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樂昊
龐貝始建于公元前6 世紀,公元79 年毀于維蘇威火山大爆發(fā)。災難來得太快,火山灰徹底掩埋了這座輝煌富庶的天然良港,也因為來得快,街道房屋保存得比較完整,為我們定格了兩千多年前古代龐貝人生活的全貌。對龐貝的考古發(fā)掘早在1748 年就開始了,近300 年間一直持續(xù),直到2022 年才算基本發(fā)掘完畢,這個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的遺址極度迷人,也為今人了解古羅馬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愛情,對于古代龐貝人來說是天大的事,愛情題材也是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永恒的主題,在當時的文化和思想體系之中,愛,仿佛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古代龐貝人相信:“有愛之人,福壽綿長;無愛之人,死不足惜;禁愛之人,罪不容誅?!睈凵褚嗍敲赖南笳鳎灰驉奂礊槭篱g極美之物。
愛神阿芙洛狄忒有四個兒子,也代表了四種不同類型的愛。厄洛斯是手持弓箭的美少年,有時亦以手持弓箭的頑童(丘比特)形象出現(xiàn),他所代表的愛,為宇宙的原初動力,他的弓箭射中了誰,誰就只能墜入愛河,無路可逃。另一個兒子希莫勒斯是情欲之神。古羅馬人清晰地把愛情和情欲區(qū)分開來,它們是人類體驗的兩個獨立時刻,愛情不見得非要有肉欲,肉欲也不見得非要有愛情,古羅馬人給予雙方同等的合理性,情欲之愛并不是一種需要壓抑的罪惡,相反,他們相信那是人的生命活力的體現(xiàn),他們謳歌這種激情。第三個兒子安忒洛斯,代表兩情相悅之愛,這種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奔赴。第四個兒子波索斯,則代表了一種難以實現(xiàn)的理想之愛,世人渴慕這樣的完美愛情,但這種愛情卻短暫而求不得,我們無法觸及這樣的愛,也會因為這樣的愛之渴望而變得軟弱。
古代龐貝人對這四種愛做出了劃分,古羅馬神話中,不僅是凡人,神靈、半人和動物,都受愛情準則的支配,也會經(jīng)歷癡迷、嫉妒、單相思和因愛生恨。不過不要因為古羅馬神話里有那么多癲狂的愛情故事,就以為當時的人們在愛欲上極度開放,恰恰相反,當時的社會依然有嚴格的規(guī)則,但同時他們有容錯率,他們承認,愛神不遵循規(guī)則,為愛犯下的錯誤,雖然是錯誤,但那是可以理解的,連天神都難以避免,何況凡人。
古羅馬有句箴言,幾乎可以視為龐貝的宿命注解:“哪里有什么永恒?驕陽閃耀,終墜大海;皓月圓滿,日漸消殞;狂風怒吼,化為微息?!被鹕交蚁碌凝嬝惞懦?,即是世間無常的縮影,但龐貝人,作為愛的擁躉,在對愛情的信仰中找到了生存之道:
“請篤信,痛終有時,愛必將至?!?/p>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23 年第40 期,張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