3 3 )正交試驗表。如表2所示。
其中K ij 和R j 是相應的參數(shù)。K ij 定義為相應因素j(j = A,B,C)的水平i (i = 1,2,3)數(shù)測試性能的指標之和,如K 1B =0.55+0.93+3.03=4.51。每個因素都具有最大K ij 值,最大K ij 值通常為該因素下的最佳的水平,對應因素最大K ij 值組合為最佳結果。由表2可知,最佳組合是A 3 B 3 C 1 。R j 定義為相應因子列中K ij 之間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如R A =13.26 - 3.15=10.11,R j 值越大,因素(自變量)對結果(因變量)的影響越大。
對 80 ℃熱儲 24 h 后的流淌性的影響按大小順序為 A、B、C。因此,因素 A(阻聚劑 A)的添加量對80 ℃熱儲24 h后的流淌性影響最大;其次是因素B(阻聚劑B)的加入量;而因素C(氧化劑)的添加量的影響較小。
正交試驗結果表明最佳的組合是A 3 B 3 C 1 ,但它沒有出現(xiàn)在正交表中,所以對此組合進行驗證,結果如表3所示。
B組分中分散著 ABS 樹脂導致體系黏度為14 136 mPa.s。與A組分1∶1混合后,丙烯酸膠234.67 s后就固化,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且表現(xiàn)出良好的剪切性能。經(jīng)過80 ℃的熱儲后,流淌性為6.7 cm,比正交實驗中9個試驗的流淌性都大,A 3 B 3 C 1 為最佳的試驗組合。
2. 2 A、B組分不同比例混合對固化時間的影響
A、B組分混合后的固化時間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隨著B組分用量的增加,丙烯酸膠的固化時間延長,當A組分與B組分的比例為1∶2.5時,固化時間為469 s。此比例下的的丙烯酸膠的氧化劑相對含量高,但因還原劑濃度下降導致氧化還原產(chǎn)生的自由基數(shù)量少,聚合速率慢,致使固化時間大于5 min,氧化還原體系對丙烯酸膠的固化時間有較大的影響。A組分與B組分的比例為1∶0.4時,固化時間為168 s,因為還原劑的相對濃度高,產(chǎn)生自由基的速率加快。A組分中的還原劑加快B組分氧化劑的分解,使自由基反應不斷進行。分子鏈增長到一定長度后導致體系黏度升高,鏈終止速率變慢的同時,反應產(chǎn)生的熱量不能及時傳遞,致使丙烯酸樹脂產(chǎn)生暴聚,所以A、B組分比例為1∶0.4時固化速度快,固化時間短。
2. 3 A、B組分不同比例混合對剪切強度的影響
A、B組分不同比例混合對剪切強度的影響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當A組分與B組分的比例為1∶0.4,試件剪切強度為9.0 MPa,因為還原劑的濃度高,自由基聚合速度快,凝膠效應的出現(xiàn)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分布寬。隨B組分加入量提升,剪切強度也提升,在比例為1∶1時剪切強度達到最大值21.6 MPa。
B組分加入量繼續(xù)增大,混合時A組分中的還原劑的相對含量就減少,反應速度慢導致固化時間長,本體聚合程度不夠所以剪切強度下降,所以在使用過程中2組分混合比例盡量控制在1∶1。
2. 4 不同儲存溫度下對A組分流淌性的影響
不同儲存溫度下對A組分流淌性的影響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丙烯酸膠的A組分在常溫儲存下的流淌性為13.9 cm,具有良好的流淌性,因為丙烯酸在體系中起到溶劑的作用,將其他物質分散。A組分在50 ℃烘箱中放置1 d后的流淌性為12.7 cm,比常溫的流淌性低了1.2 cm,因為A組分中含有還原劑,還原劑在此溫度系對丙烯酸膠的聚合有一定促進作用,但在此溫度下的促進作用效果不明顯,所以第4 d時A組分的流淌性也是12.7 cm。在65 ℃的曲線中,A組分第1 d的流淌性為11.2 cm,比50 ℃第1 d的流淌性低了1.5 cm,可能是還原劑在此溫度下的促進作用比50 ℃時更明顯。與50 ℃曲線趨勢類似,65 ℃ 4 d內的流淌性變化不大。80 ℃烘箱中A組分第1 d的流淌性是10.9 cm,與65 ℃第1 d的流淌性相差不大,但是流淌性逐步下降;第4 d的膠液呈無法流淌的啫喱狀,因為80 ℃下分子運動更加活躍,有利于自由基聚合的進行。
2. 5 不同儲存溫度對B組分流淌性的影響
