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薇
烈日炎炎,故鄉(xiāng)的夏總是格外漫長。
窗外的蟬聒噪地叫著,給這盛夏又增添了幾分燥熱,讓人的心也不禁躁動。如此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總是催人想起過往。
孩子們天性貪玩,張揚跋扈的烈日也難擋他們你追我趕的腳步。一到暑假,早早寫完作業(yè),剩下的一個多月就可以肆意揮灑。夏日的天總是亮得特別早,五點多鐘家家戶戶就已經(jīng)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孩子們無事可忙,就隨著大人去田里,時而搭把手,時而臥在田埂上靜待日出,時而學(xué)兩聲鳥叫,自娛自樂,好不歡喜。
大清早便這么晃悠過去了?;氐郊抑?,飯菜也剛好熟了,草草扒拉幾口,便尋著三五伙伴“探險”去,要么往山林間找果子作零嘴,要么去蹚溪水尋蝦捉蟹。山間林木茂盛,花鳥魚蟲棲息其間,生機(jī)盎然。蟬兒們無比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生命,不遺余力地扯著嗓子叫喊、歌唱,仿佛天地都是它的。蛐蛐、青蛙也不輸陣,拉來鳥兒雀兒當(dāng)幫手。不曾停歇的背景音樂是熱風(fēng)掠過草叢,樹葉沙沙作響。聽著自然的合奏,摘下兩三枚野果,大嚼特嚼,一路嬉笑,好不快活。這自然樂隊所奏的夏季限定曲目,總能伴隨著燦爛的陽光一同福澤萬物。在那個空調(diào)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清涼的溪水有無法抵抗的誘惑力,不僅如此,魚兒游動,蝦蟹成群,怎能不下水!結(jié)伴著跑去溪邊,搭起“石頭堡”,將蝦蟹分別關(guān)進(jìn)“城堡”,用樹枝逗玩,它們想逃又逃不掉,只得在“堡”內(nèi)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的憨傻模樣總是惹人捧腹。有時玩得忘了時間,便有家里人提高嗓門尋人回去吃午飯,孩子們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暫時收起玩心。
還真沒見過哪個小孩能長久收起玩心,在家里閉門不出的。才吃完午飯,就偷摸與玩伴一起開小會,探討著要去哪里玩。烈日當(dāng)空,勢必要尋一避暑佳地才好消遣。去哪兒呢?票數(shù)最多的莫過于“泉口洞”了。循著彎曲的河流向上游走,穿過獨木小橋,越過田埂,這時,一片樹林擋住了去路。聽!那是瀑布撞擊石頭所發(fā)出的脆鳴。以樹林為陣,似是有意隱藏,以水聲引誘,又仿佛不想世人錯過這一勝地,大自然何其機(jī)智。穿過樹林,鉆過草叢,大片涼意襲來,好奇妙的歡迎儀式,是在慶祝我們找到這絕妙的景致嗎?緊接著,瀑布映入眼簾,流水飛湍,如白緞跌入小潭,潭水幽深,竟是碧色。相比之下,周邊的綠林翠竹也遜色了幾分。小潭清澈卻不見底,那綠意越往深處看就越濃,實在不敢下水試探,只得靠在大石邊,靜觀山澗,坐聽鳥鳴。這洞實屬仙境,與河?xùn)|先生《小石潭記》中所述頗有幾分相似,同樣也“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而只有在夏季才適合游玩。
一下午竟過得這樣快。拍拍屁股起身,第一件事就是去田里幫大人處理最后一點兒雜活兒。有時趕到田間地頭,發(fā)現(xiàn)大人已經(jīng)忙完回家,就沿路隨手摘幾朵叫不出名字的野花,薅幾根狗尾巴草,蹦蹦跳跳地回家去。
剛吃過晚飯,就踏著單車飛馳,一路呼朋喚友,讓隊伍越來越壯大。穿梭在林蔭小道,吹著夏日晚風(fēng),看著半邊天的紅霞,橘紅色的落日被遠(yuǎn)山吞沒。年少的我們,向往著遠(yuǎn)方的天空和無邊的自由。當(dāng)夜幕降臨,便一個挨一個地坐下,看漫天星辰璀璨閃耀,像無數(shù)個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炙熱夢想。那條由夢想?yún)R成的星河,歡唱著奔向廣闊天地。明月高懸,散落一地皎潔的月光。沒過多久,大人們也來了,他們本意是來叫我們回家,卻忍不住也跟著坐下乘涼。我們便安靜地聽他們侃侃而談,時而說起地里收成,時而抱怨天公不作美,連雨也不舍得下,時而又聊起村里鎮(zhèn)上的新鮮事。直到深夜,眾人方才散去,手拉著手各回各家。此刻的萬籟俱寂是歡鬧和歡鬧間的中場休息,當(dāng)新的一天到來,小城又將在歡聲笑語中蘇醒。如此日復(fù)一日,直到夏天結(jié)束。
小時候總覺得夏日好短,轉(zhuǎn)瞬即逝。如今想來,這夏季應(yīng)當(dāng)是漫長的,有風(fēng)起云涌,枝丫瘋長,有日升月落和紅透半邊天的云霞,有鋪滿夜空的星辰和灑落一地的月光,有飛瀑小潭、密林翠竹,有萬物奏樂,有我們的歌聲、鬧聲、笑聲……實在不能算短暫。
(責(zé)任編輯/秦思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