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平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11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智能化技術日趨成熟,其在變電站中的合理運用推動著變電站的發(fā)展。隨著電力系統(tǒng)的智能化,電力系統(tǒng)的二次設計也逐漸采用了數字化技術。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條件下,要使變電站構成的二次裝置能夠正常工作,才能保證變電站的安全。二次前置分為8 大部件,既有測量控制、遠程傳輸、在線檢測、故障記錄等功能,又具有繼電保護、防誤閉鎖、電壓無功控制和同步運行等功能。為確保二次設備運行的穩(wěn)定、高效,必須確保8 種設備的規(guī)范化?,F階段,智能化變電站越來越注重對數據資源的充分利用與分享,因此,變電站的智能化電氣二次分析、設計工作對變電站的正常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
近幾年,隨著電網建設的不斷推進,電網向超高壓、長距離輸電、智能化發(fā)展,對輸電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可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也需要更加經濟地運行。二次設備是變電站的關鍵設備,它的作用是保證一次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尤其是近幾年,變電站的現代化、便利性、微型化發(fā)展速度加快,加上社會發(fā)展對電力供應的需求越來越大,進而電力設備在傳輸、分配等方面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因此,要使一次回路、設備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就必須合理地進行二次系統(tǒng)的設計與使用,并從多個角度考慮各種因素,以使其更加科學合理地設計,并使其在實際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從而使一次設備得到更好的保護,為整個變電站的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
揚州110 kV 何橋變電站按照ⅠEC61850(DL/T860)、《智能變電站技術導則》和《110(66) kV~220 kV 智能變電站設計規(guī)范》進行了全面的設計。該系統(tǒng)具有智能報警、順序控制等先進智能應用功能,并實時監(jiān)控主變、避雷器等設備,滿足了變電站無人值守的需求。
2.2.1 一次設備智能化
由于線纜具有較大的空間和較慢的速度等特性,數字變電站在應用中已不能再利用常規(guī)的線纜,而是用電子數字代替原有的信號,實現了數據連續(xù)傳輸和信息轉換,極大地提升了信息傳輸和利用效率。在變電站中,較常用的輔助設備有保護裝置、測量控制裝置、電壓控制裝置等。在數字變電站中,采用網絡技術可以快速傳輸數據,實現資源的共享。
2.2.2 運行管理系統(tǒng)自動化
在變電站的運行管理系統(tǒng)中,通常采用自動的網絡技術來進行數據的錄入和分析,而不需要紙張來記錄,一旦發(fā)生故障,管理系統(tǒng)就能對故障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及有效的記錄。采用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無需進行常規(guī)維修,只需進行狀態(tài)維修,可以自動發(fā)送檢修的報告評估數據,勞動力得以有效分配。
智能化變電站的關鍵在于如何合理地選擇電氣二次設備,如智能變電站的智能開關、電感器等。現在的變電站,往往都是采用網格化的方式保證電力二次設備的正常運轉。在智能變電站的二次設計中的智能開關和電感器設計中,常會遇到下列問題。①在選用智能開關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的交換機。在諸多選擇中,最具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就是智能切換。智能開關的應用直接關系到智能化變電站的安全穩(wěn)定。智能開關的選取,直接關系到整個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性能,對智能變電站的智能化控制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此外,智能切換的合理利用,也可以極大地促進數字的實現,其應用為其提供了一個界面,從而將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當然,智能開關也有其不足之處,例如造價及維護費用較高。②如果在智能化變電站中使用一般的開關,盡管這樣的開關可以提供一個數字界面,但在此情形下,聯(lián)機監(jiān)控功能就無法使用。③在選擇電子互感器時,通常要考慮采用主動型或被動型。在實際應用中,人們更傾向于采用有源式變壓器,它采用激光進行相關匹配,改善了電源的穩(wěn)定性。而被動式的電子互感器則采用了基于光敏的傳感器,這不僅造價昂貴,而且還不穩(wěn)定,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
