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處在中國南北分界線上,歷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并稱運河沿線“四大都市”?;窗惨彩腔磽P菜的主要發(fā)源地之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稱號。
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xiāng)。歷史上還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民族英雄關天培、《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等。吳承恩在創(chuàng)作《西游記》的時候,將淮安許多故事傳說和名勝典故融入其中,使他的小說具有鮮明的淮安地方特色。
《西游記》自成書之日起,便刻上了濃郁的淮安烙印……
“行者縱起筋斗云……直奔盱眙山……細觀,真好去處:南近江津,北臨淮水……上邊有瑞巖觀、東岳宮、五顯祠……”(《西游記》第六十六回)文中的“盱眙山、淮水、瑞巖觀、東岳宮”等在如今的淮安盱眙都能找到對應的實地名。
據(jù)傳,《西游記》中“悟空”原型來自淮河水怪“巫支祁”,是一只猿猴精,大禹治淮水時,巫支祁作惡被擊敗,鎖于淮井之中。與巫支祁不同的是,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善惡分明、嫉惡如仇,自強不息、不屈服于命運。
《西游記》第七十九回寫道:孫大圣在比丘國降伏了白鹿怪,比丘國王特備了一桌素菜宴,席上有一道“辣炒炒湯水粉條長,香噴噴相連添換美”的食物,這里所說的就是辣湯。辣湯是淮安的民間傳統(tǒng)小吃,一般有粉絲、海帶絲、百葉絲、面筋絲四種食材,簡稱“四絲配一湯”。
《西游記》第八十六回寫道:被解救的樵夫款待唐僧師徒,端上幾盤野菜,“油炒烏英花,菱科甚可夸;蒲根菜并茭兒菜,四般近水實清華”。這里的“蒲根菜”,就是淮安當?shù)?、當季香蒲的嫩莖,也稱“蒲菜”。
周恩來總理少時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一代代中華學子立下堅定志向。周恩來紀念館于1992年在淮安建成并對外開放。在這里,紀念性建筑群、紀念島、人工湖和環(huán)湖綠地構成了一幅莊嚴肅穆的畫卷。
淮安是中國歷史上京杭大運河的樞紐。為保證蘇北灌溉總渠與京杭大運河平穩(wěn)運行,國家在淮安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水上立體交叉水道。
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區(qū)的中國漕運博物館,既展示了中國漕運的歷史變遷和重要地位,又真實記載了千年漕運文化的起伏傳承。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有洪澤湖大堤、水釜城、濕地等風景名勝。其中洪澤湖大堤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依然堅固。
清晏園是我國治水史和漕運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園林,有“江淮第一園”之稱。
河下古鎮(zhèn)有約2500年歷史。明清時期,這里出過眾多進士、舉人和翰林,素有“三鼎甲齊全”之稱。古鎮(zhèn)內(nèi)有眾多的歷史遺跡和傳統(tǒng)建筑,如吳承恩故居、文樓等。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一代名將、西漢開國功臣,出生于淮陰區(qū)。景區(qū)不僅供奉韓信塑像,記述韓信一生的豐功偉績,還存有漂母墓和漂母祠,傳說漂母對韓信有一飯之恩。
這是國內(nèi)外首座以西游為主題的綜合性主題公園。在這里游客可以“大鬧天宮”“?勇闖盤絲洞”“?三打白骨精”……
淮安,這座集名人、名著、名菜、名勝于一身的城市,早在1986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除了西游文化,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有——
明清時期,淮安一度成為全國漕運指揮中心、漕糧轉運中心,留下了清口樞紐、總督漕運公署遺址、雙金閘、清江大閘和洪澤湖大堤等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淮安是革命老區(qū),既是周恩來總理的家鄉(xiāng),又是“新安旅行團”宣傳抗日救亡的出發(fā)地,還是“劉老莊戰(zhàn)斗”的發(fā)生地。據(jù)統(tǒng)計,淮安市擁有革命遺址遺跡170余處。
淮安“水鄉(xiāng)澤國”的氣候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淮揚菜豐饒的物產(chǎn)資源。其飲食文明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下草灣”文化。
來淮安旅游記得品嘗一下當?shù)氐拿朗撑丁?/p>
1.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前,淮安市境域內(nèi)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形成“青蓮崗文化”。
2.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挖中國大運河最早河段——邗溝,溝通長江、淮河,由此淮安與運河相伴相生。至今,淮安老城與新城還保留著依河而居、依河而建的發(fā)展格局。
3.隋唐五代時期,淮安境內(nèi)的泗州、楚州成為運河沿線兩座名城??滴跏拍辏笔⒘私甑你糁莩窃谝粓龀掷m(xù)數(shù)十日的暴雨中被徹底淹沒。因其免受風化和人為破壞,保存完整程度不亞于龐貝古城。
4.淮安曾是新四軍的重點活動區(qū)域和華中地區(q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重要陣地。
5.目前,淮安市正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為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xiàn)代化中心城市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