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惠子姐姐坐高鐵出差,在檢票口檢票時聽到一名小學生問媽媽:“媽媽,我們倆的座位挨著,你的是D,那我的就是E?!蹦俏粙寢尰卮鹫f:“你的不是E,高鐵座位是沒有E的。你的是F,靠窗坐,可以看風景?!毙W生追問到:“可是媽媽,ABCDEF,為什么沒有E呢?是不是高鐵上的工作人員排錯座位了?”聽到這里,美惠子姐姐在心里給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暗暗地點了贊。高鐵座位上為什么沒有排“E”這個座位,許多同學都曾提出過這個疑問。那么本期,我們就一起聊聊高鐵的排座設計。
高鐵,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出行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經(jīng)常乘坐高鐵的同學應該很清楚,高鐵的座位布局按車廂級別的不同一般分為一排3+2、2+2或者2+1。二等座為3+2,一等座為2+2,商務座為2+1模式。單從布局來講,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常識,但讓人搞不懂的是座位的編號。以前普通列車座按單一數(shù)字排列,一節(jié)車廂有多少座位就排到多少號,高鐵座位則用數(shù)字(行)+英文字母(列)排列順序。以二等座為例,每排5個座位,一側一組3人座位,另一側是一組2人座位,分別以ABCDF表示,沒有字母E。一等座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過道兩側一邊以AC編號,另一邊以DF編號,沒有B和E。商務座每排三個座位以ACF排列,沒有BDE。按理說應該以ABCDEFG……的字母順序排列呀,為什么中間會遺漏字母呢?
座位編號源自飛機規(guī)則
高鐵座位的編號實際上是沿用了飛機座位的排列順序。按照國際慣用的座位編號規(guī)則,早期飛機通常每排有6個座位,也就是通道兩側一邊各3個,用A-F6個英文字母表示6個座位。A、F是最兩邊靠窗位,C、D是中間過道兩側的位置,而B、E則為每一組三個座位的中間。久而久之,這幾個字母不單單是座位編號,也成了讓人快速分辨座位是否靠窗、靠過道的依據(jù)!
但是高鐵沒有飛機那么寬,所以每排座位數(shù)量最多的二等座也只有5個,為了與國際接軌,于是編號也依舊采用飛機的規(guī)則。F為靠窗位,如果直接去掉F靠窗位則會變成E,這會讓人混淆飛機與高鐵靠窗位置的編號,所以去掉的是字母E而不是字母F,畢竟座位是否靠窗我想還是有很多人會在乎的!
一等座也同理,刪除了與E同樣作為中間座位的B,保留的幾個字母更容易讓人分辨哪個位置靠窗戶,哪個位置靠近過道。
特等座有一側只有一個座既靠窗戶也靠過道,所以保留的F去掉了D,我想大概還是因為靠窗比較重要吧!
字母E為緊急出口標識
還有一些觀點說字母E在西方國家一般代表緊急出口標識,從安全方面考慮為了不與其混淆,所以取消了字母E。當然,這個說法未經(jīng)證實,大家了解一下就好啦!
最后,不得不感嘆,短短一個世紀的時間,中國鐵路歷經(jīng)了蒸汽機時代、內(nèi)燃機時代和電氣化時代,現(xiàn)如今又迅速跨入了高速鐵路時代。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wǎng)絡正在以每年幾千公里的速度形成,高鐵也成為了一張中國新時代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