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涉
驪龍頷下亦生珠,便與人間眾寶殊。
他時若要追風日,須得君家萬里駒。
【評論】
驪龍,典出《莊子》,意思是黑龍。此詩首二句之意,乃擬友人貴子為龍珠。后二句則美譽此子未來,可追風逐日,大有作為。古詩詞中,此類作品似不多,李商隱寫少年韓冬郎韓偓:“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崩钌屉[此詩,純是因喜歡韓偓而作,并無刻意說好之意。
讀李涉此詩,令人不由想到魯迅先生《野草》里的一篇文章,講他夢到老師講的一個故事:某家喜得貴子,親友皆來道賀。見過小兒后,一客曰,此子將來要做官的;一客曰,此子日后要發(fā)財?shù)?;一客曰:此子將來要死的。前二客,說的雖是假話,卻得到了主人的感謝;后一客,則因講真話,被大家怒摑之。魯迅問老師,若不愿說謊恭維人,也不想講真話挨打,怎么辦。老師答:那就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ehe!He,hehehehe!”當然,魯迅這篇文章意在諷喻時世,雖例子舉得有些極端,但卻一針見血。實際生活中,講真話是很重要的。不過,有些真話在有些場合是不適合講的,而不分場合地講真話,未必不是一種迂腐。李涉此詩,聽著雖是恭維語,然卻亦是籠統(tǒng)語;既適合贈此友,大約也適合贈彼友,如此看,李涉也是個會講話的人。
李涉另有《題開圣寺》云:“宿雨初收草木濃,群鴉飛散下堂鐘。長廊無事僧歸院,盡日門前獨看松?!贝嗽娪欣畎住跋嗫磧刹粎挘挥芯赐ど健敝?,亦是似有所寄之作,但下筆很含蓄,仍屬于會講話一類。又有《山中》云:“無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應,叫笑如生鹿。欲報田舍翁,更深不歸屋。”此詩讀來令人捧腹不禁。牧童放牛,牛吃了人家的竹子,人家喊,他也不管,照舊叫笑著,像頭小鹿。孩子啊,最天真無忌,永遠比大人可愛。
李涉最好的詩,該是行旅詩,如《宿武關》:“遠別秦城萬里游, 亂山高下出商州。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比纭锻聿礉欀萋劷恰罚骸敖谴到撬C?,曲引邊聲怨思長。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保钊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