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創(chuàng)新是支撐大思政課實踐教學質量發(fā)展的關鍵。
★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大思政課實踐教學高質量發(fā)展的保障。
大思政課實踐教學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肩負著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如何以創(chuàng)新之力引領大思政課實踐教學高質量發(fā)展,已成為重要時代命題。
理念創(chuàng)新:開辟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蓖苿哟笏颊n高質量發(fā)展,必須先從理念上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思維的局限,開辟全新的育人境界。樹立“全域思政”理念。將思政課的課堂延伸至社會的大舞臺,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例如,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紀念館等,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的奮斗精神與理想信念。樹立“全過程育人”理念。大思政課實踐教學不能只是零散的、孤立的活動,而應該貫穿整個大學生活,形成完整的育人鏈條。比如,設計系列化的實踐項目,讓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持續(xù)實踐中得到不斷提升。樹立“問題導向”理念。緊密結合現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例如,組織學生參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等具體項目,讓他們擔當使命、增進理解、收獲成長。
方法創(chuàng)新:激發(fā)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活力。“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狈椒▌?chuàng)新是支撐大思政課實踐教學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辯論教學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實踐形式。根據新時代的特點和學生的興趣,設計多樣化的實踐形式。例如,設計短期、小規(guī)模但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如“一日志愿者”“精彩微課堂”等,讓學生在簡短而深刻的實踐中獲得啟發(fā)與思考。
資源整合創(chuàng)新:構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新生態(tài)。廣泛調動校內外各種資源,構建協(xié)同育人的新生態(tài),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充分整合校內資源。高校擁有人文社科、理工、藝術等豐富的學科資源,可以為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提供強大的支持。積極整合校外資源。學校應主動與政府部門、企業(yè)、社會組織等機構合作,拓展實踐教學的廣度與深度。例如,與黨政機關合作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幫助學生了解國家治理實踐。扎實利用網絡資源。例如,建設“云端思政課堂”,邀請各行各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在線分享他們的實踐經驗與思考,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
評價創(chuàng)新:構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標桿?!坝^事成敗,明理得失。”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大思政課實踐教學高質量發(fā)展的保障。創(chuàng)新評價理念。樹立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即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相結合的理念,確保全面評估教學效果。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綜合使用實踐日志法、成果展示法、同伴評價法、社會評價法等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能夠更好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使評價更全面立體。創(chuàng)新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的多維化是確保全面衡量學生成長的關鍵。學校應建立知識掌握度、能力提升度、價值認同度、參與積極性和社會貢獻度等多維指標體系。
(作者系湖南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學院基地研究員,湖南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