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鑫
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小主人公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道具——隱形斗篷。穿上它,沒有人可以看到你,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完全的隱身是很難實現(xiàn)的,軍事中所謂的“隱身”也僅僅是不容易被雷達偵測到,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看不見。但是在自然界中,真有一種動物實現(xiàn)了“隱身”,就是透明到幾乎看不到,它是誰?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找找它吧!
在海洋中有一種生物,它的體長在1厘米到10厘米之間,有的能長到30厘米,它的身體透明,呈桶狀,是一種凝膠狀生物。如果用手去觸碰它,它就會從出水管孔射出一股強有力的水流,然后由原來的挺立狀態(tài)變?yōu)榫d軟的倒伏狀態(tài),就像“果凍”一樣。它在海水中可以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不論是人類還是海洋動物都很難發(fā)現(xiàn)它,它就是樽海鞘。
樽海鞘主要分布在寒冷海域,在南半球較為常見。全身透明的它是如何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又如何進入大家視野的呢?這源于新西蘭幾位漁民的發(fā)現(xiàn)。當時,漁民遇到這種透明生物覺得很新奇,猜測它可能是一種特別的蝦,便拍照上傳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不是蝦或魚,而是樽海鞘。人類終于發(fā)現(xiàn)了這種有趣的小生物。
為什么它的身體是透明的呢?原來,它的身體大部分是空腔,并且體壁和血液中沒有色素,只有內(nèi)臟團是橘黃色的,所以看起來是透明的。這種特征可以讓樽海鞘免受天敵的侵害。
身體完全透明,體形又那么小,在廣闊的海洋中,樽海鞘又是如何運動和覓食的呢?每一條樽海鞘的身體中間都有一根腔管,身體兩端都有開口。它會利用肌肉伸縮,從前端開口吸入海水,然后從后端開口排出海水。這種運動方式和噴氣式飛機類似。在吸和排之間,海水會通過腔管上的黏膜,而這個黏膜就會將水里可食用的部分吸收干凈。
樽海鞘還具有垂直運動的本領,這種運動方式有著獨特的作用。垂直運動即白天會向下游很遠,夜晚又會向上游回去。樽海鞘在進食浮游植物時,也會將浮游植物中含有的碳元素吸收,它們排出糞便時,碳元素也在其中。碳元素隨糞便沉積在海底,而不會被釋放到大氣層中??茖W家曾對一片1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進行研究,光樽海鞘向海底轉(zhuǎn)運的碳元素就有4000噸!當然,如果在轉(zhuǎn)運過程中,樽海鞘被其他動物吃了,那么這些碳元素還是有可能會回到大氣層中的。所以,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樽海鞘對緩解溫室效應是有幫助的。但由于樽海鞘主要生活在寒冷海域且能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也有一些科學家懷疑,造成全球變暖的一個原因就是樽海鞘。
除此之外,樽海鞘還有很多神奇之處,它的繁殖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一般的海洋生物要么是有性繁殖,要么是無性繁殖,但樽海鞘卻可以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自由切換。一個樽海鞘可以產(chǎn)生一系列雌雄同體的克隆鏈,并且克隆鏈還可以形成不同的形狀,如輪狀、雙螺旋狀等。當克隆鏈斷開時,所釋放的個體會變成雌性,并含有一個卵子,而上一代的雄性個體會給這些雌性個體進行受精,從而產(chǎn)生胚胎。而這些有胚胎的雌性樽海鞘接下來又會產(chǎn)生雄性生殖器官,給周圍其他沒有胚胎的雌性樽海鞘受精,隨著胚胎的發(fā)育,最終胚胎會爆裂,生長成另一個克隆鏈。這種繁殖方式可以讓它們的種群數(shù)量快速增加。而且樽海鞘長得還非???,兩天時間就能從幼體長到成體,平均一小時體長就可增加10%。
樽海鞘在非繁殖時期,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它們會以首尾相連的方式形成鏈,在這種鏈中,樽海鞘被分為兩個“等級”,即領導者和追隨者。領導者在前面搜尋食物并引導緊隨其后的追隨者移動,追隨者則只受前一個樽海鞘影響。這樣可以快速地運動并進行協(xié)同捕食??茖W家意識到這種模式有很強的全局探索能力和局部開發(fā)能力,便根據(jù)樽海鞘的這種行為設計了一種群智能優(yōu)化算法,叫作“樽海鞘群算法”。這種算法具有性能優(yōu)良、簡單易行等特點。
樽海鞘還具有開管式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它們的血液流動方向每隔幾分鐘就會顛倒一次,這種生物是不是很神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