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墅平
好多年來,習慣了不時抬頭,看天上飄浮的云朵。
此時此刻,一抬頭,望見一朵云,一朵潔白的云,一朵漂亮的云,悠然飄在空中。那么熟悉的模樣,我好像認識它——是飄過兒時的那朵云,是飄過青年的那朵云……
兒時起,就喜歡看天上飄浮的云朵。不僅抬頭看,還索性躺倒在松軟的草地上看。那樣,就可以免卻因抬頭稍久而生的脖子酸疼之苦,以一種最為輕松的姿態(tài)看云;看它們如何在那么浩瀚的天穹,像漫步一般飄來飄去。云朵太多太多,看得人眼花繚亂。常常喜歡盯住一朵云,一朵潔白的云,一朵漂亮的云??此鼉?yōu)雅地從天那邊飄過來,飄過我的頭頂,又飄到天的另一邊。我就情不自禁對著它輕輕喊:云朵云朵,也帶我四下里走走。
天上的云朵不應我,兀自輕輕飄啊飄,多年如此。兒時的我,基本只在故鄉(xiāng)的懷抱里游走。
慢慢地,人在一日日一年年里長大。我開始變換生活的位置,到一個個地方求學。開始像一朵云那樣,擴大活動的范圍。
歲月倥傯。光陰如云朵飄忽。
一晃,就到了青年。
那時的我,一邊看天上云朵飄來飄去,一邊讓自己也在遼闊人世間飄來飄去。云朵,成了心中的偶像。仿佛,云朵有多自由,自己就要跟著有多自由;仿佛,云朵有多浪漫,自己就要跟著有多浪漫。云朵無拘無束的個性,感染著我;云朵天馬行空的風范,熏陶著我。
幾乎整整一個青年時期,我將自己,恍惚活成了一朵云。
又一晃,就到了中年。
人到中年,仿佛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不再像一朵云那樣,飄來飄去。但,更喜歡不時抬頭,看天上飄浮的云朵。
而今的我,在看云時,開始靜下心來,參悟一朵云飄來飄去所蘊含的深意。
就像此時此刻,我一邊看一朵云,一朵潔白的云,一朵漂亮的云,悠然飄在空中;一邊陷入深沉的思索——是從前歲月里,所沒有的那種深沉。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云”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一種人生境界的寫照?!霸啤彪S風而動,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與自然融為一體;因而“云”不與自然相矛盾,所以能夠坦然遨游于無邊無際的天穹。人若有了“云”的氣質,就會不為世間的變幻莫測所困擾,隨風而動,順應萬物,與萬物相融——就沒有內心的波瀾起伏,從而能坦然面對一切事物。先秦道家以及魏晉玄學,都崇尚這種“任性”(追隨自然本性)的精神氣質。反觀自己,尚欠缺云的如斯氣質;雖已人到中年,亦未抵達一朵云般的人生境界。
想及此,略一低頭,淡淡一笑,是自嘲,亦是自省。
又抬首看云。繼續(xù)讓思緒,在一朵云里徜徉。
依然受啟迪于“云”?!缎〈坝挠洝分?,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無論光榮還是屈辱都不會在意,只是悠閑地欣賞庭院中花草的盛開和衰落;無論晉升還是貶謫,都不在意,只是隨意觀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這是一種恬然自安的心境。它亦揭示出這樣一種處世境界:花開花落,歲月輪回,看庭前,一個“閑”字,盡是灑脫;云卷云舒,萬物變幻,隨天外,一個“漫”字,盡顯豁達。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這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這般的心境,這般的境界,蕓蕓眾生中,又有幾人能真正抵達呢?包括一個經年看云的我。
但相信——常在一朵云里徜徉,一個人,終將真正活成一朵云,一朵潔白的云,一朵漂亮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