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
渴望活得云淡風輕卻屢屢破功的網友,最近紛紛拜倒在一種生物面前。它就是,松弛感的神,情緒穩(wěn)定的宗師,動物界的陶淵明——水豚。
水豚,是一種嚙齒目豚鼠科動物,英文名叫Capybara,直譯就是卡皮巴拉。
據UP主@YCOOL 介紹,早在幾年前,水豚就因為格外呆萌的表現出過圈。在某部紀錄片里,美洲豹獵殺了一只凱門鱷,這一幕恰巧被對岸的水豚目睹,雖然只作為背景板出現了幾秒鐘,但水豚呆滯中帶著一絲震驚的表情,還是馬上戳中了人的笑點。
近年來,隨著松弛感越發(fā)成為一件稀罕物,水豚更是在互聯網躥紅。
它們時常頭上頂著柚子招搖過市,慢吞吞地邁步,遇到人還懂得側身避開。走出去老遠,柚子還穩(wěn)穩(wěn)當當地停在頭上。遇到雨天,一群水豚還會一字排開在屋檐下躲雨。它們個個雙眼放空、一動不動,讓人不由得懷疑在厚實的皮毛下,其實是一顆入定老僧的心。
這種生物很少在社交媒體上留下它們驚慌失措的影像資料。只有偶爾幾次,水豚被溫度過高的湯池燙得飛速彈開。在難得的失態(tài)后,又迅速回歸一派從容的模樣。更讓人共感的是,水豚身上的松弛,并不是那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人生贏家既視感。對它們而言,時常是“輕舟已經后空翻”—— 面對接踵而至的生存難題,也只是淡淡一笑,仿佛無事發(fā)生。
比如,面對人類接二連三的“挑釁”,水豚根本沒想過反抗,而是就地躺倒,露出肚皮隨便對方揉。哪怕遇上最沒有邊界感的鵜鶘,總是致力于把同事往嘴里放。水豚也沒有絲毫怨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想著默默地逃離迫害現場。無論是一大一小兩只水豚像疊羅漢一樣在水里暢快穿行,還是水豚站在天敵之一的鱷魚背上穩(wěn)步前進。無論是多么奇特甚至驚險的場景,當事豚臉上總是寫滿平靜和淡然,保持一種荒謬的冷靜。
這種遙遙領先的精神狀態(tài),使得水豚日漸成為年輕人的精神偶像。 最近甚至流行起了一種“水豚系人格”,專門用來形容那些情緒異常穩(wěn)定的人。
他們往往一副與世無爭的姿態(tài),當旁人焦頭爛額的時候,仍然能氣定神閑。必要時,這種穩(wěn)定的情緒還為各種突發(fā)狀況、情緒“上頭”提供了一道安全網。難怪有人在水豚的視頻下真摯地祈禱——如果不能擁有水豚一樣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就賜我一個水豚人格的朋友、老板或者父母吧。
不過,水豚令人羨慕的個性并不是憑空得來的。按UP主@林林Eileen 的分析,這和水豚的原產地——南美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息息相關。這里長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哺乳動物存在,水豚順勢占據了一個特殊的生態(tài)位。另一方面,跟族群內部包容的氛圍有關。在一個水豚社會內部,它們不僅會相互保護,彼此和諧相處,雌性水豚還會共同哺育族群內部的小水豚們。雖然在外也面臨著天敵捕食,內部同樣會有領地、配偶之間的爭奪,但水豚整體上仍然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
從理解水豚、追隨水豚,到幻想成為水豚,并不意味著要做逆來順受的“冤大頭”,也不是說要將現有的人生推倒重來。畢竟水豚最迷人的地方,是它永遠都那么隨性自在,極少陷入精神內耗。這種美麗的精神狀態(tài),真的“修煉”起來也許并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