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榮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蘇中里下河地區(qū)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抗戰(zhàn)英雄。他指揮部隊在海安、東臺、姜堰、興化等廣袤的水鄉(xiāng)平原和日寇英勇作戰(zhàn),因其留有一臉絡腮胡子,再加上打仗勇猛,老百姓美稱他為“胥胡子”。他就是曾任新四軍蘇中二分區(qū)特務一團團長的胥金城。他的英雄事跡一直在蘇中里下河地區(qū)廣為流傳。
招兵舉起抗日旗
胥金城1908年出生于山東陽谷縣,因家境貧窮,只上了幾年私塾,14歲那年,因出謀幫族人打土地官司,被當?shù)毓俑ň?,一氣之下投奔到直系軍閥當兵了。
淞滬會戰(zhàn)后,胥金城輾轉至南通,和同鄉(xiāng)張星柄在當?shù)卣斜I馬,收編了“蘇北人民抗日自衛(wèi)總隊”。此后,部隊被韓德勤收編為江蘇省保安第三團,轉戰(zhàn)各地,不斷收容流散的士兵,人數(shù)達到了5000人。1939年初,該部整編為江蘇省保安第三旅,張星柄任旅長,胥金城任副旅長。這支部隊兵員成分復雜,有國民黨潰散的散兵游勇,有地方武裝,也有貧苦百姓,因屬雜牌軍序列,被當?shù)氐睦习傩辗Q為“野三旅”,全旅兵員最多時達到1萬多人。胥金城作戰(zhàn)經驗豐富,多奇謀,在“野三旅”中有“小諸葛”之稱。1940年6月,該旅被李明揚、李長江整編為魯蘇皖邊區(qū)游擊總指揮部第五縱隊。后張星柄投靠同鄉(xiāng)李仙洲,該部被編為魯蘇邊區(qū)游擊總指揮部蘇北第七縱隊,下轄兩個總隊:司令張星柄率第一總隊駐東臺七、八、九區(qū),副司令胥金城率第二總隊駐東臺一、五、六區(qū)。
勇戰(zhàn)日寇多壯烈
胥金城很有民族氣節(jié),利用蘇中里下河地區(qū)特有的水鄉(xiāng)平原地形,率領部隊打鬼子。著名的昭關阻擊戰(zhàn)、樊川保衛(wèi)戰(zhàn)都打得轟轟烈烈,無不彰顯其鐵血男兒本色。
為了更好地打擊日寇,胥金城在全團范圍內挑選了100名身強力壯、動作敏捷的戰(zhàn)士,組建了一個大刀隊。在此后幾個月的時間里,胥金城親自對大刀隊進行訓練,使得大刀隊的戰(zhàn)斗力有了很大提升。一天早上,50多名日軍特種兵對胥金城部進行偷襲,大刀隊員們操起大刀便把這些日軍團團圍住。大刀隊的戰(zhàn)士們揮舞著大刀,怒吼著向敵人砍去,一時間殺聲震天。十幾分鐘后,這50多名鬼子被全部消滅,而大刀隊也犧牲了70多名戰(zhàn)士。
戰(zhàn)后,胥金城望著躺在地上的戰(zhàn)友們,默立良久,痛心無比,因為這些勇士都是他精心挑選訓練的。他下令為烈士們召開追悼會,將他們的遺體葬在了這片戰(zhàn)斗過的土地上。
深研裝備入虎穴
胥金城對大炮非常癡迷,有一次聽說興化城里日軍司令部有兩門新式大炮,就想見識一下。他找到了興化偽縣長李恭簡。李恭簡雖說對日本人奴顏婢膝,但對抗日武裝也不敢得罪,只得讓他扮成送魚的民夫,跟著伙夫到了日軍的軍營中。剛一進院子,胥金城便看到兩門大炮。他指著大炮說道:“皇軍的大炮,大大的厲害!”看管大炮的日軍一聽,頓時樂開了花,甚至還向胥金城介紹起了怎樣填彈、拉線。后來,戰(zhàn)士們聽說他到日軍軍營中走了一遭,還能安然無恙地走出來,都敬佩不已。
胥金城后來自己仿制迫擊炮和擲彈筒,成為反“掃蕩”中對付日偽的重武器。在攻打稅警團據點時,胥金城帶著自己研制的平射炮,支援“聯(lián)抗”戰(zhàn)斗。胥金城不但對大炮有研究,同時也是一個神炮手,靠簡單的目測,操炮基本上百發(fā)百中。胥金城率部起義參加新四軍后,充分發(fā)揮了他的專長,很快把所帶的炮連擴充為炮營,后又擴充為炮團。這是新四軍第一支正規(guī)化的炮兵部隊。解放戰(zhàn)爭中,胥金城及所屬炮團被改編為華野特縱炮二團,直屬華野司令部,參加了蘇中、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戰(zhàn)役。新中國成立后,胥金城還任過華東海軍舟山基地海岸炮兵團團長,為人民解放軍的炮兵部隊建設作出了貢獻。
率兵起義向光明
1943年3月,日偽集結數(shù)千人對“野三旅”防區(qū)“掃蕩”,妄圖迫其投降。關鍵時刻,粟裕電令新四軍1師相鄰部隊向日偽發(fā)起攻擊,策應“野三旅”擺脫困境。此次戰(zhàn)斗“野三旅”損失大半,司令張星柄僅率百余人向西投奔了李仙洲,一總隊總指揮張良才率殘部千余人投降了日寇。
在地下黨員張遺、郭琛的幫助下,早已傾向共產黨的胥金城率二總隊殘部700余人在周家垛宣布起義。當時胥金城派郭琛到“聯(lián)抗”請示,受到彭柏山、戴為然等人的熱情接待?!奥?lián)抗”司令員黃逸峰立即專電報告粟裕等1師首長,師部決定將胥部改編為新四軍蘇中軍區(qū)新第七縱隊,胥金城任司令員。胥金城起義受到新四軍領導人陳毅、粟裕的贊揚,新四軍1師副師長葉飛在東臺三倉主持歡迎大會,歡迎胥金城加入新四軍。
胥金城起義后,率部參加了討伐稅警團、興化攻擊戰(zhàn)等惡戰(zhàn),為取得蘇中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4月,胥金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興化攻堅建奇功
1945年8月,胥金城率部參加興化城攻堅戰(zhàn)。他指揮主攻東門,敵人的手榴彈就像裝在籮筐里的蘿卜一樣往下傾倒,部隊很難接近城墻。胥金城指揮部隊從敵人防守較薄弱的東門北側,打通了民房之間相連的內墻,神不知鬼不覺地運動到文峰塔下,一番激戰(zhàn)后占領了這個至關重要的制高點,并在塔上架起機槍,居高臨下向東、南兩門守敵猛烈掃射。戰(zhàn)斗中,胥金城親自操炮平射,連續(xù)摧毀五個敵碉堡。經過兩晝夜的血戰(zhàn),他們率先攻入城內。興化城解放后,胥金城被任命為興化城防司令員,他指揮的團被蘇中軍區(qū)命名為“興化團”。
新中國成立后,胥金城歷任華東軍區(qū)吳淞要塞區(qū)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華東海軍舟山基地海岸炮兵團團長、總后勤部太原辦事處副主任、山西省軍區(qū)顧問等職。1993年,胥金城因病逝世,享年85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