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書
德國舞蹈家皮娜·鮑什享譽世界,終其一生,都保持了月亮般皎潔高貴的美,讓人贊嘆她是上帝賜予人間的精靈。
但這位舞蹈家的思想內(nèi)核和作品風格卻完全沒有月亮的溫婉之美,非常犀利,不避丑陋甚至殘酷。據(jù)說她的編舞方式特別,個人特質明顯,因此被稱為“皮娜式”編舞——不向舞者示范動作,只思考并提問。比如,她會詢問舞者:“快樂是什么樣的?”“ 怎么表現(xiàn)月亮?”“ 你怎么哭?”“你渴望什么?這種渴望又來自何方?”而舞者在她的引領下,將身體在舞臺上化作一個個象形文字,撰述劇情。
我對著鏡子,想象自己會如何用肢體去回答皮娜的那類問題。比如,悲傷,我會垂下頭與雙臂,靜默而端正地站立。比如,月亮,我會張開雙臂,上下舞動,盡量去表現(xiàn)一種輕盈與優(yōu)美。而面對“你渴望什么?這種渴望又來自何方?”這種靈魂拷問,我這樣的舞蹈外行,大概只能瞪著鏡子發(fā)呆了。
(秋水長天摘自《今晚報》,Stacy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