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茸 吳紅紅
【摘要】初高中物理知識層次和難度差異較大,做好教學銜接才能幫助學生快速過渡到新的學習階段,保障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質量.但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難度較大,除知識本身的難度相對較大,部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模式問題、初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方法與習慣差異等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銜接質量.本文提出在高中階段加強興趣培養(yǎng)、優(yōu)化學情監(jiān)測等基本建議,以及初高中聯合的核心素養(yǎng)與知識遷移教學策略,以便更好地推進初高中教學銜接.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銜接;課堂教學
傳統(tǒng)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核心是知識銜接,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理順知識結構,使學生自然過渡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中,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隨著初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調整,兩個學段間的物理教學銜接任務有所擴展,從知識銜接擴展到核心素養(yǎng)銜接,這使得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任務增多、難度增加,處理好教學銜接問題,也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更牢固的基礎.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重視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工作,主動解決現階段教學銜接問題.
1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意義
不同學段間教學銜接的關鍵在于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置合理的進階學習任務,使學生順利過渡到更高層次的學習階段.在物理等自然學科中,教師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等設計教學方法,一方面引導學生回顧舊知識,另一方面接觸更高層次的學科思維.這種教學銜接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狀態(tài),避免部分學困生剛接觸高中物理知識就因知識復雜度、理解和應用難度的跨度過大而產生厭學情緒.
對于普通學生而言,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還有其他意義:一是有效的教學銜接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轉化.2022版初中物理新課標與2017版(2020年修訂)高中新課標規(guī)定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均為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且兩學段課標中對核心素養(yǎng)的描述基本相同.對于學生而言,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連接宏觀教育目標、個人學習與實踐發(fā)展目標的重要素養(yǎng),新時期初高中教學銜接可以圍繞核心素養(yǎng)來推進,從而讓學生對進階學習的感受從“學習更高難度的知識”轉變?yōu)椤斑\用已掌握的思維學習新知識”,這能夠為高中階段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并消除學生學習高階知識時的不自信感;二是構建更合理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初高中物理新課標的教學目標有一定差異,初中物理教學目標在于認識物質形態(tài)、學會用簡單數學模型或其他模型解決物理問題、養(yǎng)成科學探究意識、認識科學本質及其對人類發(fā)展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學目標雖然也集中在這四個方面,但具體要求從“認識物質”提高到“形成物質觀念”,從“會用模型”提高到“具有建模意識和能力”,從“有探究意識”提高到“具有完善的探究能力”、從“初步認識科學本質”提高到“能夠認識科學本質”.顯然高中物理教學要求更高,但兩個學段的核心教育目標是同向的,只是標準不同,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銜接能夠讓學生的關注點從“對陌生知識的學習”轉移到“原有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上”,這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信心,并能促進學生有效實現學習能力和意識的進階發(fā)展.
2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難點
2.1 知識跨度大阻礙學生興趣發(fā)展
僅從初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來看,兩個階段的課程理念、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教學目標要求十分接近,學生在這兩個學段學習中只會遇到學習方法、思維與觀念層面的進階跨度,學生在高中階段并不是直接培養(yǎng)學習方法和思維觀念,而是在原有基礎上進階,僅從這個角度來看初高中物理銜接不應該有過大的難度.對比課程內容可以發(fā)現:初中物理課程按照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類基礎物理知識設計,同時設置了實驗探究和跨學科實踐兩類應用性內容;高中物理課程必修1包含了機械運動與物理模型、相互作用與運動定律,其中涉及許多復雜的描述運動和受力情況分析任務,必修2包含了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曲線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力學的局限性與相對論初步等主題,其中涉及大量復雜的能量觀問題,必修3、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在內容細分程度及知識復雜度上明顯更高.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初高中物理知識本身的跨度較大,學生可能會對運用已掌握的方法、思維學習新知識產生疑問,因此容易出現學習興趣下滑問題,所以初高中知識跨度大一直是教學銜接面臨的一大難點.
2.2 學生差異大影響銜接教學效率
在高中階段,學生實現高效物理學習所需具備的能力水平可能會高于初中階段的一般水平.例如,初中物理應用中涉及的計算問題、復雜聯想問題都相對較少,常規(guī)應用一般集中在解釋、分析層面,而高中物理知識難度大幅提升,學生需要同時通過聯想和推理、數學計算與論證、基于模型的分析與驗證來強化對解物理知識的理解.從實際來看,高一教師在教學銜接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來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能力,部分教師認為這會嚴重影響教學進度,故而忽視銜接教學,轉而以個性化指導、差異化教學等解決學困生的過渡問題,這并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即便在教師投入大量精力補足學生基礎能力的情況下,仍無法有效消除學生差異,也很難有效解決部分學生跨學科應用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學生差異大始終是影響初高中教學銜接的難點.
2.3 教學方法差異限制銜接教學質量
初高中物理知識內容、層次、知識點數量差異較大,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初中物理知識多為基礎知識,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解析知識,或為學生提供高度自主、開放的探究任務引導學生探索相應知識.高中物理知識明顯難度更高、內容更為復雜,教學工作任務較重,教師受課時限制,很難花費大量時間對所有知識進行多樣化、多角度分析,也很難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機會.