在智能變電站的二次設計中,通常所選用的通訊規(guī)范存在著一定的差別。103 通信協(xié)議對站控層網絡可能更合適。103 使用了常規(guī)的功能設計方式,但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在運行上沒有任何優(yōu)點,主要應用于要求較低的變電站。ⅠEC 61850 則是一種更好的通訊規(guī)約,它的可操作性更強,但也有一個弊端,即成本太高。由于過程層網絡規(guī)約采用FT3幀,具有更高的實現性能、傳輸時延的固定等優(yōu)勢。除此之外,ⅠEC 60044-8通訊規(guī)約也是一種格式,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目標的設計,這樣就可以讓智能變電站變得更加完善。但是,這種通訊規(guī)約在實際應用中,也有很大的限制,比如傳送延遲不能確定,穩(wěn)定性不高,而且價格昂貴。
在網絡的設計中,把智能變電站分為過程層、網絡層和站控層三層。工作人員都要針對每個層面的特性進行單獨設計。其中,過程層的設計是區(qū)別智能變電站與常規(guī)變電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具體的設計中,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在對智能變電站站控層系統(tǒng)的選型中,要綜合考量以上各種因素,選取投入最低、科學合理、最穩(wěn)定、最安全可靠的方法,而星型太網則成為支撐的最佳方式。
在變電站內,每個主變設置2個變壓器保護(主后合一)、1 個變壓器本體保護;在高壓側和低壓側各設有一操作盒,其主要作用是實現分合高、低壓側開關。變壓器的保護方式是主后合一型,即后備和差動保護,以差動和氣體保護為主,差動保護在瞬間跳過變壓器兩邊的斷路器,而內橋側的斷路器則跳過。變壓器的本體保護包括油溫、減壓等方面的保護,一旦出現異常,就會向操作人員報告異常情況。
在220 kV 智能變電站的施工中,由于采用了無人值守或極少有人值守,對變壓器保護和220 kV 線路保護采用了雙組,并對一些關鍵的控制電路進行了充分而必要的冗余設計。在變電站的控制上,可選用兩組VRLA 型密封蓄電池,其直流電壓為110 V,電池容量為500 Ah,電池的數量為54 個,電池的浮充電壓為2 V。
在整個故障產生和操作中,若故障是在出線處,則可以利用反向判斷的方式以更好地判斷問題,也可以在第一時間準確地找到故障,一旦發(fā)現問題,立刻就能發(fā)送出閉鎖信息,從而保證整個電力設備的安全,也能保證整個變電站的正常運轉。
在變電系統(tǒng)中,通常都要進行相關的二次設備的設置,其中網絡二次設備是數字化變電站所必需的,因為只有通過網絡二次設備才能實現與數字變電站系統(tǒng)的連接和對應的網絡通訊。目前,在變電站的選型中,通常采用有源和無源兩種方法。與被動式電子變壓器相比,有源式電子變壓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工作效率,因而其應用領域也更廣。在選擇二次設備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智能開關的選擇,最好采用智能終端,因為它能夠滿足各種設備的切換要求。
數字變電站的二次部分組屏方案與傳統(tǒng)的方案有很大的區(qū)別。相比而言,二次部分組屏方案功能全面,操作簡單,而且還可以根據不同等級的電壓集成設備,將多個屏幕組合在一起。在進行設計時,必須將遠動主機、監(jiān)控主機、工程師工作站等設備設置在主控室中,而不像ⅠEC 61850 的智能設備,需要分別設置組屏。
為了使變電站能夠正常工作,變電站需要繼電器保護裝置和保護設備。繼電器是電力系統(tǒng)的核心部件,所以需要對繼電器的設計進行了優(yōu)化。從本質上說,需要在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設置獨立的繼電保護,并使其與監(jiān)測系統(tǒng)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tài)。在此基礎上,即使在自動變電站突發(fā)故障時,該系統(tǒng)內部的保護裝置仍然能正常工作。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保護與控制設備應包括電容器、變壓器、線路等部件,并對重要部件進行多層保護。通過測量和控制,可以得到實時的電壓和電流信息。同時,該CPU 具有特殊的邏輯模塊,能夠根據該邏輯模塊對各分片的性能進行判斷。
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性是數字化變電站電氣設計的重要內容。在進行二次電氣設計時,既要確保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又要針對發(fā)生的問題制訂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以確保電網的正常運轉。因此,在進行數字化變電站二次設計時,應科學、合理地設置安全防誤裝置,以保證其與電網的設計和施工相適應。在變電站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應設置一個防誤閉鎖裝置,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高壓裝置突然發(fā)生誤動作。從現狀來看,防誤閉鎖可以劃分為電氣型與微機型的兩種類型。通過電氣連鎖控制,可以對每一條電路進行優(yōu)化,并通過相應的防誤裝置實現以上的優(yōu)化,但其困難是設計者需要將多根二次電纜連接到整個系統(tǒng)中,增加了操作的難度。另外,在以后更換二次線路時,將會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與之相比,基于計算機控制的防誤閉鎖具有其獨有的技術優(yōu)越性。這是因為計算機控制方式設計了一種特殊的鎖定規(guī)則,從而建立了一個數字的鎖定轉換模型。
