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睿
楊光達(ChironDuong)是來自越南的時尚攝影師,他出生于1990年代末,在越南的農村長大,后來搬到胡志明市,就讀于胡志明市大學景觀建筑專業(yè)。他從小對藝術充滿熱情,后來他開始運用攝影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楊光達的系列作品《奧黛的肖像:和平與愛的希望》(Portraitsof?oDài:HopeforPeaceandLove)受到時尚界的廣泛關注,該項目是對越南文化的宣傳。向內看,這個項目注入了他對周圍人的記憶,隨著概念攝影的拍攝,講述了不同的奧黛故事;向外看,他希望通過拍攝越南國服奧黛(?oDài)建立一所文化橋梁,消除大家對越南的偏見,讓更多的人看到和平與希望的意義,并希望傳播給世界。
奧黛是越南的國服,經歷社會和時代的多次變遷,它不僅是一種民族服飾,還蘊含越南豐富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審美觀念,以及民族意識。奧黛始終是越南民族文化的美好象征。越南奧黛的高領、柔美的圓肩和優(yōu)美的袖子展現了越南美學的溫婉和低調之美。
楊光達:有一天,許多外國朋友問我有關奧黛的情況,但遺憾的是,我沒有什么有關奧黛的照片。因此,我決定啟動一個“365天與奧黛相伴”的項目,以獨特的傳統和現代價值為基礎,拍攝傳統服飾奧黛。
這個項目產生了一個契機,讓我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間架起一座文化橋梁,來表達我對亞洲和越南文化的感激。該系列講述不同的奧黛故事:童年記憶中的奧黛、越南藝術和詩歌中的奧黛、越南美學中的奧黛、戰(zhàn)爭時期作為和平希望的奧黛等。在越南女性為自己披上奧黛的一剎那,印刻了這些主題,是如此生動。
楊光達:我最大的靈感來自越南文化和整個亞洲文化。我在探索研究中學到了很多:亞洲的調色盤不僅極其生動、令人振奮,而且還讓我感受到空靈、愉悅之感,我努力傳達亞洲生活的神秘情感及其美學傳統。通過攝影,在色彩、材料、情感之間跳躍,凸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圖片。
我的攝影風格與事物的兩樣性有關:柔美與剛強、樂觀與憂郁、輝煌與凋落……現在回想我的攝影歷程,奧黛一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的攝影風格。于我而言奧黛既是一個形容詞,也是一個名詞,代表了越南女性樸實無華,但同時又有剛柔并濟的兩面性。當我看到祖母和母親在重要場合穿著奧黛時,令我十分動容,美好記憶如電影般緩緩落幕。她們身穿奧黛站在鏡前梳妝時,往事歷歷在目,兒時記憶在我腦海中一一閃過,這些女性在生活中經歷了許多坎坷,但依舊保留了她們的美麗、堅強和勇敢,我非常欽佩她們,也許這便是女性的力量。
楊光達:奧黛作為越南的民族服裝,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和越南美學,是越南在世界面前引以為豪的標志性元素,奧黛是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隱喻的象征。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許多設計師對奧黛進行了創(chuàng)新。其中,很多設計成了一場災難,破壞了傳統服飾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同時,它也陷入了文化挪用的境地。一些外國設計師錯誤地將其視為自己的設計。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隨著越南時裝業(yè)的發(fā)展,許多越南設計師都試圖對奧黛進行改造,但卻造成了某種時尚災難。奧黛走在變革的歷史長河中,與每個特定的時代同步,確保其適用性和本質不變:它的柔軟、它的優(yōu)雅、它的高貴等精致氣質。因此,在對奧黛越南的象征進行任何創(chuàng)作時,都應以這些基本要素為框架,以表尊重。
越南女性在婚禮、傳統節(jié)日和活動等許多場合都會穿奧黛,越南女性對于奧黛擁有許多美好回憶。因此,我希望建立一個客觀與主觀體驗并存的項目,我邀請了我的朋友們(包括我的祖母和母親)參與,她們不是時裝模特,有些人從未站在攝像機鏡頭前。盡管如此,她們都展現了越南人面容和性格中體現出的溫柔、仁慈、優(yōu)雅之美。
在我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顏色和質地各異的花朵,目的是讓人回想起這種如夢如幻的盛開與凋零的畫面,都說女性如花,盛開與凋零宛如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體現不同的韻味與美麗。大量金色雛菊的出現,讓作品沉浸于越南宗教文化之中。其他種類的花朵則隱喻了在越南歷史上的某些時期,女性的生存狀況,我希望鮮花可以傳達希望與美麗、堅毅與勇敢、歡樂與幸福,這是送予每一位女性的。
楊光達:在構思階段,我會準備一些概念,類似一個小劇本,剩下的50%是我選擇的角色,他們將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感受劇本并表演,我會捕捉所有的動作。關于后期制作,我喜歡將捕捉到的多個動作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最終的形象,我稱之為“動作雕塑”。我會在腦海中聯想我所捕捉到的動作節(jié)奏和感覺,然后挑選出能引起我共鳴的動作,將它們融入新的質感中。
楊光達:為了澄清這兩個領域之間的關系,我經常思考:“當建筑師學習美術攝影時,會有什么不同?從那時起,我把在大學學到的建筑和藝術理論運用到了攝影實踐中,例如建筑學中的色彩、光線、線條、構圖等理論與拍攝結合。我都會從調查、頭腦風暴、選擇主題和收集文件的過程開始,我發(fā)現這兩個領域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利用觀眾的感知和感受。例如,在景觀設計中,空間的設計會影響參與者的感知,如果設計不能喚起觀者共鳴,就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我把它們運用到了攝影中。不同的是,我在攝影的二維平面中用視覺效果來營造空間感的重影,使觀者有更獨特的空靈感受。
楊光達:時尚包括服裝、模特、化妝等多種元素。根據創(chuàng)作意圖,我通常使用時尚與文化元素的結合方式,根據服裝的結構和材質來選擇哪些文化元素可以與該服裝相結合。例如,在采用柔軟、飄逸面料的服裝中,通過模特的動作和面料的飄逸感與傳統文化的民俗精神相融合,對于重質感的裝飾,我會添加道具來柔化這些質感。
楊光達:這與我的景觀設計師背景有關,將一切系統化,并加入情感和創(chuàng)意。通過情感的波動,以情感命名能幫助我更好地將圖像具體化。
我與許多越南藝術家一樣,希望全世界人民消除對越南的一種偏見—越南的一切都與戰(zhàn)爭有關。然而戰(zhàn)爭已經結束了,許多人仍然認為越南是一個因戰(zhàn)爭而受傷、因戰(zhàn)爭陰影而受阻的悲慘國家。經歷過戰(zhàn)爭的幾代藝術家,留下了具有時代特征的獨特藝術作品,而我作為新一代青年藝術家,出生于國家和平時期,我見證越南以許多不同的方式發(fā)展,因此我有責任去創(chuàng)作,以便讓世界了解越南的美。我的項目《奧黛:和平與愛的希望》是我作為越南孩子的驕傲,我看到了和平的神圣意義,并希望建立一所文化橋梁,傳播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