對于學生而言,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節(jié)奏差異較大使其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節(jié)奏,部分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可能還未能充分內化上一課知識,這部分學生只能記憶知識,但容易出現對部分重難點知識理解不到位的現象,這會影響學生搭建知識結構的效率,個別學困生的知識缺口會被不斷放大.針對此類情況,教師必須做好教學方法平穩(wěn)過渡的準備,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高層次的學習.
3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實踐策略
3.1 優(yōu)化興趣培養(yǎng)策略
初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基本相同,教學目標高度關聯,從認知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學生如果已經具備了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掌握了初中物理學習和應用的基本方法,理論上是能夠適應更高難度的高中物理學習的.從現實來看,學生感覺高中階段學習難度過大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正確認識已形成的核心素養(yǎng)和已掌握的思維方法在學習進階知識時的作用.對此,高中教師可以調整導入教學策略和配套的激勵策略,以提高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生興趣.
首先,教師在引入新知識時應盡可能地將其與初中舊知識銜接起來,使學生產生熟悉感.
例如 高中歐姆定理教學需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電源內阻、閉合電路內的電動勢、路端電壓等復雜知識,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顧初中階段所學的安培力實驗和知識點,然后以對比實驗來說明上述新要素對閉合電路內電壓的認識,而不是直接引入新知識.
其次,要充分凸顯核心素養(yǎng)和物理思維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時有同等效果.
例如 在高中勻變速直線運動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初中時學習勻速直線運動的測速方法,分析勻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受力模型的方法,指出這類分析方法中關鍵的思維邏輯;然后引入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如自由落體運動),引導學生探索測量瞬時速度的方法,分析勻變速運動的物體受力特點、受力情況及物體重力與其加速的關系等,而不是直接拋出勻變速直線運動探究問題.在這類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方法和思維過程,以熟悉的知識、熟悉的方法學習新知識,從而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讓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產生更強的自信,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2 改進學情檢測的方式和降低其難度
高中物理知識難度較大,教師無法解決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問題,只能在接手新班級后逐步進行調整.由于目前部分高中物理教師對于學生基礎能力差異問題的處理策略不同,部分教師未在銜接教學階段處理好學生基礎能力發(fā)展問題,就會導致學生在后續(xù)學習發(fā)展中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建議教師全面加強學情檢測相關工作,在教學銜接階段就做好彌補學生技術能力不足和知識缺口的準備工作.
具體到實踐中來看,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優(yōu)化.
首先,高中教師在接手新班級時應當做好學情檢測工作,充分了解高中新生的物理知識水平、物理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狀況、物理思維能力發(fā)展水平,在此基礎上進行查漏補缺,并將重點工作放在補足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等方面,必要時可以直接基于初中物理知識進行重復性、鞏固性訓練,讓學生在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和認知方法的前提下同步學習舊知識和新知識.
其次,教師應當科學調整檢測難度,使學生對高中階段物理學習產生更強的自信心.
例如 在高中運動和的力關系的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前置測試可以是對初中力的作用方式認知,對一般運動中的受力分析方法應用能力進行測試,盡可能地減少通過舊方法探究高中新型物理問題的測試,通過降低測試難度來提高學生自信心.
最后,教師應當針對個別難以快速補足基礎能力的學困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銜接方案.但是,可以基于學前檢測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銜接方案.在課堂教學中于同一框架下,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過渡性學習任務和目標,在課后學習和訓練任務中為學困生和其他中等學生制定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任務,快速提高全班學生的平均學習能力.
3.3 加強核心素養(yǎng)與知識遷移教學的深度融合
初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觀念差異較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存在較大差異,這會影響學生適應新學習狀態(tài)的效果.針對這類情況,初高中教師有必要進行深入合作,加強核心素養(yǎng)和知識遷移教學方面的融合,在教學方法層面為學生提供更平緩的過渡空間.
具體到實踐中來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發(fā)揮主導作用,組織地方初高中物理教師開展定期的教學交流工作.
首先,初中教師應當共同總結和分析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和知識水平發(fā)展狀況,使高中教師充分了解本年度或下年度高一新生物理學習和發(fā)展基本水平.
其次,初中教師應當定期向高中教師分享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模式和新型方法,高中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設計過渡性的教學方案.
例如 在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教學中,高中教師在了解到初中教師更習慣于組織自主探究實驗的方式后,可以在高中教學中將教師設置實驗的動畫演示和基于物理實驗工具的自主探究方式進行融合,既滿足學生自主探究的需求也滿足高中教學的效率要求.
最后,高中教師應定期向初中教師分享近期在高一新生物理教學中的體會和感受,指出初中生物理學習和發(fā)展的缺陷與不足,便于初中教師加強初中物理教學.
4 結語
總體而言,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對于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物理學習狀態(tài)有著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現實中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面臨知識跨度大、學生差異大、教師教學方法差異大的問題.建議高中教師做好學生興趣培養(yǎng)工作,準確評估學情并夯實學生基礎,在此基礎上由初高中物理教師共同做好教學銜接合作,有效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邱婕,張谷令,鄒斌.初高中物理新版課程標準共有要素與特有要素的分析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3(24):80-84.
[2]胡景瑩.實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積極意義及有效途徑[J].廣西物理,2022,43(02):172-175.
[3]李書永.思維銜接,減緩初高物理學習的坡度[J].四川教育,2023(1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