光纖縱差保護是利用光纖兩端的電氣量來實現數字信號的變換,從而達到通信目的。光纖縱差保護功率電纜具有較長的長度,與常規(guī)差動保護相比,不會產生環(huán)負荷問題,其應用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此外,纖維的放電性能及抗雷擊性能更好,信息可以傳遞更遠,傳遞的信息更多。然而,在與繼電保護裝置進行通訊連接后,由于存在著盲區(qū),光纖通信自愈切換所需的時間較長。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在進行光纖縱差保護的設計時,必須從通訊機房和繼電保護裝置的聯(lián)接、保護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研究。
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電力二次系統(tǒng)中的關鍵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對一次、二次裝置進行控制,一般都是采用分布式通過雙擊方式來實現對斷路器的遙控,并通過三種方式實現對斷路器的遙控。變電站二次系統(tǒng)中的緊急控制系統(tǒng)通過設置消防警報,可以有效地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尤其是在變電站的工作環(huán)境下,當出現雷擊、超負荷運轉時,變電站的應急系統(tǒng)可以保證變電站的安全、可靠。變電站二次系統(tǒng)的高效率運轉,以及它的自動化、智能決策功能,都離不開智能控制系統(tǒng),在變電站的運行中,當發(fā)生安全事故時,它可以根據所得到的信息進行快速的判斷和處理,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相應的反應,既可以降低損失,又可以提升整個變電站的工作效率。目前,神經智能與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還在繼續(xù),將來必將在電力二次系統(tǒng)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直流輸電在變電站的二次供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為電網的自動控制提供大量的能量,從而確保電網的數據采集和控制等工作順利進行,為電網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在變電站的二次電力系統(tǒng)中,斷路器的運行是由電動彈簧來進行的,由于變電站里面的電流并不多,為了保證在停電時可以工作2 h,必須要將電力儲存起來,并且設定為300 mA。此外,還必須引進智能計算機技術,將其用于控制系統(tǒng)的切換。
在進行數字變電站二次部件的終端布線時,可以省去一次和二次之間的接線布置,同時還可以對控制電路進行優(yōu)化。這簡化了二次電路的設計,比如保護壓板、按鈕和把手的數目大幅降低,降低了操作和維修工人的安全風險,而且還徹底解決了光纜使用中的老化問題,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達到了全數字化的目的。
線路保護的內容包括:過流保護、距離保護、分相電流差動保護。飽和電磁互感將會對逆時過電流保護的工作時間產生很大的影響,并導致保護工作時間延長。失真發(fā)生在二次電流波形上,所以在選用非常規(guī)變壓器時應選用不飽和特性的變壓器。其次是距離保護。距離保護主要是為了判斷電流中的非周期成分,一般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非周期成分,從而導致測量誤差過大。采用微分方程的阻抗算法,可以縮短數據窗口,增加數據窗口,增加距離保護操作速度,減少測距誤差。第三種是分相電流差動保護。分相電流差動誤差主要是因為變壓器飽和引起的,如果要有效地解決線路分相電流差動保護的誤動問題,可以選用具有非飽和特性的電子互感器。
通過母差分站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即可完成整個母差系統(tǒng)的數字化。母差維護是把舊母差式保護轉化為新的母差式保護,一般分為兩大類:分站和主站。一般情況下,分臺間只需要將匯流端的電流和開關連接。當進行了對各個分室的數字化設置之后,就可以實現電壓、電流和母差式的與主站間的逐漸連接,而通過GOOSE 接口后,就能夠實現網絡的連通性。
與傳統(tǒng)的低周保護相比,數字低周保護存在很大差別,它的特點是數字低周保護沒有信號。數字低周保護是在接收到單位位置的母線電壓后,對其進行相應的頻率運算,然后以報文的形式通過跳閘指令輸出。例如,根據預定的時間,在10 kV 區(qū)間內設定自動回撤低周壓板,并在一定的出口提前跳閘,從而確保低周跳的功能。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和社會轉型的階段,工業(yè)發(fā)展需要大量的電力能源,對供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電力系統(tǒng)提供更加穩(wěn)定的電能。在電力系統(tǒng)中,變電站是最重要的,數字化變電站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數字變電站二次設計的分析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