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
去參加一場活動,主辦方準(zhǔn)備的一次性茶杯是我沒見過的。色澤、弧線和比例都是那么完美,讓人不自覺地生出飲水的欲望。我沒舍得扔掉,而是像裝飾品一般擺在了家里。雖然當(dāng)時猶豫是否值得,但是對于美的迷戀還是讓我忽視了它的廉價,這就是美的力量。
一談到美,我們就想到那些名揚中外的繪畫、歌曲、詩詞。但這些都是藝術(shù)之美,其實還有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它們分布于我們?nèi)粘5慕墙锹渎?,就像路邊可愛的孩子在揚起笑臉,揮動小手,而那些為生活疲于奔命的大人總是無暇顧及,匆匆而過。享受這種美不要多少成本,只要你在匆忙的行走中,用眼角的余光輕輕一掃,就可以收入心中。這是一種淘寶、一種撿漏。
我便常有這種邂逅。有一年去寧波訪友,他領(lǐng)我在院里散步。地錦盤繞在墻角、墻頭,勾線填縫,噴薄出濃艷的紅。一時間,好似有一位身著紅衣的女子,在墻頭舞起了紅袖,在墻角甩起了紅綢。院角蹲著一口石井,圓潤的鵝卵石鋪展在井口四周,被向晚的暮色輕輕暈染。一道引水用的竹槽從花木中探出來,潺潺清水泛著點點微光,在淡藍(lán)色的小花兒里涓涓流淌。靜看一院秋意濃,既有水墨畫般素凈的石井,又有油畫般濃艷的地錦,相映成趣,生出一種反差之美。
又一年,我去澠池尋訪一棵聞名的烏桕樹。車行深山大澗之中,闃寂無人。崖畔路邊的柿子樹掛著火紅的果子,黑色的粗桿細(xì)枝蜿蜒曲折。冷風(fēng)一過,仰頭看去,宛如向大海撒出了一張舊漁網(wǎng),網(wǎng)里一尾尾小紅魚兒撲騰。車行山頂,隔了這張“樹網(wǎng)”眺望谷底,山下房屋隱約,炊煙人家,田間忙于勞作的農(nóng)人依稀可見,溝底秋播的小麥已經(jīng)綠意一片。本為尋訪名樹,不想?yún)s在途中看見了一幅寫意的生活畫卷。正道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天人相通,心境大好。
當(dāng)然,美也不都是去遠(yuǎn)方尋找。我家樓下有一只石雕的小老虎,半蹲在地,撐起兩條前腿,歪頭看著前方。一顆大腦袋與肩同寬,一雙大眼睛似兩個銅環(huán),最俏皮的是抿嘴一笑,兩道唇線劃過整個臉蛋。通體胖墩墩,圓滾滾,虎頭虎腦,可愛極了。每次見到它,我都像兒時那樣,想去摸一摸,與它親近。童年的引力像天體中的黑洞,誰能逃脫吸引?成長難免讓我們遇到一些煩惱,突然能重溫童趣,這是多大的驚喜!只要看著它對你歪頭微笑,就能卸下所有的沉重,像“清風(fēng)拂山崗,明月照大江”,然后什么也別想,無問,不往,一種天真的美自然涌上心頭。
“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遠(yuǎn)山皆有情?!泵勒娴臎]有價格,無謂東西。只需要你有愛心、常留心,隨緣收獲,總有美撲入懷。
(選自《天邊物語》,研究出版社2021年版,有刪改)
我們可以去遠(yuǎn)方尋找美,也能在身邊尋找美;我們可以去自然中尋找美,也能在生活中尋找美。作者將三種享受不要多少成本之美娓娓道來:既有水墨畫般素凈的石井,又有油畫般濃艷的地錦,相映成趣,生出的反差之美;在途中看見了一幅生活畫卷非常生動,像一幅山水畫的寫意之美;石雕的小老虎充滿了童真童趣之美。美是沒有價格的,自然界的美無法用價格去衡量,如山間的清風(fēng)明月,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美又是有價格的,有些美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shù)品,凝結(jié)了人的勞動與智慧,是可以用金錢來標(biāo)示其價值的。
作者徜徉于山水之間,與美邂逅。這篇散文思辨性強(qiáng),語言自然樸實,富有韻致,總有真知灼見閃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