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學微,段梅欣,王軼萍,張雪梅
近年來,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趨于年輕化[1],而且患病率也在日益增長。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CSR)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變、頸椎骨質(zhì)增生等改變,刺激或壓迫頸部神經(jīng)、血管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2]。主要表現(xiàn)為頸肩僵硬,上肢麻木無力,頸、肩、背等部位疼痛及感覺障礙等一系列癥狀[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大量文獻顯示,八段錦功法和頸椎操有助于治療和預防頸椎病[6]。八段錦功法是我國傳統(tǒng)運動療法的一種[4],頸椎操不僅可以促進頸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其韌性,還可以解除頸肩部肌肉痙攣[5]。本文根據(jù)八段錦功法的功效[6],并結合臨床實際將八段錦功法中一、二、四式與頸椎操進行結合改良,確定為改良版八段錦功法。本研究旨在將改良版的八段錦功法應用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中,并分析討論改良版八段錦功法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3至9月在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住院的CSR患者116例,采用隨機分組軟件將其分為觀察組(58例)和常規(guī)護理組(58例)。
1.1.1 納入標準:①按照《新編實用骨科學》相關標準確診為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者;②非急性發(fā)作期患者;③年齡<60歲的患者;④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1.2 排除標準:①伴脊髓損傷者;②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③嚴重精神疾病患者;④經(jīng)醫(yī)生及康復師評估不能進行八段錦功法鍛煉的患者。
1.2 治療方案
1.2.1 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常規(guī)中醫(yī)治療方法治療,如針灸治療、推拿治療、理療等,連續(xù)治療10 d,并按照院內(nèi)編寫的《常見病癥中醫(yī)護理方案》中的項痹病中醫(yī)護理方案進行護理。
1.2.2 觀察組
1.2.2.1 成立干預小組,由醫(yī)師、康復師及護士共同確定改良版八段錦功法的具體方法:查閱相關文獻,將八段錦功法中一、二、四式與頸椎操結合改良;確定最終改良版八段錦功法。
1.2.2.2 改良版的八段錦功法安全、便捷,是動靜結合的健身運動方法,可在坐位練習,節(jié)約時間。改良版的八段錦功法,第一節(jié)雙掌擦頸與兩手托天,可促進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患者反復雙手上托下落,可以有效緩解頸肩部疼痛[7]。第二節(jié)左右開弓似射雕與左顧右盼,通過擴胸伸臂,有效鍛煉胸部的骨骼肌肉,同時緩解頸肩部疼痛,有利于頸椎功能的恢復[8]。第三節(jié)五勞七傷向后瞧與旋肩舒頸,有效鍛煉頸肩部肌肉,緩解頸肩疼痛。第四節(jié)頸項爭力與頭手相抗,其中頸項爭力可以鍛煉頸椎和頸肩部肌肉的協(xié)調(diào)性,從而有效緩解和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頭手相抗,有助于促進頸椎的生理曲度的恢復,有效緩解頸部肌肉的疲勞,進而消除心理不良因素,改善焦慮狀態(tài)。
1.2.2.3 在對照組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配合改良版八段錦功法進行功能鍛煉,每節(jié)動作做2個八拍,以不引起患者的疲勞為度,早上7點、晚上7點各做1次,每次10 min。
1.2.2.4 由科室指定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后1個月、3個月,以電話或互聯(lián)網(wǎng)+微信群形式隨訪督促患者行八段錦鍛煉,并了解患者出院后功能鍛煉與癥狀改善情況。在干預 10 d、1個月、3個月,對2組患者進行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焦慮程度、治療效果及生活質(zhì)量評定,所有評定由專人完成。
1.3 觀察指標
1.3.1 疼痛狀態(tài):采用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9],0分代表完全不痛,10分代表痛到無法忍受,通過觀察2組患者表情,然后利用VAS進行評分,并記錄疼痛程度。
1.3.2 焦慮程度: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10]對2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進行評估,量表共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將20個條目的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數(shù)部分,即為標準分,總分為100分。標準分直接反映患者焦慮程度,總分越高表示焦慮越明顯。
1.3.3 生活質(zhì)量:通過中文版簡明健康調(diào)查問卷(SF-36)[11]對2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分,問卷包括36個條目,涉及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個維度,每個條目有相應的權重得分,總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況越佳。
1.4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2],治愈指頸椎活動自如,癥狀消失;好轉(zhuǎn)指頸部活動輕度受限,癥狀減輕;無效指頸部活動受限,癥狀與體征無改變。
2.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2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頸部疼痛VAS評分比較:觀察組在對應的治療點頸部疼痛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評分對比(分,
2.3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觀察組在對應的治療點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對比(分,
2.4 2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觀察組在對應的治療點SF-3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對比(分,
2.5 2組患者干預前、后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10 d治愈40例(68.97%),對照組治愈36例(62.07%),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治愈46例(79.31%),對照組治愈42例(72.41%),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治愈48例(82.76%),對照組治愈42例(74.14%),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治愈對比[n(%)]
3.1 改良版八段錦功法對頸椎病患者疼痛、焦慮以及生活質(zhì)量改善方面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0 d、1個月、3個月頸部疼痛VA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研究發(fā)現(xiàn),改良版八段錦功法對頸椎病患者緩解疼痛、改善焦慮以及提高生活質(zhì)量方面均有明顯的作用。謝那金[13]的研究表明八段錦鍛煉可加快CSR患者頸椎功能恢復,緩解頸肩疼痛感,本研究結果與此相符。
3.2 改良版八段錦功法與頸椎病患者治療效果的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0 d、1個月、3個月,觀察組患者的有效率(68.97%,79.31%,82.76%)均高于對照組(62.07%,72.41%,74.14%);其中,觀察組有效率遞增更明顯。研究顯示,持續(xù)做改良版八段錦功法可以提高頸椎病的治療效果,且配合常規(guī)中醫(yī)護理的效果更好。屠金康[14]等人研究中提到,八段錦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頸痛癥狀并改善其頸椎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與此一致。
3.3 改良版八段錦功法與頸椎病患者的相關研究:有研究顯示,八段錦功法可以促進頸椎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八段錦功法中的一、二、四式,通過對頸部和上肢肌肉的拉伸旋轉(zhuǎn),改善了頸肩部關節(jié)活動度,而且促進了頸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恢復。長期堅持鍛煉,可以有效解除局部神經(jīng)和血管對頸椎間盤的壓迫,從而緩解頸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無力以及頭暈等癥狀。頸椎操更是能放松頸部肌肉,緩解頸椎壓力,能有效改善頭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頸肌力量、增大頸部活動度,還可改善頸部肌肉和韌帶力量,維持頸椎的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