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賀
從近兩年高考試題可以看出,物理實驗不僅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注重考查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數(shù)學推理能力和物理思想方法.平拋運動是常見的物理運動模型之一,也是實驗考查的重要載體,基于平拋運動模型的實驗題歸納如下.
1 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
例1 “頻閃攝影”是攝像機每隔一定時間就對運動物體拍攝一次,因此拍攝到物體的圖像是不連續(xù)的,但從這些不連續(xù)的圖像中可發(fā)現(xiàn)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小明利用如圖1G甲所示的裝置和頻閃攝影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
(1)實驗中A 、B 球應當選用_____.
A.乒乓球 B.塑料球 C.鋼球
(2)按順序進行實驗操作:
① 將A 、B 球放置在實驗裝置(如圖1G甲)上;
② 調整頻閃攝像機位置,將頻閃攝像機正對實驗裝置所在的位置;
③ 打開攝像機,開始攝像;
④ 敲擊彈片,讓A 、B 球同時開始運動;
⑤ 小球落在實驗臺上時停止攝像.
其中步驟①中_____ (“需要”或“不需要”)將兩球重心調整至同一水平線.
(3)實驗中,A 球沿水平方向拋出,同時B 球自由落下,圖1G乙為某次實驗的頻閃照片,分析該照片,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
A.僅可判斷A 球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
B.僅可判斷A 球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C.可判斷A 球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4)測得圖1G乙中A 球連續(xù)3個位置的距離如圖1G丙所示,已知物體的實際大小與照片上物體影像大小的比值為k,重力加速度為g,則A 球平拋的初速度表達式v0= ____.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二輪實驗的復習中,我們可以把各個實驗進行有機重組,利用某些常見的運動模型對各個物理實驗進行深度整合,充分突出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重構,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