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對于把事業(yè)放在第一位的年輕人來說,比起“大辦特辦”自己的生日,他們或許更愿意選擇按部就班地和家人聚餐,要么就直接與工作相伴。畢竟,“忙于工作”是用來麻醉自己“又老了一歲”的最佳借口。
但總有人愿意給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儀式感。只不過這次,他們拋棄了五星酒店的豪華派對,也沒看上便利店10塊錢的切片蛋糕,而是在街角的快餐店擺起了生日宴。
只要不到500元,就能享受童年想象中最“低調(diào)、奢華”的生日體驗——狂吃漢堡、薯條不會被父母批評,還有一群朋友陪著自己唱歌、跳舞、玩游戲。
最重要的是,對職場稱呼中的“寶”和“親”完全麻木的打工人,在工作人員一口一個“小朋友”的稱呼面前根本毫無抵抗力。
小時候?qū)υ诳觳偷贽k生日會的朋友艷羨不已的年輕人,終于在長大后成為了令人羨慕的派對主角。
成年人選擇在快餐店中“大宴賓朋”,不只是為了實現(xiàn)“垃圾食品自由”,更是為了圓自己童年的一個夢。
來自武漢的甜辣醬,在為自己的生日策劃找靈感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了社交媒體上“快餐店生日會”的帖子。小時候總以為這是什么天價享受,但如今只要人均50元,就能收獲童年認知中最“有面子”的生日體驗,甜辣醬當(dāng)機立斷地定下了一場生日會。
一方面是想給自己彌補一下童年遺憾;另一方面,甜辣醬也想給朋友們一個驚喜,一起沉浸式體驗“被當(dāng)作小朋友寵愛的感覺”。
對于選擇在快餐店開派對的年輕人來說,前期的溝通過程已經(jīng)像是在提前慶生。從場地要放多少個氣球到現(xiàn)場要玩什么游戲,打開和工作人員的對話框仿佛都帶著夢想成真的快感。
其實,無論成年人還是小朋友,生日會的流程都無外乎拍照、做漢堡、玩游戲、吃蛋糕等基礎(chǔ)環(huán)節(jié)。
但或許正是因為在為童年的自己圓夢,最簡單的戴小廚師帽和穿小圍裙的環(huán)節(jié),都足以讓甜辣醬和朋友們笑著鬧著玩半天。
制作漢堡自然也不是什么特別有技術(shù)含量的事,但由主持人帶領(lǐng)著從洗手消毒開始,一步一步制作自己的專屬漢堡,六個研究生也能玩得不亦樂乎。
一切的道具都是迷你可愛的,食物和燈光全是令人舒適的暖色調(diào),就連游戲失敗的“懲罰”也是朋友們一句甜甜的生日祝福。
再加上被工作人員笑盈盈地以“小朋友”“小寶貝”稱呼,沒有任何一個職場人能抵擋得住這頂級的甜蜜享受。
作為一個儀式感超強的人,甜辣醬每年都會為自己的生日策劃不同的主題活動。這幾年里,她和朋友們把換裝派對、劇本殺、民宿轟趴都玩了個遍,但這次的生日會對她有最特別的意義。
“我們的童年已經(jīng)一去不復(fù)返了,但是起碼在這短短的一個半小時里,我們可以重新變回?zé)o憂無慮的小孩?!?4歲時能還原自己4歲時的美好想象,甜辣醬覺得這個過程“就像是在給自己造夢一樣”。
今年25歲的職場人飛飛在挑選自己的生日會場地時,考慮過許多因素:會場能按自己喜歡的風(fēng)格布置,又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餐食能讓大家都愛吃,但價格最好不要太貴。
選來選去,只有家門口的快餐店最符合需求。畢竟電商打工人的生日趕上雙十一,派對氛圍不僅需要足夠簡單輕松,最好能和加班同時進行。
雖然只能在工作間隙慶祝生日,但飛飛仍對這一天充滿期待。她提前20天在網(wǎng)上瀏覽評論,挑選空間大、墻面干凈、好出片的門店,還專門買了氣球、小旗子等裝飾品,希望自己的生日會現(xiàn)場充滿童趣。
只不過,可以辦生日會的門店很多,但體驗感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作人員的態(tài)度。
在和第一家門店溝通的過程中,店長一直在強調(diào)這是小朋友的活動,對成年人來說很無聊,話里話外都在趕客,這讓飛飛一度感到非常掃興。
直到另找的一家新門店的工作人員熱情禮貌的肯定回復(fù),才打消了飛飛關(guān)于“不是小朋友能不能辦生日會”的顧慮,讓她重新開始期待起來。
整場派對辦下來,飛飛印象最深刻的是開場時自己為朋友們補上邀請函的環(huán)節(jié)。盡管大家都早已從那個吃個漢堡就非常滿足的小朋友,成長為對美食味蕾很難被刺激的挑嘴大人,邀請函上一句簡單的“我們下次還要一起來”還是一下子擊中了所有精神疲憊的打工人。
本來大家只是在忙碌的工作中短暫地相聚,邀請函的存在卻讓這場聚會一下子充滿了儀式感,也只有在這時,飛飛才感覺自己真正地離開了辦公室。
雖然在生日會的過程中,手機上不斷傳來待處理的工作信息,但飛飛認為這場快餐店的生日會辦得值:“畢竟在努力打工的間隙,還是要認真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呀?!?h3>成年人過生日,要的就是情緒價值
其實在快餐店辦的生日會并沒有什么出挑的環(huán)節(jié)、獨特的設(shè)計,但正是在最簡單的形式里,成年人才得以收獲最難得的“做小朋友也沒關(guān)系”的感受。
派對初始,面對甚至比自己還小幾歲的兼職工作人員,甜辣醬的確感到有些尷尬:“可是他們還是很認真地讓我們稱呼他們?yōu)椤绺纭憬?,大家都在默契地守護著我的‘小孩夢?!?/p>
成年人的世界本沒有什么理所當(dāng)然,朋友們卻還是愿意花時間來陪著自己扮演小孩,這樣可貴的心意和生日本身一樣值得紀念。
生日當(dāng)天,因為加班晚到一步的飛飛看著工作人員和朋友們精心地為自己布置場地,心中感慨萬分:“坐在25歲的生日派對上,我覺得自己只有5歲,可以接受所有人堅定的愛。”
在推崇成熟與獨立的當(dāng)今社會,我們總害怕成為他人眼中幼稚的存在。而快餐店中本來設(shè)置給兒童的生日會,卻給成年人提供了一個不受批判、成為小孩的自由空間。
在這里,他們可以忘掉自己的職業(yè)、年齡和社會身份,真正把自己當(dāng)成一個享受生日的小朋友,久違地體驗小時候和朋友們放學(xué)相約快餐店的松弛感。
最近,關(guān)于“重新養(yǎng)育自己”的話題正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被熱議。對生活擁有種種糾結(jié)和困惑的年輕人決定不再對著自己的遺憾嘆氣,而是展開行動,重新好好地疼愛自己。
把生日會開在快餐店里的年輕人,也只是想以此為契機盡情享用那些自己曾經(jīng)渴望卻不可得的美食,布置最符合自己審美的空間,感受來自朋友們毫不掩飾的偏愛。
每個重新養(yǎng)育自己“內(nèi)在的小孩”的年輕人,不過是終于弄明白了一件事: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永遠值得被這樣認真、用心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