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鑫祥,王秀芬,胡岱福
(浙江甬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
揮發(fā)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指的是在室溫狀態(tài)下,沸點在50~250 ℃之間,飽和蒸氣壓強超過133.32 Pa 的有機物質。VOCs 組成成分通常十分復雜,包括烷烴、不飽和烴、芳烴類、鹵烴類、醛酮類等,大部分揮發(fā)性有機物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隨著我國工業(yè)水平的在不斷提升,在工業(y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出相當多的揮發(fā)性有機物,當這些有害物質被排放到飲用水系統(tǒng)中時,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即致癌、致畸、致突變。在我國大多數(shù)城市的飲用水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VOCs,不過其含量通常相對較小,為痕量級別,在實踐中很難采用儀器實現(xiàn)直接測定。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技術人員研究出了多種手段對飲用水中的VOCs 進行檢測,其中頂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屬于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形式。本文在該技術基礎上,采取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對飲用水中揮發(fā)性有機物進行非目標性篩選。
本文實驗采用的儀器設備的具體種類及型號如表1 所示。
表1 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器與耗材
1)采集樣品時,不宜用水樣進行蕩洗,應使水樣在樣品瓶中溢流且不留空間,取樣時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樣品在空氣中暴露。必要時,可向采集的樣品中添加適量的固定劑。選擇以寧波亭下水庫、橫山水庫為源頭的自來水,采集至棕色頂空瓶中,分別命名為樣品1#(亭下水庫)、樣品2#(橫山水庫)。
2)樣品應于4 ℃以下冷藏、避光和密封保存,于24h 內完成測定工作。樣品存放區(qū)域應無揮發(fā)性有機物干擾,樣品測定前應將水樣恢復至室溫[1]。
不同萃取纖維柱的萃取條件存在一定差異,在本次試驗中,筆者選擇了4 種不同規(guī)格的萃取纖維,分別為PDMS(100 μm)、CAR/PDMS(75 μm)、PDMS/DVB(65 μm)、PA(85 μm),其萃取條件均存在一定差異。具體內容包括選擇最佳的萃取溫度、恒溫時間、萃取時間及鹽濃度及解析時間。
以合適的萃取溫度選擇為例。溫度是萃取活動的重要指標,在萃取過程中,溫度能夠從兩方面發(fā)揮作用,首先,溫度越高,揮發(fā)性物質揮發(fā)速度也就越快,靈敏度也會隨之上升;其次,溫度越高,萃取吸附過程也會受到影響,萃取物數(shù)量以及結果的靈敏度會下降。在本次實驗過程中,基礎條件為恒溫時間20 min、萃取時間20 min、加鹽質量濃度0.1 g/mL、解析時間5 min。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選擇不同萃取溫度,分別為50、60、70、80、90 ℃,并對不同溫度背景下的萃取效果進行分析,最終發(fā)現(xiàn),隨著溫度升高,PDMS(100μm)、CAR/PDMS(75 μm)、PDMS/DVB(65 μm)、PA(85 μm)4 種纖維萃取物的數(shù)量、峰面積均明顯升高,在到達一定溫度背景之后,4 種纖維萃取物的數(shù)量、豐度開始出現(xiàn)了下降趨勢,其峰值分別為:PDMS(100 μm):80℃;CAR/PDMS(75μm):80℃;PDMS/DVB(65μm):80 ℃;PA(85 μm):70 ℃[2]。
不同類型萃取纖維的萃取條件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類型萃取纖維的萃取條件
在確定不同類型萃取纖維的萃取條件之后,還需要對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條件進行確定,具體內容如下:
1)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采用Elite-5MS 石英毛細管色譜柱;按照1 mL/min 的速率輸入氦氣作為載氣;按照1∶1 的分流比進行分流;對色譜柱溫度進行限制,其中進樣口溫度應當控制在200 ℃左右,輔助加熱器溫度應當控制在240 ℃;色譜柱采用程序升溫,首先在40 ℃背景下保持3 min,并按照5 ℃/min的速率持續(xù)升溫,直到溫度達到250 ℃停止。
2)質譜條件。離子源溫度230℃,四極桿溫度150℃,傳輸線溫度280 ℃,離子化能量70 eV,掃描范圍35~400 amu,采用SCAN 模式[3]。