丙烯酸膠B組分在不同溫度下的流淌性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在23 ℃下儲存丙烯酸膠的流淌性為11.7 cm,比A組分的流淌性低了2.2 cm,因為B組分中加入ABS樹脂的量較多,所以B組分的流淌性比A組分低。B組分與A組分在50 ℃下的流淌性都比23 ℃下的流淌性低,其中50 ℃儲存的丙烯酸膠B組分第2 d的流淌性相對于第1 d的高了0.5 cm。丙烯酸膠B組分在65 ℃環(huán)境中放置1 d后的流淌性為9.6cm,比23 ℃儲存的流淌性下降了17.9%。放置48 h后的流動性為7.8 cm,比第1 d的下降了3.9 cm。第4 d與第2 d的流淌性相差0.8 cm,沒有明顯的變化,也可能是丙烯酸膠發(fā)生了部分的自由基聚合。丙烯酸膠B組分在80 ℃存儲24 h就發(fā)生了明顯的增稠現(xiàn)象,流淌性只有6.7 cm,只有常溫存儲的57.26%,在此溫度下B組分中的異丙苯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比較大 [13] ,阻聚劑沒能及時消除產(chǎn)生的自由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發(fā)生自由基聚合。當此溫度下放置的時間延長,72 h時的B組分擠出來已成凝膠狀,無法測得流淌性。在放置4 d后,A組分呈凝膠狀態(tài)而B組分完全固化,這是因為B組分中含有具有氧化性的自由基引發(fā)劑,在80 ℃下異丙苯過氧化氫分解,引發(fā)丙烯酸膠聚合,阻聚劑的存在使鏈增長變得困難,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聚丙烯酸鏈段不斷增長,玻璃化轉變溫度不斷升高,所以80 ℃的流淌性不斷下降,直至丙烯酸膠交聯(lián)固化。
3 結語
(1)通過正交試驗得出對B組分熱儲后流淌性影響最大的因素為阻聚劑A及最佳組合為A 3 B 3 C 1 ;
(2)A、B組分共混比例影響固化時間和剪切強度,A、B組分比例為1∶0.4時固化速度快,比例為1∶1時,剪切強度最大;
(3)65 ℃以下的儲存溫度對A組分的流淌性影響不明顯,80 ℃熱儲后的流淌性逐步下降,第4 d的膠液呈無法流淌的啫喱狀;B組分在80 ℃存儲24 h就發(fā)生了明顯的增稠現(xiàn)象,流淌性只有6.7 cm,流淌性受溫度影響大。
【參考文獻】
[1] 宋佳寧,曾慶偉,王安東. 隧道錨桿支護中錨固用結構膠粘劑的粘接性能測試[J]. 粘接,2023,50(10):15-17.
[2] 李望達. 體育器械裝配用膠粘劑的改性合成與性能測試研究[J]. 粘接,2023,50(10):29-32.
[3] 金斌,張鵬,夏劍輝. 應用于柔性顯示的丙烯酸酯類光學透明粘彈體的研究[J]. 粘接,2022,49(6):1-6.
[4] 劉軍成. 膠粘劑在鋼橋梁中的應用[J]. 粘接,2021,46(5):27-30.
[5] 王鵬,彭林. 基于治污控制的環(huán)保型丙烯酸酯膠粘劑制備與綜合性能研究[J]. 粘接,2023,50(10):22-25.
[6] 郭普生,羅江. 高性能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壓敏膠制備及性能研究[J]. 粘接,2022,49(12):6-11.
[7] 盧爍,姜東兵,李琦琦,等. 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備及聚合物水泥基涂層耐久性評價[J]. 硅酸鹽學報,2023,51(11):2857-2867.
[8] 劉志,劉飛,淡宜,等. 無金屬、鹵素、硫等雜元素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納米微球的合成[J].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23,39(3):1-7.
[9] 錢伯章. 聚乳酸兩步法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技術獲得突破[J].石化技術與應用,2023,41(4):271.
[10] 張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氧化物補強氰基丙烯酸乙酯膠粘劑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23.
[11] KAUSAR 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nanocompositereinforced with graphene,graphene oxide,and graphite:areview[J]. 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2019,58(8):821-842.
[12] 劉永輝. 檔案用雙組分丙烯酸酯膠粘劑的制備與應用[J]. 粘接,2022,49(3):36-39.
[13] 黃文華. 甲基丙烯酸甲酯常規(guī)自由基聚合反應行為研究[D]. 常州:常州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