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少俠
在和弟弟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我們遇到一個小商販。只聽他高聲叫賣著:“剛(更)便宜了,茴香兩把兒五塊了。茴香是自己家里種的,老內(nèi)(嫩)了,老香了?!?/p>
弟弟說:“哥哥,我們買點茴香吧。茴香餃子,茴香包子,媽媽喜歡吃茴香餡兒?!?/p>
買,必須買呀,不僅是因為媽媽喜歡吃,還因為春天里最該吃的東西中就有茴香。
茴香是一種非常優(yōu)秀的葉菜,在北方人眼里,茴香的嫩莖葉是極佳的餃子餡。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吃法,如茴香打鹵面、茴香餅、茴香炒雞蛋、茴香燉排骨……每一道茴香菜都會俘獲吃貨的心。
春季的茴香,不僅鮮嫩,香味濃郁,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小茴香菜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茴香的莖葉中含有多種揮發(fā)油成分,散發(fā)出提振人們食欲的特異香氣。聞之香味撲鼻,食之唇齒留香,食后念念不忘。
不過,對茴香,喜歡它的人,對它愛不釋手;不喜歡它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它是怎么“茴”香的呢?
《本草綱目》記載道:“思邈曰:煮臭肉,下少許,即無臭氣,臭醬入末亦香,故曰茴香?!?/p>
茴香籽(種子、果實)提取出的小茴香揮發(fā)油含有反式茴香腦、愛草腦、檸檬烯等物質。這些物質具有特殊的甜香味,與肉香聞起來差不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掩蓋肉類的腥氣、輕度腐敗時的氣味,起“回香”的作用。
茴香不僅氣味香甜,還具有藥用價值。
茴香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等,從而起到健胃、行氣等功效。
我們平時看到的茴香是茴香的幼苗和干燥的果實。
直到2022年國慶節(jié),我和弟弟去溫榆河公園玩,我才第一次看到茴香的花。花瓣黃色,先端有內(nèi)折的小舌片;花絲略長于花瓣,花藥卵圓形,淡黃色;花柱基圓錐形,花柱極短,向外叉開或貼伏在花柱基上。
茴香(Foeniculumvulgare)是傘形科茴香屬植物,莖灰綠或蒼白色,葉為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線形;花為頂生復傘形花序,每個單生的小花序有花14—39朵;花瓣黃色,花基數(shù)為5(花瓣、雄蕊均為5);果為長圓形,有果棱。果實通常稱作小茴香。
在食品應用方面,小茴香是人工配制五香粉的主要成分,廣泛用于食品調(diào)味行業(yè)。
小茴香油還常用于糖果和酒類的配制。小茴香是食用香料植物的大宗品種之一。在世界貿(mào)易中,它的交易量僅次于胡椒、辣椒、芥菜子等。
很多人管八角叫“大茴香”,但八角和茴香其實一點兒關系也沒有。
八角(Illiciumverum)是五味子科八角屬植物,也指這種植物的果實。因其氣味與茴香相似,常被用作茴香的替代品,故得名“大茴香”“八角茴香”。
它生長在濕潤、溫暖、半陰的環(huán)境中,為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樹冠塔形、橢圓形或圓錐形。樹皮深灰色。枝密集,葉互生?;ǚ奂t至深紅色。聚合果,飽滿平直,果實幼時綠色,放射狀排列成八角形,成熟后呈紅褐色或淡棕色,干燥后呈紅棕色或黃棕色,具茴香的甜香氣味。每年結兩次果,第一次開花所結的果實被稱為“春八角”,第二次則為“秋八角”。
提到八角,就不得不說一下可以以假亂真的假八角,即紅毒茴(Illiciumlanceolatum)。
紅毒茴和八角外形相似,但自帶“毒素”。一旦攝入人體,食用者輕則腹瀉頭痛,重則中毒身亡。
吃“假八角”會有這么多危害,那我們又該如何鑒別真假八角呢?很簡單!
首先,看顏色和外觀:真八角呈現(xiàn)帶有光澤的棕紅色,假八角顏色暗淡,一般會呈現(xiàn)出土黃色。其次,聞味道。真八角味道非常濃郁,而假八角幾乎無味道。因此,它們很好區(qū)分。
八角雖香,但不能直接食用。
菜市場里經(jīng)??梢钥吹桨私沁@種香料。有時候,人們又叫它大料。
八角角部肥厚,共有7—10個瓣角,光澤呈棕紅色。
在《孔乙己》中,孔乙己佐酒時食用的“茴香豆”,就是用八角茴香煮的蠶豆。八角原產(chǎn)于東印度群島,在東南亞和北美洲地區(qū)也有種植。中國是八角的最主要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其次是越南。目前,國內(nèi)最主要的八角供應基地是廣西。
在中國,八角已有3000多年的使用歷史,早期叫“舶茴香”“南茴香”,后來改稱“八角茴香”。
除用作調(diào)味品之外,八角還可以用作香水、牙膏、香皂、化妝品等工業(yè)品的香料,也可以作為驅風劑使用。
我們把茴香的果實叫小茴香,那大茴香又是誰呢?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所說的“大茴香”和“小茴香”,其實都是茴香,區(qū)別在于它們的形態(tài)的大小:“大如麥?!闭撸Q為“大茴香”;小一些的則稱為“小茴香”。讀《本草綱目》時,我們要注意留心古今差異,不然容易誤會古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