在確定具體實驗內容以后,需要選擇飲用水水樣,分別在4 種萃取纖維的最優(yōu)萃取條件下進行分析與檢測,并對萃取物數(shù)量、萃取物油水分配比進行對比分析。
首先,需要進行萃取物數(shù)量的比較,在實踐中,需要將與NIST11 譜庫匹配度在70%以上的物質進行篩選繪圖,在本次實驗中,4 種不同萃取纖維的表現(xiàn)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PDMS(100 μm):其萃取物均能被其他3 種萃取出來;
2)CAR/PDMS(75 μm):能夠萃取出24 種物質;
3)PDMS/DVB(65 μm):能夠萃取出23 種物質;
4)PA(85 μm):能夠萃取出其余萃取纖維無法萃取出來的6 種物質。根據(jù)上述內容可知,CAR/PDMS(75 μm)、PDMS/DVB(65 μm)的20 種萃取物重疊,PDMS(100μm)可以被替代,采用CAR/PDMS(75μm)、PDMS/DVB(65 μm)、PA(85 μm)三種類型的萃取纖維即可實現(xiàn)較為全面的萃取作業(yè)[4]。圖1 為萃取纖維萃取揮發(fā)性有機物個數(shù)比較。
圖1 萃取纖維萃取揮發(fā)性有機物個數(shù)比較
其次,需要進行萃取物的油水配合比分析。油水配合比指的是萃取物在水相、非水相達到平衡時,萃取物在非水相、水相的濃度比值,能夠反映物質在不同相之間的遷移能力,數(shù)值越大,則證明越易溶于非極性介質中。在本次實驗中,不同萃取纖維的具體表現(xiàn)如下:PDMS(100 μm):萃取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56~348,油水分配系數(shù)范圍為3.76~7.01;CAR/PDMS(75 μm):萃取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9~348,油水分配系數(shù)范圍為1.52~8.20;PDMS/DVB(65 μm):萃取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9~348,油水分配系數(shù)范圍為1.52~7.22;PA(85 μm):萃取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4~285,油水分配系數(shù)范圍為0.16~7.24。
結合上述內容可知,CAR/PDMS(75 μm)的萃取效果最好,PDMS(100 μm)的萃取效果最差。綜合上述內容,決定采用CAR/PDMS(75 μm)、PDMS/DVB(65 μm)、PA(85 μm)三種萃取纖維,在特定條件下對樣品進行萃取分析[5]。
在采用上述3 種萃取纖維對飲用水水樣進行非目標性篩選之后,獲取了飲用水中VOCs 物質的含量,具體內容如下:鹵代烴。樣品1 中的種類有3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3 種,重疊數(shù)3 種;烷烴。樣品1 中的種類有3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3 種,重疊數(shù)0 種;醛。樣品1 中的種類有7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4 種,重疊數(shù)3 種;酮。樣品1 中的種類有1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0 種,重疊數(shù)0 種;醇。樣品1 中的種類有1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2 種,重疊數(shù)1 種;酚。樣品1 中的種類有4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2 種,重疊數(shù)2 種;酸。樣品1 中的種類有2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1 種,重疊數(shù)0 種;酯:樣品1 中的種類有8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14 種,重疊數(shù)6 種;多環(huán)芳烴。樣品1 中的種類有1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1 種,重疊數(shù)0 種;含氮化合物。樣品1 中的種類有1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2 種,重疊數(shù)0 種;苯醌類。樣品1 中的種類有2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2 種,重疊數(shù)2 種;硅氧烷。樣品1 中的種類有1 種,樣品2 中的種類有1 種,重疊數(shù)1 種。
本文基于頂空-固相微萃取技術,對飲用水中揮發(fā)性有機物進行非目標性篩選,最終發(fā)現(xiàn),在本文技術背景下,能夠對飲用水中的VOCs 種類進行較為全面、精準的辨別,能夠為飲用水安全提供必要保障。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對VOCs 非目標性分析方法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為我國居民用水安全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