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耀良
地處蘇南的紅色熱土沙家浜,曾經孕育了一段生動的抗戰(zhàn)歷史,也催生了一支神奇的鐵軍隊伍。如今,經過常熟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沙家浜已發(fā)展成為聞名遐邇的紅色旅游打卡地。聯(lián)系家鄉(xiāng)巨變,學習習近平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時的重要指示,沙家浜鎮(zhèn)黨委書記沈育軍的臉上洋溢著無比自豪的笑容。
近年來,市鎮(zhèn)兩級黨委政府利用沙家浜黨史軍史資源優(yōu)勢,以京劇、滬劇、評彈等多種形式展現(xiàn)沙家浜紅色文化,賦予紅色旅游內在靈魂。2012年,推出大型實景劇《蘆蕩烽火》,演繹新四軍與人民群眾共同抗日的故事,平均每年有50萬人次觀看。
利用紅色文化宣傳革命歷史,深化紅色教育內涵,從而提升紅色旅游吸引力,已然成為沙家浜紅色傳承的獨特優(yōu)勢。迄今為止,他們已先后出版教學書籍30余套,制作教學影像資料14部。他們不惜投入巨資,制作了動畫影片“蘆蕩女英雄朱凡”;由常熟融媒體、市委黨史辦聯(lián)合拍攝了《紅色印記·蘆蕩烽火》《譚震林在常熟》等文獻紀錄片;組織人員走訪30多位革命前輩及其后代,制作老戰(zhàn)士口述歷史;將革命烈士朱凡、任天石的故事編排成《革命人生的三次選擇》《一棵梧桐樹》等情景式微話劇;市委黨史辦出版了《常熟紅色文物》,常熟市關工委與常熟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合作編寫制作了《阿慶嫂傳奇》連環(huán)畫;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配合常熟融媒體拍攝了紀錄片《沙家浜的故事》,該片入選“2023江蘇百部紀錄片扶持計劃重點項目”。
“沙家浜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為此,我們努力在做精培訓研學項目、拓展紅色教育課堂上下功夫?!背J焓形N?、常務副市長吳曉紅介紹說,黨的十九大以來,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深挖歷史資源,鞏固和拓展“紅色資源轉化黨建資源”踐行成果;鎮(zhèn)黨委和市委黨校聯(lián)合成立了沙家浜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增設了沙家浜培訓中心,專門負責培訓基地運作,同時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基地的培訓計劃、組織協(xié)調、對外宣傳、日常服務等工作。
市鎮(zhèn)領導充分利用革命文物,組織紀念館以館藏文物為載體,多措并舉,讓文物述說紅色歷史。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把征集文物納入常態(tài)化工作持續(xù)開展,至今已收到社會各界捐贈物品超700件。同時,紀念館還每年定期舉辦沙家浜紅色旅游節(jié)、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新江抗)紀念活動,不斷弘揚沙家浜精神。沙家浜干部學院針對多元化的客戶需求,設計出豐富的研學線路產品,推出“我是新四軍土灶套餐”“沙家浜童軍研學成長營”“紅色黨性OTA(在線旅行社)”等多個產品,通過互動體驗不斷提高紅色教育的吸引力。
近年來,沙家浜先后獲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等榮譽,并以“致敬新四軍·不忘革命路”主題上榜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名單,以“走進常熟沙家浜,體驗魚水情深”主題入圍江蘇省“永遠跟黨走”20條紅色旅游線路名單。
(責任編輯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