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雪花在頭頂飛舞,身姿輕盈,無聲地落在樹葉、樓頂、河濱公園的草坪上……望著白茫茫的人世間,仿佛她就是來綻放一回。帶著蒼穹的遼闊,用冷艷喚醒熱情,用鋪滿大地的厚度呈現(xiàn)山河純美,就這樣組成了沉醉般的抒情。
這是每一場雪落下的時候,我都會生出類似的情境。不會因為這樣的“類似”而生出審美疲乏,反而體驗到情感深刻的“復調(diào)”,像一場場低徊的歌詠,烙下深情的印跡。由童年直至老邁,在心頭永不磨滅。
不過,每年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想念她的呢?應(yīng)該是立冬以后,對她的期盼越來越濃烈。我生活的江南,雪總是要比北方來得遲一些。前兩天刷抖音視頻,我生活的城市好像浸潤在“小陽春”里,大興安嶺地區(qū)已經(jīng)是雪大如席了(我很喜歡這樣對雪的夸飾,一個“席”字,足以說明雪落得激情澎湃,不留余地)。女主播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雪裹滿她全身,冰清玉潔的模樣,充滿著童話般的玄想。這也是我羨慕北方的地方,僅“雪”一字,占盡風流。一直記著東北有個叫“雪鄉(xiāng)”的地方,我沒去過,是通過雜志、公眾號推文知道,圖片中淹沒膝蓋的積雪堆積在屋頂與路上,掛在門口的紅燈籠,裊裊升起的炊煙,還有那些亮起來的窗戶,雖然不見一人,卻讓我內(nèi)心注滿鄉(xiāng)愁般的溫暖。
前兩天,有東北的文友來,他不無誘惑地邀約,“來東北,一定要選擇冬天,就要切身感受那份刺骨的冷;到時,我再帶你們?nèi)タ囱!?/p>
江南從來都是含蓄的,山村水郭,鶯歌燕舞,柳岸花明……這里盛產(chǎn)油紙傘、花雕酒、泥螺罐頭以及吳儂軟語,這樣的地方每年的雪都不是很大,但都會落下一兩場,仿佛是來為柔美的江南錦上添花。
想想雪落在蘇州的園林,落在白墻黑瓦徽州的村巷,落在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zhèn),用任何語言來描述都顯得蒼白乏力。物質(zhì)的世界其實就是它本身,你只需做一個旁觀者,盡情體驗與融入就夠了。
還記得青春年少時,每年初雪紛飛,就會約上三五投契的文朋詩友到臨街的小飯店一聚。點幾只暖鍋,主料是牛肉和羊肉,再燙一壺紹興花雕,或者女兒紅,加入姜絲與紅糖;有時也會在滾燙的酒中打入雞蛋,據(jù)說這樣的酒養(yǎng)生。推杯換盞之間,一邊望著門外飄飛的雪花,一邊憧憬著未來散發(fā)的青春朝氣,想想都覺得美好。然歲月蹉跎,“歸來仍是少年”也只是一場不醒的青春夢罷了。
現(xiàn)在想來,這樣頗具古風的酒桌雅集,其思想源頭應(yīng)該來自古典詩詞對我們潛移默化的浸潤。那時就非常喜歡白居易的《問劉十九》這首詩: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紅泥小爐子已經(jīng)燒旺,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來與我共飲一杯暖酒?
詩中的這些意象,都是尋常之物,它們本身就極具詩性,更何況被組合起來——這是多么情意綿綿的人間啊,一位老人把思念之情用這樣直白又蘊藉的詩句流淌出來,朋友間的誠懇親密關(guān)系也不過如此了吧?而這一切皆緣于“天欲晚來雪”的催發(fā)。
其實,面對一場雪,每個人的體驗是不一樣的。與白居易借雪懷人不同,蘇軾則借雪明志,如他的散文《雪堂記》,講他在貶所黃岡建造的雪堂四壁繪雪,表明個人志趣高潔,表現(xiàn)出“烏臺詩案”之后不斷思索、尋找自我內(nèi)心完善的精神世界。這樣的雪極具哲學思辨,總能讓人肅然起敬與仰望。
妙玉則是另一種類型。她在玄墓蟠香寺用了五年時間,吃齋念佛之外估計只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收集梅花上的雪,共得了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只吃過一回;黛玉與寶玉到訪又第二回雪水泡茶。黛玉據(jù)此認為妙玉性格怪癖,其實我覺得這是妙玉情趣與情懷使然,佛門青燈是一回事,信手取物參悟慧覺也是一回事。
最任情于性的當屬張岱去往湖心亭看雪這一場,“崇禎五年十二月”,西湖經(jīng)歷了三天大雪后,人聲鳥聲俱絕,空闊的雪景使天地間呈現(xiàn)出一股肅殺的冷寂來。張岱劃一葉小舟,獨自前往湖心亭……他把晚明文人孤寂的情懷,避世的幽憤演繹成了一首絕唱。
這也是中國文學魅力之所在——雪,還是那場雪,卻有了多重靈魂,賦予了人的情感與精神寄托。也曾讀過一些俄羅斯作家寫的“漁獵文學”一類的文章,字里行間不見“人影”,想想西伯利亞那樣的苦寒之地,常年暴風雪肆虐,難怪書中只見“暴雪”“黑琴雞”,因為那是不毛之地??!
一場雪,對我來說總是伴隨著情懷的釋放,雖然不會再有打雪仗堆雪人的沖動,但臨窗眺望的意念還是有的。年歲漸長,我越來越喜歡安靜而內(nèi)斂的事物,正如一場茫茫大雪,悄無聲息中改變了人世間的模樣,把山河的純潔留在了每個人的心里。
吳藝簡介
吳藝,曾用筆名麥冬、南樂。職業(yè)文學編輯。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
作品發(fā)表于《詩刊》《十月》《中國校園文學》《星星》《揚子江詩刊》《詩歌月刊》《詩潮》《詩林》《綠風》等50多種純文學期刊。詩歌、散文作品入選多種年度選本。著有詩集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